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啟動「信心」


啟動信心 from 苗栗加恩教會 on Vimeo.

啟動「信心」


  「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林後13:5),聖經也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11:6),聖經又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

  信心,更是基督徒一生必修的功課。打從信耶穌以來,信心這條不歸路,走起來著實不太容易。但!每一步路,每一個階段,那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一直同在。幫助我們迎接挑戰、通過考驗,使我們得著成全完備、毫無缺欠信心的果實(雅1:4)。

  信心有兩種。一種是以人為本的信心,這種信心屬人為的、自然的、血氣的。另一種信心,則是以神為本的信心,這種信心屬神為的、超然的、屬靈的。

  屬靈的信心從那裏來?屬靈的信心從接受耶穌而來,接受是一個信心的動作,當你接受了耶穌,你就擁有了耶穌的靈。當你擁有了耶穌,你就擁有了屬靈的信心。若信(接受)耶穌,信(接受)得愈專、愈準、愈多、愈深。你屬靈的信心將會愈純、愈穩、愈廣、愈強、愈活。所以,基督徒屬靈信心的建造在接受耶穌。

  信耶穌就是人藉著相信耶穌,得著新生命。「新生命」首先要肯將主權交託給主。把自己自由意志的抉擇權,放在神的祭壇上,求神使用。自古以來,人類罪惡最大的根源,就是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為義。屬神與屬世兩種勢力常在基督徒身上彼此拉扯,當神被高舉、被尊崇時,人就能完成神救贖的計劃,他得救、得勝、得賞。但老我出現時,神的救贖計劃就無法完成,他即使出了埃及,卻死在曠野且永不能進迦南。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神所賜的,有生命就有揀選、命定、呼召、藍圖、使命,這就是神救贖的計劃。神是好牧者,他要帶領你走天路、得產業、進天家。神是好導演,他為你寫劇本、定角色。

  希伯來書11:1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心與「所望」之事的「望」,與「未見」之事的「見」有關。信心是一種看見,To see is to believe。這「望」與「見」的看見,稱之謂屬靈的視覺。耶穌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啟示(uncover)是揭開或打開的意思,你若想知道這禮盒中的禮物,就必先打開禮盒的蓋子。啟示是神的主動,從神而來。當啟示發動時,表示神屬靈超然的能力,一方面打開人屬靈的視覺,開啟了人屬靈的視窗。同時,更打開了神國度的天窗,展示神國度的寶藏。這便能產生大有能力的信心。「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9)

信心這個屬靈的器皿,要常常活在聖靈同在中,不斷被聖靈啟示,藉著研讀默想聖經,從理性到靈性,從Logos(聖經的話)到Rhema(聖靈的話),從理智上的神到經歷上的神,屬靈的悟性、思想、直覺,便不斷地被神改變、更新,信心也就更活潑、更紮實。同時也要藉著聖靈的啟示,帶領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並明白基督裏一切的奧祕。好叫我們的信心有根有基。

  信心離不開挑戰,挑戰離不開信心,信心因挑戰而蒙祝福,挑戰因信心而得榮耀。要勇敢面對挑戰,藉挑戰信心被檢視。挑戰像一面鏡子,會把人信心的體質突顯出來。使人自己知道信心的盲點是什麼?信心的障礙在那裏?信心的差距有多少?讓人回到神的面前,有省察、悔改、建造的機會。為此要考驗信心是否生出果子,要考驗信心是否信行合一。因信心不僅要信入客觀的真理,更是要活出主觀的經歷。神試驗亞伯拉罕獻以撒,就是最好的例子,亞伯拉罕通過神的考驗,不僅因信稱義,而且因行為稱義。

  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是基督徒實踐的目標。信心是基督徙的產業,離開了信心基督徒便一無所有。基督徒的信心,應該是由無生有、由小變大、從點而線至面,不斷增長、擴充,信上加信的信心。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重新建造 全新的你(哥林多後書五:17)


重新建造 全新的你(哥林多後書五:17)


加拉太書(2:20)「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約翰福音(10:10「[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人的內心有很多的害怕。害怕:孤獨、貧窮、失敗、失去愛,瞧不起的眼光,伸出手卻沒有善意的回應…等等。但是,上帝將賦予你全新的生命,一個充滿剛強壯膽、勇敢的生命!祂能讓我們的內心擔起責任,說自己非常軟弱,是不對的!要重新建造一個全新的自己!

摩西老人拿著拐杖;上帝在他身上看見一位尚未被雕塑成型的偉人。內心總游移不定的西門彼得;後來更名為「磐石」,因上帝要將教會將建立在這磐石上。要用石頭丟死的保羅,上帝卻說:他身上有使徒大能的恩膏!祂要揀選他成為外邦人的使徒,為日後基督教帶來極大的影響。

人往往看不見自己的未來,把上帝賜予的恩典帶進墳墓。世界有多少的恩典埋藏在墳墓裡?經上描述有一千兩銀子的人,將銀子埋藏起來。當時他並沒有想到這一千兩銀子可能會再賺一千兩變成兩千兩,四千兩,甚至是一萬六千兩銀子。,黃金、鑽石、石油都藏在地底下的寶藏!

使用上帝給我們的所有應許。享受祂的大能、祂的智慧、祂的愛情!上帝有知識,你可以成為有智慧的人。能力從何來? 擁有知識和專業技術就有能力?(如果沒有自信,你所有的能力都出不來)。信心、聖靈、上帝的恩膏從那裡來?專業的知識、技術必須靠著自己去努力;至於其他恩典,上帝可以藉由禱告賜福給你。上帝將會在你擁有的恩典上,繼續的建造你。倘若自己不知努力,上帝不會幫助懶惰的人。我們是按著上帝的形象造的,一點都不笨。

為什麼要拒絕撒旦?因為撒旦會在心中不斷地毀壞、偷竊、欺哄。如上帝在伊甸園裡吩咐亞當:「耶和華 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2:15)。但為何「看守」?答案是:為了防止撒旦入侵。因此,亞當和夏娃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讓蛇(撒旦)進入伊甸園。讓撒旦進入你的內心,就會失敗。要拒絕所有從撒旦來的思想、態度、黑暗、苦毒、咒詛。一旦撒旦的思想進入心裡,後面就會有接連不斷的恐怖思想出現。剛開始牠讓你看見某人特別不順眼,接著撒旦就都讓你看見對方的醜陋;剛開始覺得某個人好可惡,後面撒旦就會繼續攻擊這個破口。要警惕,有這種思想,就要趕緊將它拔除。

耶穌天國的比喻,祂撒種在人心裡;其實,仇敵也會來撒種。撒旦會撒下失敗、沮喪、不可能、討厭、謊言…等。不趁著種子還小的時候將它拔除,它就會長成一棵盤根錯節的大樹。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要趕快買禮物送給他,微笑地對他說:「哈利路亞,耶穌愛你!」不是喜歡送人禮物,而是要解決自己內心的不悅。人與人的最大問題在於你自己的「情緒」;對方的種種都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內心的不愉快。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聖誕蒙恩(以賽亞書七:14)


聖誕蒙恩 from 苗栗加恩教會 on Vimeo.

聖誕慶祝活動(一) from 苗栗加恩教會 on Vimeo.


聖誕節慶祝活動(二) from 苗栗加恩教會 on Vimeo.

聖誕蒙恩(以賽亞書七:14)


據說在西元一千六百多年前,在芬蘭有一位名叫尼古拉斯的老先生,很愛幫助窮苦的人家,甚至還送給三位少女幾袋金子,讓她們免於被賣的命運。當尼古拉斯將一袋金子從窗戶投進其中一位少女的家中時,正好掉入掛在壁爐旁的長襪子裡,這也就是現在將聖誕禮物裝進聖誕襪的由來。到了一八二二年,有位芬蘭傳教士將這個故事傳到美國,從此聖誕老公公的風潮逐漸傳開。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從小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17歲那年,她聽到上帝的呼召,那時她正在為貧苦的人代禱,突然聽見上帝對她說:「弗洛倫斯‧妳要照著心裡的感動向前走,不要疑惑,在前面有工作等著妳去作。」

以後在她的日記裡她寫:「成為護士是上帝對我的呼召,照顧病人是我天父的事業,這不是我的空想,乃是實在的託付……我以服事窮人為榮。」她一生強調要作醫護人員的,須有『呼召』calling與『信仰』,不然很難完成使命。當她把『要當護士』的意念告訴父母,立刻受到猛烈的反對,因為當日對『護士』看法,並不像今日這麼崇高,『護士』好像『清潔工』那樣卑賤,都是由老婦人在作的工作。父母無論如何不能讓尊貴的千金小姐去當『護士』!於是弗洛倫斯偷偷去圖書館或醫學研究機構借書在家自習『護理』方面的學科。

1850年瞞著父母,前往德國凱撒斯韋特(Kaiserswerth)接受三個月的護理訓練。1853年三月,發生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俄國攻打土耳其,英國與法國聯合去救助土耳其,在黑海北部克里米半島衝突激烈,死傷很多。從軍記者報島慘狀,英軍傷兵無人照料,任其死滅。就在那時,弗洛倫斯‧南丁格爾(以下只稱『南丁格爾』)接到英國陸軍大臣Sidney Herbert的邀函,請她召集護士到前線救治傷兵,想不到父母也鼓勵她前往,替她募款;她向各教會召募護士,以後來了38位志願婦女,1854.11.4.到達前線,在Scutari野戰醫院拼命工作,除了醫護工作,也要負責洗衣、清掃的工作。南丁格爾白天忙碌,晚上又要作行政工作,一天睡不到三四個小時,夜以繼日不眠不休的奔忙,但她不忘每天半夜,還要提著燈籠(長型垂籠)到病房去探視病患,一房一房、一床一床的慰問探房,傷兵們一見燈光,就得到很大的安慰與鼓舞;當她遠去,在牆壁上所照長長的身影,有些傷兵將手摸那身影就感到欣喜。

不知不覺,大家異口同聲稱她為『提燈的天使』。她在克里米亞兩年之間,傷兵死亡率,從50%降到2%,1855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特地寫信到前線,慰問南丁格爾與護士們。1856夏天終於停戰,她們都光榮的回到英國。南丁格爾立刻在聖托瑪斯醫院著手設立護士養成學校,她用政府與民間所捐『南丁格爾基金』四萬四千英鎊,於1860年成立全球第一所『護士學校』,後改名為『南丁格爾護士學校』。據統計,經南丁格爾所訓練出來的護士有一千多名。她所寫《護理筆記》Notes On Nursing 成為護理訓練參考書。1883年(63歲)得到英女皇所頒功績勳章。

她曾有一位很好的男友Richard Moncton Milnes,因在前往克里米亞的前夕,作了一個了斷。以後聽說男友與別人結婚,仍會感到痛苦。在日記上寫著:「自從我拒絕他那天起,我無時無刻不在想他,沒有他的愛情,我的生活像是一片沙漠,但是在我得知他結婚的那一刻起,我知道婚姻不再是我的試探。」

1910.8.13.南丁格爾(90歲)如同睡覺平平安安的離開世界,安息主懷。她在離世前,留下遺言:「我死了,父母等著我,請把我埋在東威羅斯(East Wellow)靠近父母的身旁,只要兩個人送我就好」。政府本來要如同其他偉人要將她埋在西敏士,但尊重她的遺言,將她埋在東威羅斯。出殯那日,當然不只是兩個人,而是萬人空巷列隊送葬。

聖誕節是慶祝甚麼呢?慶祝有一個人為我們活,為我們死的故事!有許多人也繼承了耶穌的呼召,這是個感恩的季節。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如何到神的面前(馬太福音五:17)




如何到神的面前(馬太福音五:17)


許多基督徒沒有把握將來會到上帝面前。有許多人有一種好像很謙卑(其實是自卑)的想法,將來只要到天堂的一個小角落就好了,不敢期待站在上帝面前。

但以理書10:12-17見到一個異象,有天使跟但以理說話,因為但以理「專心求明白將來的事,又在神面前刻苦己心」,因此但以理的禱告蒙神垂聽,天使是因他的禱告而來。但有波斯國的魔君攔阻天使二十一天,天使被拖延了。但以理因見到異象而大大愁苦,亳無氣力。但以理遇到的是屬靈的爭戰,他在上帝面前不斷的為自己的同胞禱告,卻有許多日子體會不到上帝的回應,雖然看見上帝給他的啟示,卻非常的軟弱。

基督徒的軟弱是從撒但魔鬼來的,很多時候我們為一件事情向神禱告,卻很長的一段時間看不到上帝的工作,我們就開始軟弱了,失去對上帝的信心,甚至我們會懷疑上帝到底存不存在,其實這就是撒但魔鬼的工作。除非脫離這種黑暗的權勢,否則我們屬靈的生命得不到長進,甚至離開上帝。

為此我們需要作兩件事,第一件是禱告,第二件是思想神的話語。禱告幫助我們面對撒但時不害怕,在屬靈的爭戰中禱告非常重要,天使因為但以理的禱告來幫助他,是因為神聽了但以理的禱告。我們向神禱告時,是我們在神面前謙卑的表示我需要主的幫助,靠著我自己沒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上帝樂意我們用這種態度向他求。

當我們看見人的軟弱而願意為他禱告時,應當存著神的話語在心裡面,因為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禱告的人要信得過上帝為所做的事,不要一直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改變人,為人代禱是很重要的屬靈爭戰,我們自己不站穩在神的話語上,受撒但的反擊時就無法繼續禱告,我們軟弱的情緒被挑起,刻薄的言語就成為撒但的武器,去傷害別人。

曾經軟弱跌倒的人有一種自覺不配的感覺,覺得自己曾經犯錯,看自己是一個有污點的人,雖然已經為過去所犯的錯付出代價,但這種感覺卻很難除掉。罪過從兩個管道來攔阻人到神面前,一個是自己的罪咎感,另一個是別人的不信任感。自己的罪咎感使人不敢到上帝面前,別人的不信任有成了一個把他推離開上帝的力量。

保羅告訴對我們說:「我們在愛子裡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歌羅西書一:14),這是何等寶貴的事,事實上,耶穌基督已經為每一個的過犯付出贖價,耶穌用自己的寶血將我們過去一切的犯罪記錄塗抹掉了,我們既然接受耶穌,就不要再活在過去的罪惡裡面,也不需要記得自己曾經如何不好,在基督裡我們已經是新造的人了。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忘記別人的罪過,赦免別人曾經加在我們身上的傷害,不要做犯罪記錄,人家問你某個人如何,你只記得他曾犯過什麼罪。這是攔阻人到神面前的。馬太福音六14:15:『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虛有其表的基督徒,人與神的關係也有出問題的時候,建立一個外表有基督徒形像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到上帝面前的人,更不是一個能把人帶到上帝面前的人。在基督徒能不能到上帝面前,心裡的思想很重要,我們只是追求一個形式上的到神面前,或者願意整個生命都到神面前。

攔阻人到神面前的有三樣,撒但的攻擊,不願意赦免罪過,只追求表面的信仰。求主幫助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在基督裡得著赦罪之恩,思想上不與神的心意隔絕。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凡事都有定期(傳道書三:1-8)


凡事都有定期(傳道書三:1-8)


你知道美國每年一月份第三個星期一是全國假期,這一天是為了紀念馬丁路德.金牧師。1929年,馬丁路德.金出生於美國一個黑人牧師的家庭。父親和祖父都是浸信會牧師,他最後也成為一位浸信會牧師。1955年,一位黑人婦女不肯移到一輛實施種族隔離的巴士的黑人座位去,因此被捕。馬丁路德.金加以援助,結果走上民權運動的路上。最後,更成為了一位為種族平等而戰的革命家,成功地以和平方式進行示威,為黑人爭取權利,並且因為在人權運動上的貢獻,令他取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他極為出名的演說,名為:「我有一個夢。」被稱為美國最重要的演說之一。(可惜他的後人卻因利益緣故,聲稱有他的演說和聲音的版權,曽在美國打官司,令人婉惜。)1968年,馬丁路德.金牧師在一場和平示威時,在下榻的酒店露台被一名白人逃犯射殺身亡,終年三十九歲。美國政府為了表揚他,宣佈將每年一月第三個星期一定為全國假期。

以下是1968年2月4日,馬丁路德.金牧師的講道,講道錄音後在其喪禮上播放:「我時常會想到自己的死,也會想到自己喪禮。…當我死的時候,我不要冗長喪禮。若有人要為我宣讀頌文,告訴他別講太長。告訴他別提及我得過諾貝爾和平奬,那不重要。告訴他別提我在甚麼學校念過書。…那一天,我希望有人說,馬丁路德.金曽付出生命,努力服事人。我希望有人說,馬丁路德.金曽努力去愛人。我希望你們能夠說,我確曽努力讓飢餓的人得著吃,在我有生之日確曽讓赤身露體的人得著穿,在我有生之日確曽努力探訪在監裡的人。我希望你們說,我曽致力去愛和服事人群。…我不會留下多少金錢,也不會留下甚麼貴重遺物。然而,我希望留下委身的一生。…若我能盡基督徒的本分,若我能把福音帶給這個世界,若我能將主教導的信息傳揚,那麼我將不枉此生。」

牧師偶爾會和鍾老弟兄閒聊,雖然他的耳朵很聾,但是,每當牧師就近他的耳朵,慢慢一個字一個字的說的時候,他聽得非常清楚,有一次,他身體不是很好,又跌倒了,牧師問他:「你想要活到120歲嗎?你已經快100歲了!」他對著牧師暨搖頭又搖手,他鏗鏘有力的說:「夠了!夠了!人不要太長壽,會拖累子孫也會苦了自己!」牧師點點頭,心想老人家是心疼他的兒子和媳婦!牧師又問他:「如果有一日,日子到了,你要我對他們說甚麼?你有甚麼話要交待牧師嗎?」老人家沉默了一下,語帶哽咽地說:「和他們說:『謝謝你們!』」老人家就開始沉默不語了。

在最後的日子,有一段時間,鍾老弟兄很清醒,牧師告訴他,他背部的情況,他不以為然的回答:「沒有關係,要爛就給它爛!」「反正我那麼老了!」牧師在他額上畫了一個十架,告訴他,「要不斷默唸主耶穌,求主耶穌醫治你!」他一口答應!每一次牧師為他禱告,他總是等著最後一句:「奉耶穌的名,阿們!」他最喜歡「阿們」因為這是他最拿手的禱告詞,他喜歡。

親愛的兄姐,如果有一天,換成你要面對生命的結束,你會用甚麼表情?甚麼心情去面對呢?你預備好隨時見主面了嗎?生命只有一次,不要作出讓自己會後悔的事!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神的旨意乃是我們禱告的信心所繫(約翰福音十一:41-42)



神的旨意乃是我們禱告的信心所繫(約翰福音十一:41-42)


在神和我們之間,應許和條件是不可分的。假如我們履行條件,神也必履行應許。我們願意對他如何,他就對我們如何。“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四8)。在禱告方面,那無限量的應許 ——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只有一個簡單而自然的條件:你們若常在我裏面。

相信基督會尊榮他自己的真理,神的靈必會引導他們看見這應許在神何等適切,只要我們能按著基督的話住在他裏面,並承認祈禱無效的原因,完全在於未能履行條件。這樣,聖靈就能將我們祈禱的弱點轉變成為極強的動力,勉勵我們去發掘完全住在基督裏的秘訣而得享其祝福。

住在基督裏的生命長成,第一階段是信心。信徒發現,儘管自己非常軟弱,但是主的命令對他是真實的,他最大的目標就是要相信:他既知自己是在基督裏,不論失敗、軟弱,住在基督裏是他當然的本分,也是唾手可得的祝福。

耶穌所說:“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裏面,你們在我裏面,我也在你們裏面。”就應驗在我們身上了。我們知道,基督在神裏面,神在基督裏面;這種合一不不單是意志與愛的合一,乃是本性與生命的合一,因為他們互相存在與對方裏面。

親愛的兄姐!我們承認,因為我們未曾照著基督的意思住在他裏面,教會才會如此軟弱無力,充斥著不忠心、世俗化與異教化。其實主能使教會得勝有餘。讓我們相信主既如此應許,他的意思正是如此;我們只能接受自己本相所帶來的定罪。但是我們不要沮喪,枝子在葡萄樹上乃是不斷生長的生命。“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得著的”(腓三12)。我們住在主裏面,又逐漸長成,以致更完全的住在他裏面。讓我們順從聖靈的教導,他會按各人的成熟度,啟示各人神的旨意為何,好讓我們藉禱告可以得著。讓我們實際經驗主的應許,以此為唯一的安息:“你們若常在我裏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信心先認識神的旨意,信心是凡事按照神的方法,不按照你的方法。信心是用來求神國度的益處,而不是用來求物質上的享受,信心不是貪心,貪心不是信心,有些人想利用信心來求別墅和名車,對神而言,他們的信心已扭曲成為一種嚴重的貪心。

信心沒有聖潔就好比救生員沒有穿著救生衣一樣。當一個成熟的基督徒明白信心的偉大時,他的言語和生活會符合神的話語。他將開拓無人走過的道路,和經歷別人無法了解的事情。信心和恐懼無法同時在你心裡存在,你必須失去懷疑,並信靠神。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人若沒有信心,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殷勤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人的產業都是神所賜(詩篇127:1)

人的產業都是神所賜(詩篇127:1)


今天我們坐在這裡,慶祝也祝福這對新人,我們得先感謝他們雙方的父母親,辛苦的養育、培育、教育他們,直到如今,他們才能夠站在神與眾人面前,把自己交給對方,並為對方的生命來負責任。

提起籌備婚禮,相信新婚夫婦感受最深!除了因為籌備婚禮過程中忙個不了外,雙方常會因婚禮的細節意見分歧,有因此而加深了解,跨過障礙;也有因爭執反目,令籌備事宜一波三折!原來籌備婚禮一點不輕鬆,當腦袋被上述一般人視為「重要」的準備所充塞時,我們可會靜下來想想:為獲得美滿的婚姻,婚禮的籌備到底有多重要?

婚禮不過是婚姻生活的序幕和前奏,並不是結束。可惜的是許多人將精力全投放在婚禮的籌備上,卻甚少會為往後的婚姻生活作準備,例如參與一些機構舉辦的婚前輔導,藉此了解雙方原生家庭對自己和對方的性格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商討婚後金錢的運用、生兒育女的安排、雙方的社交空間、姻親關係的維繫等。這些重要的課題,婚前若沒有充份的了解、共識、體諒、協調,婚後往往成為夫妻生活爭執的導火線,嚴重的更可能促成日後婚姻關係的破裂。

在人類的社會,婚姻是一種很重視的制度,無論結婚的動機是甚麼,都是一個很嚴肅的委身it is a serious commitment。「我願你們無所罣慮。没有娶妻的,是為主的事罣慮,想怎樣叫主喜悅。娶了妻的,是為世上的事罣慮,想怎樣叫妻子喜悅。」(林前7:32-33) 換言之:娶了妻的人,罣慮的事就多了。要叫妻子喜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女人叫丈夫喜悅很簡單:滿足他的食慾、性慾和自尊、他就喜悅了。煮幾味小菜、撒嬌的說幾句稱讚的話就夠了。但是要叫妻子喜悅就非要先修心理學不成;摸不到她的心就算送她鵝蛋那麽大的鑽戒她,也不會笑。猜不到她心裏想說的話,包你整晚不得安寧。

保羅說、「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5:25)所表達的愛不是强迫自己去作出來的,愛的虛假有些時候是很容易識破的。唯有甘心情願無條件的愛才能感動對方,然而人的愛是有限的,我們需要耶穌教我們甚麼是無私的愛(十字架上的愛)。學習愛是一個過程。基督徒是耶穌的門徒。我們學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保羅說:「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弗5:25) 愛比順服更難(更複雜)、愛是需要花一生去學習的功課。

夫妻不再是”兩”個人:「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會說的。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你的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他的丈夫。」(弗5:31-33)

雙方的父母親,這兩個孩子在未婚之前,他們是神所託付你們的產業,你們可以盡所能的教管他們,只是,當他們進入了婚姻,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後,他們就得學習獨立,去管理自己的家庭。這並不是指他們不需要父母,而是他們要學習獨立的生活,靠自己養活、靠自己處理許多問題、並且承擔後果….我們能作的就是相信他們的能力、智慧,並放手讓他們去作,這個人生,他們要學習自己負責任。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受傷的基督徒

受傷的基督徒


有很多希望幻滅的基督徒,希望幻滅的主要原因是:一直被灌輸不切實際的希望,很多人對基督徒的生命抱著錯誤的想法:「只要我們讓上帝動工,上帝的喜樂就能夠排除人生一切成見、壓力和痛苦,祂的生命和大能能夠徹底充滿我們,讓我們不再有痛苦的感覺」,散播這種教導的人,可能大多沒有察覺到自己的用意是,想沖淡痛苦的事實或是所謂的「自我幫助(催眠)療法」。

不想承認活在這個不完美甚至邪惡的社會是痛苦的、是不踏實的,因此他們學會裝出一副非常喜樂的樣子,但這種喜樂只有將來到天上才可能體會得到,這是幻想,而非事實。每當強調人生痛苦又艱難,常有人回應太悲觀,我通常會這樣回答,寧做神智清楚的悲觀者不做愚蠢的樂觀者。唯有面對現實,才能加以克服,常常基督徒的生命不會有什麼突破,是沒有能夠領悟到人生的逆境多過順境。

有些人拒絕相信這一點舉出人生種種好事,沒錯!這人生會有好事發生,我們不否認上帝不會用順境來榮耀祂的名,只是說,在人生中所遭遇的逆境多過順境,若不能接受並明白這一點,就是活在錯誤的人生觀中。

在撒迦利亞書十三章:耶穌和他的猶太弟兄說話,他們問耶穌你兩臂中間是甚麼傷呢?他回答說:這是我在親友家中所受的傷,大多數的人會說,自己身上的傷不是敵人造成的而是朋友造成的,我要分享一件很美的事,是英文翻譯無法表達的,耶穌這裡所用的「親友」一詞,在希伯來原文中意指「那些愛我的人」,這是何等的深奧的提醒。

保羅對尚未信靠耶穌的人一直有負擔,他的動機都是希望他們能夠得著救恩,進入永遠的榮耀,如果我們也抱著相同的動機,將來我們到了天上,如果上帝施恩給我們,我們的一大喜樂將是看見因我們而信主的人,在那裡享受永恆榮耀的救恩。成功不是為自己建造名聲不是牧養大教會,不是帶領大事工等等,成功是完成上帝對你人生的旨意,這很難做到,很難。

基督徒的安全感不該以成功為依據,安全感只有一個真正的依據,上帝是我的父,我是祂的孩子祂愛我,我也愛祂,我在別人眼中甚至自己眼中是成功還是失敗,這是次要的事。

撒母耳記上17:40,記載大衛對抗歌利亞,這裡在講大衛:他手中拿杖,又在溪中挑選了五塊光滑石子,放在袋裡,就是牧人帶的囊裡,手中拿著甩石的機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他為什麼要用光滑的石子?因為只有光滑的石子才能飛得準確,石子若不光滑飛行方向就不準確,大衛為什麼去溪裡找石子?因為只有在溪裡頭才能找到光滑的石子,石子會變得光滑,有兩個原因:第一,有溪水流過石子,第二,石子會互相推擠,石子互相摩擦會把稜角磨掉,這正是耶穌在我們身上的工作,祂塑造我們,使我們適合事奉就像溪裡的石子,但有兩件事必須做到才行,第一,上帝話語的水流(聖靈必須在我們身上流動),第二,我們必須和其他石子互相摩擦。

任何團體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衝突,被推撞,身上有些稜角被其他石子(基督徒)撞掉了,要曉得這都在上帝的計劃中,並非出了什麼差錯這是上帝的做法,你可以說:我受不了這些石子,他們很討厭,我要出去我不要跟這些石子在一起,你若出去水就不能流過你身上,你若離開與基督徒相交的機會處境將十分危險,聖經說:我們若行在光中會發生兩件事,第一,我們會彼此相交,第二,耶穌基督的寶血會不斷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所以條件在於我們有沒有行在光中,行在光中的第一個結果就是與基督徒相交,第二是,耶穌基督的寶血會不斷洗淨我們一切的罪,這節經文中所用的都是現在進行式的詞態。

天主教的修道院秉持了一個原則,他們通常會留兩三個令人頭痛的人物,來考驗其他人的雅量,若要住在那樣的環境中我覺得這是很明智的做法,他們不會趕走令人頭痛的人物,反而會把他們留下來磨掉其他人的稜角,所以我要警告你別用錯誤的方式回應,我見過很多人說教會裡有好多偽君子,我才不想跟他們來往,某某人對不起我,背叛我等等..沒錯,聖經說教會裡一定會有偽君子,如果沒有,聖經就說錯了,但你不必跟著當偽君子。

改編於:http://www.goodtv.com.tw/program_all_text.php?flag=series&filename=DP136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勝過宗教的靈(二)(約翰福音五:39-40)

勝過宗教的靈(二)(約翰福音五:39-40)


神的光很亮,比日頭更亮(使徒行傳26:13-18),但是它能夠用肉眼來看見,卻不刺眼,這道光也是基督徒死亡時,所跟隨強又溫柔的光,但是撒旦也會化為光明的天使(林後11:14),只是任何偽造的光都是很刺眼的。神對基督徒的要求,(馬太福音5:16)「同樣,你們的光也該照在人面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來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親。」

但是有些虛偽的靈卻存在於信仰裡,我們稱之為:宗教的靈!怎麼分辨宗教的靈?耶穌告訴我們一個分辨的標準。馬可福音3:5:「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耶穌的分辨標準一針見血:一個人的心是不是剛硬。剛硬的心就是裏面沒有愛的心,對上帝、對人失去了無條件的愛。法利賽人看見一個人的手枯乾了,卻無動於衷,只在乎他們自己所謂的「純正的教義」。敬虔的行動、深奧的神學、完善的制度,這些都很好的,可是更重要的是神以動機來審判我們。

啟示錄中,主對以弗所教會的責備,他們的問題就是有宗教的靈(啟二:2-5)。主對他們說:「我知道你們的行為很好,你們勞碌、你們不能容忍惡人、你們辛勤工作、你們開佈道會,你們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告訴你們,你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你們失去了起初的愛心。(first love不只是指剛開始信耶穌的愛心,而是指最重要、最首要、無條件的愛。)你們外面做出很多宗教行為,可是你們對人沒有愛;你們要悔改,重新找回那無條件的愛。」

 我們要怎麼避免這種錯誤的態度,不讓宗教的靈進入我們當中呢?要除掉宗教的靈,有兩個很重要的步驟。第一件事情是,呼求聖靈幫助我們,讓聖靈光照我們。聖靈是真理的靈,祂要引導我們進入一切真理,也就是一切的真實。法利賽人聽不懂耶穌的話,他們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裡?他們的心已經剛硬(痲痺)了,他們被律法所捆綁,對人使用對事的剛硬規條而不自知,需要聖靈的光照。唯有聖靈光照我們時,我們才會知道自己被欺騙了,才看得見自己的錯。

 第二,宗教的靈是一種世界的靈,所以我們要懂得怎麼對付世界的靈。世界的靈就是錯誤的價值系統、錯誤的觀念、錯誤的信念、錯誤的行動。約翰壹書2:15:「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愛世界和愛父的心是相對的,我們要求上帝釋放智慧的靈、無條件的愛進入我們裏面。耶穌的靈和法利賽人的靈是相對的。法利賽人守安息日,耶穌其實也守安息日,只是耶穌的心和和他們規範不一樣。耶穌的心充滿了對天父的慈悲、憐憫、無條件的愛,所以祂看到人的手枯乾了,會去觸摸他,甚至冒著被別人攻擊的危險,照樣做醫治的工作;因為祂在愛裡一無懼怕,當神無條件的愛釋被放出來,人就被醫治,神蹟發生。

  律法主義=就是聖潔的生活減掉神的赦免。完美主義=就是卓越減掉神的憐憫。死硬的紀律=就是節制減掉聖靈所結的果子。神賜給我們準則和律例,更以恩典托住,好引領我們走過一生的道路,這些配合在一起,使我們不致失腳陷入罪的網羅(宗教的靈)所設的陷阱裡。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勝過宗教的靈(林後10:4-5)

勝過宗教的靈(林後10:4-5)


法利賽人本身受了曚騙,致使他們外面看起來是義人,裡面卻少了與神之間真實的個人關係,他們對摩西律法的厚愛,結果替代了他們本來該有的,對神的專注和熱愛的一種膺品。

基督教,其實是很強調內在關係的信仰,當一個人開始上教堂時,那固然很好,但這並不是神的目標,因為神看的是人的內心,祂不要人單單守一些宗教的規條,而是要人進入與祂的親蜜關係,心與心相連的關係。

上教會幫助我們與祂建立關係,也能與其他信徒相交,但,如果上教會與基督的關係沒有成長,生命沒有絲毫的改變,這就並非是真正的基督教信仰,這種信仰喪失了聖靈權能的宗教系統。

宗教使人依循一套特定的規條和儀式,而不需要倚賴與神的關係,我們被罪疚感或者恐懼感所驅策,藉著各種儀式,慣例以及職責所引領,而不再是出於我們認識了那位獨一的真神,也不再倚靠祂在愛中透過聖靈所要引導我們進入的自由和真理。

常常我們都喜歡引用傳統,因為傳統帶給我們安全感,也有依據可尋,可是當我們不是依靠聖靈過生活,作決定時,神就無法自由地帶領我們進入新的境界,抗拒改變的人,通常他們也很難接受新的事物,改變確實可怕,因為改變使得事情變得不再穩定,改變要求人必須冒險,改變要求事物重新建造(重新建造 全新的你)。

儘管「耶穌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遠,都是一樣。」(來13:8),但祂並非陳舊不堪,祂是行動的神,充滿智慧與能力的神,祂一直在作工,要領我們進入祂更高更好的事奉,神的選民以色列人所面對的每場戰爭,都需要從神領受新的戰略(約書亞記六章),從來沒有任何一場戰略是相同的,可以複製的,舉例來說:他們叫耶利哥城倒塌的戰略,從來沒有再其它地方使用過,以後也沒有再用過,神也只是在以色列人對抗亞瑪力人的戰役裡(出十七:10-13),讓摩西在山頂上高舉雙手,過紅海時,除了摩西向海舉仗外,其他人是站立不動的(出十四:13),如果每場戰役都是一樣的戰略,以色列人早就被敵人殺的片甲不留。

基督徒的生命就像這樣,我們必須保留彈性及可塑性,隨時傾聽聖靈的引領,向前邁進。昨天所使用的方法,和今日所要用的可能完全不相干,為此,要認得聖靈的聲音,並願意照著祂隨時的指示前進。不要被這世界同化,要讓上帝改造你們,更新你們的心思意念,好明察甚麼是他的旨意,知道甚麼是良善、完全,可蒙悅納的。(羅馬書十二:2)

所謂的宗教迷信,就是你會被某一個儀式或是想法所捆綁,以為唯有如此神才會動工或是愛你,或是透過這些方法,人類可以操縱神(巫術),一些原本是聖靈引導下原本很好的事,當它轉變成為儀式時,卻被用來滿足我們的慾望,不管是指禁食、點燭、焚香、每天讀多少聖經、唸幾遍主禱文,遵循某些五花八門的繁文縟節,只為了要引起神的注意,好成就他們的心願,但是這不是真理,這是撒旦的謊言,我們不可能使用任何一種方式去控制神、操縱神。

神喜悅為叫我們得益處而行動,祂知道甚麼是最好的,祂樂意帶領、引導,並保護我們。祂也要給我們美好的禮物…所有這些美善的事,都要從我們與祂的關係中得到,並不是靠著儀式去取得,這一切是由祂開始,而不是由我們強求。

作為基督徒,有許多事情是我們應該去作的,我們需要屬靈的紀律,以及一些生活準則,聖經在這方面寫得很清楚,我們必須嚴肅待之。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認識異端(約貳9-11)

認識異端(約貳9-11)


所謂”異端”並不是指一般其他宗教,而是指一些有基督教之名,卻無基督教之實的教派,他們也拿聖經,也傳耶穌,許多教派在名稱上也與一般教會相似,因此稱為”類似基督教”,意思是說雖然類似卻不是基督教,它只是有毒的仿冒品,基督徒必需要分辨清楚,要謹慎小心,免得受了迷惑.

1.耶穌末世聖徒教會(摩門教):

創始者約瑟.史密斯,據說他在異象中看見”天使”向他顯現,並對著他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又指點他說世間任何宗派都是錯誤.十八歲那年天使摩羅尼向他顯現,指引他發現一本重要經典,也就是今日的摩門經.後來又有施洗約翰親自授與”亞倫的祭司職”,彼得.雅各及約翰授與更高的”麥基洗德的祭司職”,這兩個職份成為摩門教組織上重要的教職制度.其教義上與正統教會有很大不同:否定神具有靈體,認為神曾經是人,人也可以變為神,基督的救贖是有限的,強調約瑟.史密斯是耶穌的傳人等....,目前總部在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夏威夷的玻利尼西亞文化中心及楊百翰大學都屬於摩門教經營,他們擁有很龐大的財富,也有極富盛名的摩門教大會堂詩班.

2.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

又稱守望台,這是一個很猶太化的名稱,因為將神的名字稱為耶和華.創史者羅素爾原是一個熱心的基督徒,他自組查經班查考聖經,十幾年後組織錫安守望台會,並出版聖經的研究七部,這成為後來耶和華見證人之基礎.這個教派引用聖經「耶和華說,你是我們的見證」,來指[耶和華見證人]是上帝的見證人;又依據啟示錄所說將來在天上有十四萬四千人是被揀選的子民,這就是見證人會的人數,其他人與救恩沒份.他們否認三位一體的上帝,只強調耶和華是上帝的名字;否定耶穌的神性,認為耶穌只是天使長,降世以後只是一個人,而沒有神性,復活只是不朽的靈體,將來也是以靈體在現,他們認為末世即將來到,耶和華與撒旦的大決戰”哈米吉多頓”之戰即將開始,千喜年要來臨.強調不敗偶像,所以拒絕向國旗.元首肖像敬禮;拒絕服兵役,輸血等....擁有守望台(對外),儆醒(對內)的雜誌,聚會場所叫作「王國聚會所」.

3.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統一教):

統一教起源於兩位基督教牧師李龍道、黃國栓,自稱聖靈感動想出一套解決”原罪”的方法,即”分血”的儀式,通過領受擁有聖靈者的純潔的血,取代受污染的血,才能得救.種然而統一教的興起,關鍵人物是文鮮明,他本名叫文龍明.據說當他禱告時,耶穌全身發出金光向他顯現,對他說:「兩千年前我所開始執行的使命還沒完成,你已為了完成這使命而被揀選了」,後來成立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簡稱「統一教」.文鮮民與韓鶴子結婚後,將那年(1960)訂為天紀元年,自稱宇宙真父,稱韓鶴子為宇宙真母,禮裝的文氏夫婦照片接受信徒定其禮拜,並為信徒舉行祝福(配婚).基本經典為”原理講論”,其內容只是一個混合多種宗教教義編寫而成,內容充滿似是而非的教導.統一教宣教採取洗腦的方式,強調獻身,修練.擁有許多分支機構,用各種方法吸引人進入,特別大學生被影響最大.

這些異端門派有幾個特點:

1.強調某一位領導人.2.強調一些特別的經驗.3.將[教導]絕對化,並且超越聖經的權威.4.強調信徒要絕對的服從與獻身.5.段章取義,截取各家教義混合而成.6.強調末日的現象及唯一教派的拯救.

四.如何分辨異端

1.基督的名:除了基督之名以外又加上別的名號.(使徒行傳四12)2.奇特教義:用許多玄奧的教導加在聖經的教訓中.(西二8-10,來十三9)3.行為怪異:隨著人的私慾而行,怪異不合常理.(彼得後書二1-3)4.貶低聖經:以其他的經典或著作取代或提昇至與聖經平等.5.否認上帝三位一體的位格,神性.6.否認基督完成的救贖,強調律法主義.7.採取宗教混合主義,宣揚似是而非的道理.

「凡越過基督的教訓、不常守著的,就沒有神;常守這教訓的,就有父又有子。若有人到你們那裡,不是傳這教訓,不要接他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因為問他安的,就在他的惡行上有分。」(約貳9-11)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僱 工(約翰福音十:12-13)

僱 工(約翰福音十:12-13)


在耶穌那時代,巴勒斯坦當地的僕人有兩種,一種是終身奴隸(猶大當出賣主給大祭司,這三十塊銀錢就是當時市場上買賣一個奴隸的行情),另一種是自由的僕役。前者是:如果某個奴隸做事勤奮,討主人歡喜,那麼主人可能會還其自由之身,這時候,僕人就可以有兩種選擇,或者離開,或者甘願留在主人家作終身僕役。後者是:由主人花錢僱用,隨時可以來來去去。

決定留在主人家作永遠僕役的人,根據當時的風俗,主人要把這個僕人帶到家門口,叫他把耳躲貼在門柱上,再用椎子刺穿它,這樣做一定會流血,這就表示這個僕人以血和主人立約,從此他成為主人的忠僕,屬於他家中的一員,他與主人一家休戚與共,利益相關。

僱工就不同了,他的工作是暫時的,他可以今天還在這裡幫傭,明天就離開,他沒有責任,主人虧損也不歸他的事,他不用賠償不用承受後果,僱工若沒有主人嚴厲地監督,他們總是能偷懶就偷懶,如果那個地方不能令他滿足,他就立刻掉頭而去。

在教會裡,每位兄姐都是神的僕人,參與在大大小小的服事裡,我們的心態是那一種呢?你是屬於終身奴僕還是自由僕役?今天在教會裡,這兩種人都同時存在,僱工型的僕役,是一旦強敵壓境,他們就露出怯懦的本色,不敢冒險迎敵,奮勇和野熊、猛獅、狡詐的郎對抗,反而畏首畏尾,為保護自己而抱頭鼠竄。他們的服事常常是沒有忠不忠心的問題,常常都是以心情(情緒)為考量。

終身委身在主家的僕人是:不論我們參與甚麼服事,只要是基督同工,就有義務和責任忠心認真地去做,並且要認清這不是一件輕鬆隨便的事情。主耶穌自己對祂在世上的工作,始終都是嚴肅而認真的,因此祂也期望凡是參與其大使命的人,也能持有同樣的態度。

當我們奉獻自己來服事主時,我們的動機不應當是為自己的好處或是利益。相反地,應該是一股赤誠的愛和感恩之情的摧逼,因為受神愛的激勵,而願意死心塌地的服事祂,我們願意關心他人,服事他人,不只是基於同情、熱忱或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是單純為主的緣故,心甘情願的奉獻自己。

有一位牧師,從神學院畢業牧會的地方,就都是貧民區。教會是一個非常偏僻的鄉下,會友非常少。當地貧瘠到連診所都沒有,生病必需搭公車進城看病。但是,他和師母,就是這樣帶著自己的小嬰兒,在這種地方牧養教會的小羊。

或許,這樣的牧師實在很失敗,花那麼多心血,牧養幾十年,也只能帶來五十隻小羊而已。教會的增長,是那麼微不足道,根本就沒認真完成福音佈道大計。確實,這種小教會的牧師,實在沒什麼頭銜與榮耀。但是,若沒有這些牧師不為名、不為利、不求榮耀,願意一生窩在微不足道的小教會裡,牧養一群不太有人想要養的小羊,單靠各種光鮮亮麗的佈道會、各種福音事工,又能存得住多少呢?又能真正養好多少小羊呢?這間教會的牧師,早就已經過了退休年齡,但教會一直不肯讓他退休。直到七十歲,教會才不得不同意。

盡程退休的禮拜,因為教會很小間,是借鄰近學校的禮堂來舉辦。當天參加的人,竟然幾乎擠爆那個三百人的場地。牧師過去牧養過的那些教會的信徒,自願的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甚至遠從國外回來參加。這裡面,包括了那位生病天天被探訪關心的信徒、被牧師責備的長老、脫離貧困的那隻羊。牧師退休時,他將整個自己設立的教會的財產都移轉給中會。這間只有五十人的小教會,竟然可以付清牧師館與教會的貸款,還留下數百萬的存款給下一任牧師。教會的物品與財務,他沒有留下一樣私自帶走,而是乾乾淨淨移交給教會。

退休時,教會培養出來的長老執事,已經有能力辦好各種教會事工、有能力講道、有能力管理好教會。

這間小教會長執的能力,甚至超過很多百人以上的教會。這些,是這位牧師長期牧養教導之下,所留給教會的另一項無形的財產。

以西結書34:11-12 「我─至高的上主告訴你們,我要親自找回我的羊群。牧人怎樣找回失散的羊,我也要照樣找回我的羊。牠們在暗無天日、多災多難的時候被驅散到各地,我要從那些地方把牠們搶救出來。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羊必跟隨(約翰福音十:4)

羊必跟隨(約翰福音十:4)


「跟隨」這個字,不是指羊盲目地跟在牧人的後面走,這也意味著一個人決心遵照特別指示的意願。如果你夠買了一隻構造複雜的鐘或是其它儀器,它一定會附一份說明書,上面一定印有一行鮮明的字句:「請遵照下面指示使用!」若沒有,它將不付任何的賠償責任。遵行神的旨意也是這樣,聖經已經清楚說明,基督徒的行事為人,我們只要跟隨這些指示,與神合作,我們會發現自己的靈性一直在進步。當我們跟隨主踏入新的園地,就會不斷有嶄新的經驗、閱歷和生活面呈現在我們眼前。

捨己跟隨主的人,需要持有五種新的人生態度:

(一) 愛別人甚過愛自己

「愛」在聖經中的涵意,不是指柔膩、感性的情緒,而是堅決的意志。「人為朋友犧牲自己的性命,人間的愛沒有比這更偉大的了。」(約15:13)這正是神在基督裡為我們所做的「基督為我們犧牲生命,從這一點,我們知道甚麼是愛。那麼,我們也應該為弟兄姊妹犧牲生命!」(約壹3:16)愛與自私自利是對立的。

(二) 願意與世分別,與眾不同

我們是群居的動物,總希望有所歸屬,不願特立獨行,主耶穌曾清楚告訴我們:只有少數的人覺得祂的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人若歸屬祂,戴上祂的印記,必然會遭到社會冷酷無情的批評與嘲弄,「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提後2:3)

(三) 不堅持自己的權利

「捨己」並不容易,要這樣做也並非尋常或自然的事情。人若能抱持這種態度,無形中就從「自我」的桎梏中獲得解放,不再被個人的驕傲所束縛,從此以後,外在的壓力就很難傷害這樣的人,因他不再看重自己,所以也就不受他人的侵犯和悔蔑的刺傷。這種人似乎較能享受清靜淡泊、悠遊自在的人生觀、而使他們基督徒生活充滿愜意與知足之樂。

(四) 不再愛「做頭」

甘願隱藏自己,做個無名小卒,或者套一句羊的術語,我不再做「居首的牝羊」,而願意做「殿後的小羊」。真正安寧的心是沒有甚麼「驅策」的,至少沒有自作主張的「驅策」。凡是願意將自己的生命與個人的事務,完全交託給主管理和引導的人,每天都必發現新的安歇之所。這樣的人也永遠騰得出時間和精力去關懷別人。

(五) 順服且跟隨基督的腳步

基本上,這就是單純、率直地順服,意思是說:住要我做甚麼,我就做甚麼;主要我往哪裡去,我就往哪裡去;主要我說甚麼,我就說甚麼。要接受基督教信仰,要成為虔誠的門徒或忠心的跟隨者,十分之九的因素乃是意志問題。

也許有些人認為神對我們的期待太高了,神的要求太嚴苛!如果我們靠自己的意志、努力和操練,當然不可能成功。但是我們若有一顆真誠渴慕的心,願意遵行祂的旨意,接受祂的引導,那麼靠著聖靈,「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 因為上帝常常在你們心裏工作,使你們既願意又能夠實行他美善的旨意。你們無論做甚麼事都不要埋怨或爭論,好使你們在這腐敗、彎曲的世代中純潔無邪,作上帝沒有缺點的兒女。你們要在世人當中發光,像星星照耀天空,堅守生命的道。你們這樣做的話,在基督再來的日子,我就有所誇口了,因為這可以證明我一切的辛勞不是徒勞無功的。」(腓2:13-16)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牧人放出自己的羊(約翰福音十:4b)

牧人放出自己的羊(約翰福音十:4b)


大部份羊圈都是污穢不堪的,甚至其外圈地區,也因為羊群日夜出入的踐踏,而變得污穢骯髒、寸草不生,真正關心羊群的好牧人,不會讓他的羊老在畜欄或附近那貧瘠、污濁的地帶閒蕩。主把自己的羊放出來。雖然羊走路很辛苦,然而必須如此。一直懶在一個又暖又舒適的羊圈中並不是真幸福。所以祂必須放羊出來,使他們喫草喝水、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美麗的風景。

 所以我們不可留戀那舒適的羊圈!祂指揮我們出來,如果是我們的主親手放我們出來的,一切絕不會錯誤的。起來,奉祂的名,向著青草地和可安歇的水邊邁開步伐罷!放膽,因為祂『在前頭走。』無論甚麼危險必須先經過祂。安心,主叫我們走的路,祂自己都有過經歷的;祂不會叫我們走一條我們不能走的路。

有一個人去敘利亞旅遊,他說:在旅途中我碰見過三個牧羊人在一條小河邊飲羊。一大群羊,什麼花色都有,我看把它們分為三群的可能性不是太大。羊喝夠以後,一個牧羊人走到羊群前,用阿拉伯語喚道:“跟我來!”羊群馬上起了一陣騷動,有三十幾隻羊跟在這位牧羊人後面,往一座小山坡爬去。然後第二個牧羊人叫:“跟我來!”第二群羊也馬上分離出來,跟他去了。我驚訝極了,攔住第三位正準備離開的牧羊人,問他:“如果我叫它們,它們也會跟我走嗎?”他搖搖頭:“先生,絕對不會。”我向他借他的斗篷,他同意了,還把頭巾也給了我。 穿戴好以後,我也用阿拉伯語喚道:“跟我來!”可是羊群一動不動,甚至懶得抬起它們那惺忪的睡眼看我一下。我問牧羊人:“難道除你以外,它們不曾跟從另外一個人嗎?”他回答道:“沒有。只有當一隻羊病了,它才會跟其他人走。”

那些學會分辨好牧人聲音的人有福了。即使迷失,好牧人耶穌基督的羊也是有福的。他是信實的好牧人。他說過:“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約翰福音十27,28)。

以西結書(34:14-22)我要在以色列山間的草原上牧放牠們,讓牠們在山谷間和翠綠的草場上安心吃草。我要親自作我羊群的牧人,為牠們尋找可安歇的地方。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宣佈了。「失蹤的,我要找回;迷路的,我要領回;受傷的,我要包紮;生病的,我要醫治。但是那些肥壯的,我要毀滅,因為我按公道牧養羊群。「至於我的羊群哪,我─至高的上主告訴你們,我要把綿羊和山羊,好的和壞的分開,個別審判你們。你們中間有的吃上等的草料還不知足,竟踩踏吃剩的草!你們喝了清水,竟用腳把喝剩的水攪渾了。我其餘的羊只得吃你們踩踏過的草,喝你們攪渾了的水。「所以,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告訴你們:我要在你們這些肥壯和瘦弱的羊中間主持公道。你們用肩膀排擠,用角牴虛弱的,把牠們趕散到各地。但是,我要搶救我的羊,不讓牠們再被虐待。我要把好的和壞的分開,個別審判我的羊。

詩篇23:1-6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一無缺乏。他讓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到安靜的溪水邊。他使我心靈復甦。他照著應許導我走正路。縱使走過陰森山谷,我也不怕災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用杖領我,用棍護我。在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盛筵,待我如上賓,斟滿我的杯。你的恩惠慈愛終生不離我;我要永遠住在你殿宇中。

我們的主是負責任的牧人,祂對我們的一生有最美好的計劃與帶領,你有這個確信嗎?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牧人進入羊圈(約翰福音10:2-3a)

牧人進入羊圈(約翰福音10:2-3a)


在巴勒斯坦,一般村鎮上都有共用的羊圈,這些羊圈有堅固的門,只有看門的才有鑰匙。但是耶穌說的不是這種,他所指的是山丘旁較簡陋的羊圈,它只有簡單的圍牆,羊必須從一個洞口進出。牧人就睡在洞口,他就是門。賊和強盜若要偷羊,就必須爬圍牆進入。

前幾天靈修時讀到創世記31:38-40,雅各對拉班的咆嘯:「我在你家裏這二十年,你的綿羊或山羊沒有掉過胎;你的山羊,我一隻也沒吃過。被野獸撕裂的羊,我並沒有帶去給你看,來証明錯不在我,卻都由我自己賠償。無論白天黑夜,羊被偷了,你都要我賠償。我常常白天受盡炎日的煎熬,夜間受盡寒霜的侵襲,整夜不得好睡。」牧羊人不好作!

至於牧人和羊群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經文說的牧人按著名叫自己的羊,羊聽得出牧人的聲音絕對是真的。若是陌生人呼喚羊群,它們就會驚惶地逃竄。牧人身上攜帶一根短木竿,一端附有釘子,作為防備野獸和盜賊的武器。他還帶著一根杖,用它拉回走偏了的羊。牧人總是走在羊群的前面,絕對不像西部牛仔騎馬揮鞭趕牛的樣子。

 從創世開始,神一直為人的安息多費心力。祂啟示祂的心意,祂安排祂的定規,就是要叫人去享用祂的安息,使人恢復他們所失去的安息。我們注意安息日的意義,從記念神歇了一切造物之工,到增加了記念脫離埃及為奴之家的歷史,(參創二3;出二十11;申五15)。就可以很清楚知道神定安息日為聖日的目的。

神不是以安息日來限制人,神是以安息日來提醒人學會回到神的面前來享用神。若是安息日要成為定人罪的原因,那是因為犯安息日的人不信靠神,仍然要憑自己的所作來生活,來滿足自己,不肯接受神所賜的安息。在安息日撿柴、收取嗎哪是不信任神,不是安息日定人的罪,而是人的不信定了自己的罪。在安息日讓人享用神所賜的安息,正是神設立安息日的定意,這不能成為根據去定給人帶進安息的人的罪。

 「從門進去的,纔是牧人」(2)。這一點很明確,從正路進出的,纔會領羊走正路,把羊領到青草地上,領到可安歇的水邊。牧人「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3)。這說出了主是如何的愛護並關心屬祂的人,祂是一個一個的認識他們,叫出他們各人的名字,不會忘掉一個。主實在是認識誰是屬祂的人,祂把祂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祂的羊身上。「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4)。這真是滿了恩情,又叫人多受安慰的情形。主就是這樣的看顧祂的羊,祂負起羊一切的責任,承擔起羊一切生活與起居的安排,祂作引導,祂又作供應。牧人是這樣的對待羊,叫羊享受安息,叫羊得著供應,神就如同牧羊人般的對待我們。

 「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都是強盜,……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這話說得再也清楚不過了,主是進入神國的門,只有經過祂才能進入神的國。有一件事要十分留心的,就是「羊的門」是單數的,也就是說,進入羊圈的門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門可以進到羊圈裏。主是唯一的門,此外再沒有別的門。主是唯一的門,從這門經過的,必然得救。從這門進出的,必定得著生命的餵養與供應。使徒行傳4:12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羊和牧人之間有一個秘密,那就是生命的共鳴,彼此裏面有響應。羊認得牧人的聲音,牧人也認識祂自己的羊,羊會跟著牧人,牧人也心繫在羊的身上。雖然有些羊在遇見牧人的時候,還沒有信祂,但是牧人對羊已經發生了吸引。就像那三十八年的病人,那生來是瞎眼的人,他們認得主的聲音,就跟從了主耶穌。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彼此相愛(約壹4:11)

彼此相愛(約壹4:11)


耶穌不但要我們去愛那些傷害我們或與我們不同的人,祂更挑戰我們的人性。正如祂愛所有人一樣,祂也命令我們要積極去愛生活周遭的人。在馬太福音五:38-42,耶穌翻轉了報復的法則(以眼還眼…),祂現在又要翻轉排除異己的律法:不要排除異已,而要去愛他們。

這是耶穌要求我們做的事,我們無法對此充耳不聞。或許我們會鼓起勇氣對平常極少往來的人打招呼,但這與主耶穌說的「彼此相愛」實有天壤之別。祂告訴我們正確的態度:馬太福音5:46 -47「假如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上帝又何必獎賞你們呢?就連稅棍也會這樣做!假如你們只向朋友打招呼,那又有甚麼了不起呢?就連異教徒也會這樣做!」

基本上,耶穌指的對象泛指非基督徒。因為通常他們只會愛那些愛他們的人,也只向他們的弟兄問安。然而,充滿基督愛與恩典的人不會這樣做,他不會單看人的表面,而是看到他的內心。他不在乎人是否麻木不仁、生氣或驕傲,相反的,他看見的是屬靈生命貧窮的人,並且基督為他而死。他便對他們伸出福音的手,也包括那些難以接受愛與友誼的人。

誰是不可愛的人?我們都認識一些與我們很不同的人。坦白說,我們也不願意與他們相處。我個人認為有四種不可愛的人:

1.流氓

這種人很容易被辯認出來。他們可能是獨來獨往的人,也可能屬於某一幫派。他們喜歡欺負

弱者,並英雄式的炫耀自己。

2.競爭對手

不論是台面上的或是暗地裡的競爭對手,這些競爭對手通常是我們的朋友,但是當你得到比對方更多過對方,這時,本是朋友的人變為醜陋的競爭者,友誼也被這種想略勝一籌的心態破壞殆盡。

3.獨行俠

這類人不會對我們造成威脅,但我們也不會在自己的社交圈中接納他們。他們的外表或穿著可能與我們不同。也有不一樣的興趣及社會行為,或者在學校也被聚集在特殊的班級裡。

4.有優越感的人

站在另一個極端的人就是那些擁有一切的人,而且他們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他們開著拉風的車子、時尚的衣著、談笑風生,也會跟其他有優越感的人相處。他們似乎輕視我們,我們也無法忍受他們的態度。

耶穌自己也是這樣愛人嗎?有一次,祂去馬太家裡的筵席,馬太是被增惡的稅吏。耶穌也與娼妓和被厭棄的人說話,祂不是以聖經做為談話的開始,因為祂知道要先認識這些人,然後才向他們解釋神的愛。祂花時間去愛流氓與那些「有優越感的人」-就是當時的宗教領袖。祂曾經跟尼哥底母、法利賽人西門,以及其他想要認識耶穌的領袖對談,其中有很多人憎恨耶穌,並設法置祂於死地。但是對那些回應祂的愛的人,祂就鼓勵他們。然而,愛這些人並不保證他們的生命必然有所改變,但總會有一些人的生命得著更新變化。

當耶穌花時間與這些人相處時,我可以想像有些周遭的百姓也會給祂噓聲;當我們愛那些不可愛的人,別人或許會誤解我們,甚至質疑我們的正直。但要記得,你做這事能將榮耀歸給那位為你死的耶穌…以及你正向他彰顯愛的人。讓每一個噓聲使你變得更強壯。

擷取:享受死的呼召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說誠實話(馬太福音五:36-37)

說誠實話(馬太福音五:36-37)


在耶穌的時代,人們會用起誓來表現他們說實話的程度。人們會指著聖殿起誓,也有人會更進一步的指著聖殿的壇起誓,就這點,我們發現人性自古以來改變不大。

耶穌在馬太福音5:37卻是這樣教導我們:「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讓你的「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就是完全的誠實,不要用文字遊戲戲弄別人,只要清楚說出真相。讓基督的真理成為你心裡的正直與誠實,讓不實的話語遠離你的嘴唇。

許多小說和電影,於隱藏真實作開始,從而抽絲剝繭揭開真相便成為小說情節或劇情內容。去年有一陣子迷上「CSI犯罪現場」,本劇英文片名CSI是「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犯罪現場調查)的縮寫,故事的主人翁是一群鮮少受到注意的辦案英雄──法庭調查員。他們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廿四個小時,日以繼夜地在警察劃下的凶案封鎖線之後蒐集證據,加以歸納分析,把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拼湊在一起,務必要把凶徒繩之以法,為受害人洗雪沉冤,就是典型的逼犯人說實話的故事。

約翰福音3:19-20:「 光來到世上,世人因為自己的壞行為,不愛光而愛黑暗;他們被定罪的原因就在這裏。做壞事的,都恨光,不接近光,因為怕他的壞行為被揭露出來。」常常我們希望一個謊言可以止息風波,但是往往事與願違,我們必須再撒一個謊來圓第一個謊,又要再撒一個謊來圓上面那個謊,就這樣沒完沒了,弄得很複雜,其實只需要用一個道歉來結束就可以了!

每一個謊言都導致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破裂,或許在地上的人際關係中,偶爾可以僥倖成功,但是我們卻無法隱藏聖靈鑒察我們所隱藏的思想、動機和行動。希伯來說4:13 「沒有一件事能向上帝隱瞞;一切被造的都赤裸裸地暴露在他眼前。我們都必須向他交帳」,林前3:13「到了審判的日子,每一個人的工程好壞都會顯露出來;因為大火將顯露並試驗每一個人的工程,使那真的品質出現。」

神不是「偷窺者」,祂愛我們,不論我們說了甚麼謊言,祂對我們的愛不會消失,但是神是聖潔的神,祂也不會忽略我們「最微不足道」的罪。有時候,我們喜歡「誇大其詞」,想讓別人對我們所說的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卻不知道那會掉入和夏娃一樣的陷阱裡,讓魔鬼有機可趁,其實,我們說出不符真理(真相)的話時,我們就是在犯罪。

當我們「誇大其詞」時,我們或許該自問是不是沒有安全感,或是怕別人對我們的評價不高,只是我們務要以誠實面對自己的罪、環境和神,只要我們試圖隱藏自己的罪,就失去了榮耀神的機會,當神的亮光照在我們犯錯的行為上時,就要回應神:「是的,主啊!我真的犯了錯,謝謝祢赦免我的罪。」如果我們能夠誠實面對錯誤,我們就能夠誠實面對自己、他人、神,神便會因此而減緩傷害,增加喜樂。

在聖經裡,沒有一個人物是完全人,雅各書 3:5「這樣,舌頭在百體裏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不管是大衛、亞伯拉罕、摩西…當他們再一次以正直誠實的勇氣去面對神、面對自己、面對別人時,他們就會發現神的智慧與愛,他們就能夠完全得到自由與釋放(赦免)。

如果我們自稱是基督徒,我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之主的地上代表人,要記住,說謊話也會對基督徒的生活見證造成嚴重的傷害,相對於說誠實話—即便真相很殘忍,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成為失禮的人嗎?並且不謹慎用字遣詞嗎?不!求神賜給我們言語上的智慧,以弗所書4:29「 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所以,就算是事實,也不要對任何人說:「你真得很討人厭!」聰明一點,要在”愛”裡說誠實話!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成為實踐家(雅各書一:22-25)

成為實踐家(雅各書一:22-25)


我們必須坦承說:「當神要我們在生活中應用聖經話語,並藉其實際的改變我們的生命時,我們就開始找藉口推諉。」為此,我們常常只是個聆聽者,而非實踐者。

有效的聖經研讀包含:觀察(經文在說甚麼?)、解釋(經文的意義為何?)及應用(經文對我有何意義?)當然,最後的應用是最困難的,我們或許會在觀察及解釋經文時感到雀躍,卻只是將這些真理放在腦袋裡;能夠讓我們人生有所變化的就是應用這些真理了。

也許你會認為如果我們照著聖經所期待的,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要像使徒一樣放下自己的家庭,到處去傳福音呢?或許是,也或許不是。當我們想要嚐試走長程宣教時,也許我們應該要從短程的宣教開始操練,過到對街新鄰居家中向他們請安,並邀請他們來教會,或是留意那些身陷沮喪的人,給與他們言語上的支持,成為真理的實踐者意指我們必須留意這些人,且實際的幫助他們,且如雅各書一:27所說的「 在父上帝眼中,那純潔沒有缺點的虔誠便是:照顧苦難中的孤兒寡婦和保守自己不受世界的腐化。」

法利賽人精研神的律法並牢記於心,甚至將經文放在前額上的小盒子裡,他們對神的話語非常忠誠,甚至要擴展神的話而寫下一本書叫做<塔爾目>(Talmud),目的是要讓人更瞭解神的心意。他們研究神的話語到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甚至精研每一個字!只為了確保每一個字都能完美的、精準的被解釋。

然而,他們卻無法將神的律法付諸行動。耶穌稱他們是假冒為善的人,因為祂知道他們的心。馬太福音23:23耶穌說:「你們這班偽善的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要遭殃了!你們連調味的香料,如薄荷、大茴香、小茴香等物都獻上十分之一給上帝,但是法律上真正重要的教訓,如正義、仁慈、信實,你們反而不遵守。這些重要的教訓才是你們所必須實行的,至於其他的,也不可忽略。」他們雖然做了一些正確的事情,但其動機卻是錯誤的-為了榮耀自己。

我們中間有些人就像他們一樣,不去實際的應用神的全部真理,而視自己的方便應用部份神的話語,使我們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還不錯。

為什麼使徒行傳(Acts)成為初代教會的發展史,因為其中充滿了真理的行動,當我們委身於應用神的真理時,神會藉其影響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份,祂的真理指引我們愛神的方向,並透過饒恕傷害我們的人來榮耀祂。不但如此,更是教導我們拯救失喪者、服事神,以及如何處理金錢與時間。神的話語不僅喚醒我們的心,更挑戰我們的動機、金錢運用和計劃的擬定。

馬太福音7:26-27 「可是,那聽見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就像一個愚蠢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一遭受風吹,雨打,水沖,房子就倒塌了,而且倒塌得多麼慘重!」

約翰福音13:17 「既然明白這事,你們若能夠實行是多麼的有福啊!」

我們若以真理為基礎而行動,神就會開啟我們的心靈得以瞭解更多真理。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憂慮症候群(彼得前書5:5-11)

憂慮症候群(彼得前書5:5-11)


憂鬱症已是世界三大疾病之一,不僅成人,連小學生都會得到憂鬱症。今天我們要來分享四種情況的羊為什麼最容易被憂慮吞吃:

1.脫隊的羊

獅子在獵捕時不會攻擊群羊,一定都尋找落單的。主耶穌曾比喻一個人撇下九十九隻的羊去尋找一隻迷路的羊,因為他知道九十九隻羊在一起不會危險,最危險的是那脫隊落單的羊。傳道書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個人可以扶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四9、10)因此要鼓勵兄姐,不要只參加主日崇拜聚會,必須進入牧養的系統,進到小組裡,找到屬靈的同伴,你才能得保護、餵養與幫助。假如我們只是來聚會,就像一塊塊零散的磚頭;若我們進入牧養體系,就好像一道磚砌的牆;不易被拿走,也馬上會被發覺。

2.驕傲的羊

曾有一隻羊,無意間看到自己的影子很巨大;這個新發現讓他很高興,也讓他相信他是隻雄偉強壯的羊。當獅子來時,他把自己影子和獅子比較一下,發現比獅子還大,就更得意,完全不理睬那獅子,還在他面前跳舞,獅子肚子餓了,便撲上把羊吞了。

加爾文說:「真正認識人的人,才能真正認識神。」你認識到人是罪人嗎?明瞭到人若沒有上帝的恩典是沒有指望的嗎?在許多的經歷中,唯有透過真理來看清自己身份的人,人才能願意謙卑下來,順服在神的權柄之下。也唯有完全順服在神的權柄之下,人才能把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知道自己無法挑起。

3.便秘的羊

當人體內剩餘物難以被直腸排出體外,消化不良的徵狀就是便秘。嚴重時阻礙血液循環形成痔瘡、甚至肛裂出血。神原本就為我們預備了非常好的排憂系統。彼得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五7)但是人們卻往往忽略了神的提醒,當你的憂慮排不出去時,代表你得了屬靈的便秘了。

憂慮是以困擾的想法自我折磨,浪費今天的時間去擔心明天的事。憂慮的人只會做一件事,就是憂慮。常常陷入在憂慮當中,是不會帶來什麼好處和幫助的,憂慮的人,健康也會跟著拉緊報。排除憂慮需要三樣:水,聖靈的活水江河;纖維,思想遵守上帝的話;運動或休息,敬拜、禱告、團契、小組…等等,這些都是有效消除憂慮的方法。當環境使我們受到壓力,重擔超過我們所能負荷時,我們要學會把一切憂慮卸給神,不要往肚裡吞。

4.脫線的羊

獅子常選擇失去警戒心的獵物,慢慢潛伏前進,當我們心靈軟弱、受傷或生病,失去警戒心的時候,要穿起神所賜的軍裝,神所賜的全副軍裝解釋(弗六:14-18):

腰帶;功能:束腰;用途:警覺

盔甲;功能:護胸;用途:確認事實

頭盔;功能:護頭;用途:換個角度

軍鞋;功能:護腳;用途:尋找解決之道

盾牌;功能:防衛;用途:拒絕謊言

寶劍;功能:攻擊;用途:建立正確思考。 ※最重要的是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

我們絕對可以勝過任何一個憂慮!彼得還說:賜恩典的神在基督裏召你們,得享他的榮耀,在短暫苦難之後,要親自成全我們,堅固我們,賜力量給我們。其實獅子並不是每一次獵捕都會成功,事實上失敗的次數要比成功的次數多很多。魔鬼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吞吃人,特別那些服在神手下的人。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除神以外(哥林多後書十一:3)

除神以外(哥林多後書十一:3)


(創世記3:1-11) 蛇是主上帝所創造的動物當中最狡猾的。蛇問那女人:「上帝真的禁止你們吃園子裏任何果樹的果子嗎?」那女人回答:「園子裏任何樹的果子我們都可以吃;

3:3 只有園子中間那棵樹的果子不可吃。上帝禁止我們吃那棵樹的果子,甚至禁止我們摸它;如果不聽從,我們一定死亡。」蛇回答:「不見得吧!你們不會死。上帝這樣說,因為他知道你們一吃了那果子,眼就開了;你們會像上帝一樣能夠辨別善惡。」那女人看見那棵樹的果子好看好吃,又能得智慧,就很羨慕。她摘下果子,自己吃了,又給她丈夫吃;她丈夫也吃了。他們一吃那果子,眼就開了,發現自己赤身露體;因此,他們編了無花果樹的葉子來遮蓋身體。那天黃昏,他們聽見主上帝在園子裏走,就跑到樹林中躲起來。但是主上帝呼喚那人:「你在哪裏?」他回答:「我聽見你在園子裏走,就很害怕,躲了起來;因為我赤身露體。」上帝問:「誰告訴你是光著身體的呢?你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嗎?」

也許我們會覺得亞當和夏娃很傻,竟然會落在撒旦(蛇)的陷阱裡,但不幸的是,到如今,我們仍然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將焦點放在自己想要的事物、目標、夢想、時間….即便我們已成為基督徒,有些教會講員或是電視上的佈道者總是重覆地告訴我們,我們能擁有神及神所擁有的一切(我們是神的子嗣),來強化這種不當的自我滿足。

.如果你信靠神,祂會為你鋪設成功的道路。

.如果你與耶穌同行,祂會賜給你所需要的環境。

.如果你對神有信心,祂會祝福你在財物上得到豐盛。

.如果你信靠基督,就能擁有完全的安息。

真得信了主就能活在烏托邦的國度裡了嗎?有些時候,通過禱告你可以馬上經歷恩典,有些時候則否,不過,神確實應許我們靠著祂,我們可以經歷到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祝福”,然而,如果我們只定睛在我們所需要的”祝福”,那麼這些”祝福-財務、感情、名和利…”反而會成為我們與神之間隔絕的理由,祝福就如同神給我們的禮物,禮物本身不是錯誤,除非他們取代了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若我們如此行,便是利用神來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而非敬拜祂,神不喜閱被利用來滿足人自私的慾望,祂要做我們的王,在我們心中居首位。

如果我們全然委身在基督裡,我們會深深地體會到,最大的祝福,其實就是認識祂並且愛祂。因為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渴望及需要上,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路上有很多障礙,包括不順服神的旨意,當祂呼召我們跟隨祂時,我們的回應是:「主啊,祢實在不知道,我一定是會服事祢的,只是我想服事的方式和祢的期待不同,我想祢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我們若堅持要神迎合我們設定的條件,祂永遠都不會參加這場遊戲的,為此,我們總是在憤怒與自憐中漂流,並因著神沒有為我們完成想要成就的而責怪祂,馬太福音13章、馬可福音4章、路加福音八章中,都有寫著種子落在荊棘裡的,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有今世的憂慮和財富的迷惑把道擠住,結不出果實來。如果我們把財富、人氣、舒適、輕鬆..與神的地位平起平坐,那麼也許你不知道在屬靈的生命裡,自己長了多少雜草而不自知。

在基督徒的生命裡,我們也會有所迷思,我們把禱告生活、研讀聖經、參與服事及奉獻金錢,作為與神談判的籌碼,其實,禱告無法拯救我們、讀經不是我們的主、服事和奉獻也不能填滿我們心中的空虛或是彌補我們所犯下的罪,雖然這些都是我們親近神最常用的工具,但是這些工具不是神,你的神隱藏在這些工具裡,除非你的生命與祂面對面,否則在多的工具卻又不導電,這些都只是做做樣子的外顯動作。

不要將我們自私的想法和基督教術語混在一起,「你們不要自欺,也不要欺騙上帝。一個人種甚麼,就收甚麼。」(加拉太書6:7)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所羅門王的爸爸(歷代志上28:20-21)

所羅門王的爸爸(歷代志上28:20-21)


歷代志上22:6-11「對所羅門說:我兒啊,我心裡本想為耶和華─我神的名建造殿宇,只是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你流了多人的血,打了多次大仗,你不可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為你在我眼前使多人的血流在地上。你要生一個兒子,他必作太平的人;我必使他安靜,不被四圍的仇敵擾亂。他的名要叫所羅門【即太平之意】。他在位的日子,我必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他要作我的子;我要作他的父。他作以色列王;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我兒啊,現今願耶和華與你同在,使你亨通,照他指著你說的話,建造耶和華─你神的殿。

聖殿--耶和華的居所,國家事務中心,百姓生活的中心,大衛因滿手沾血無資格建造,結果留給兒子所羅門建造,後稱所羅門的聖殿,所羅門建造聖殿是秉承大衛的遺志。大衛在世時,有心要為上帝建殿,卻被上帝所阻止,但應許他的兒子要完成這項工作。因此,大衛預備了許多材料(代上 22:1-4、29:1-9),要以色列眾首領和百姓幫助所羅門(代上 28:1-8、28:20-21),又指示所羅門所要蓋的聖殿各種東西的樣式如何(代上 28:11-19)。大衛雖然不能親眼見到聖殿的完成,但是他相信上帝的應許,也相信所羅門能夠完成這項聖工。

所羅門果然不負父王大衛的期望,在他作王的第四年二月初二日,開工建造聖殿。建殿的地點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場,是上帝向大衛顯現的地方,也是大衛所指定的地方(代下 3:1-2、代上 21:1-31)。一直到所羅門在位第十一年八月,殿和一切屬殿的才建造完成,總共花了七年多的功夫(王上 6: 37)。

建造聖殿十分重要。首先,聖殿會成為以色列人敬拜神的中心,能幫助百姓尋求和敬拜神。聖殿是他們敬拜的中心,建造聖殿就能團結以色列人。以色列有12支派,大衛30歲登位時,只作希伯崙的王,掃羅家和其他支派於七年後才歸服大衛。建造聖殿後,以色列民會一年三次上去稱頌神的名(參詩一二二4),有助他們國勢合一,除去再次分裂的危機。

有些君王晚年時只顧為自己預備陵墓,或為自己建立豐功偉績,期望名留千古。大衛不是為自己建造甚麼,乃是為神建造聖殿,也為以色列現在和將來的百姓的益處而建殿。我們在地上也不要為己而活,而是為神的榮耀,以及為這個社會,也為下一代的人而活,這是我們榮耀的使命。

「我為我神的殿已經盡力,預備金子作金器,銀子作銀器,銅作銅器,鐵作鐵器,木作木器,還有紅瑪瑙可鑲嵌的寶石,彩石和一切的寶石,並許多漢白玉。且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之外,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建造我神的殿……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代上廿九2-3, 5)

王儲備財產是為的政治變故或發生天然災害時使用的,對古代近東地區的王而言,這些是非常重要的資產,因此將這些財產獻給神,等於將自己和以色列王國的未來都交託給神。大衛晚年的人生很榮耀,他為神作榮耀的事。我們是否曾經問自己:到底自己為何生活,追求甚麼,有否參與神的工作?除了金錢的奉獻,我們還當獻上甚麼呢?我們打算怎麼過自己的人生呢?並將你的人生經驗傳給你的後代,使他們因為敬畏耶和華而省去很多的憂慮與慌亂。

「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代上廿九5)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信心的學校(雅各書一:2-4)

信心的學校(雅各書一:2-4)


很少學生喜歡「考試」,可是卻很難逃脫「考試」的歷程,神在信心的學校裡,也安排著各式各樣不同的測驗題,你必須把你平常所學習的在這個時刻發揮出來,你才會瞭解自己真實地明白多少,神為每個人打造不同的信心功課,有些人比較難,有些人比較容易,有些難題出得快,有些簡答題在前面,無論如何,神完全知道我們該學習甚麼。

在苗栗基督徒處於孤單的少數,我們堅信我們的信仰,可是我們卻先得通過四周環境人事物的考驗,神並沒有讓我們處在基督徒多數的環境裡,這樣隨時都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作,也能夠用同樣的方法來尋求神的旨意,相對地,我們現實的環境裡,有著不同於我們的價值觀,民間的七月半,台灣的社會在祭拜「好兄弟」,這衝擊著我們的傳統民間信仰與我們就隔隔不入,我們只敬拜真神,敬拜創造世界萬物的神,我們不拜亡靈,不用畏懼的心恭送牠,但是我們周遭的鄰居,我們家中未信主的家人都在談論與預備這些事情,讓我們更顯得孤單。

成為第一代基督徒,讓我們的信仰備受考驗,神也在每件事情上對我們「考試」,我們除了不加入談論的話題,我們更應該為他們恐懼亡魂的不安全感來禱告,他們沒有平安,他們害怕死亡,他們缺少了聖靈的守護與看顧,以至於他們充滿著種種的害怕!

神時常用來指導我們的方式是為了要傳遞真理、回應我們的禱告,並試驗我們是否真實信靠祂。如同我們在學校上完課,看過試範之後就要舉行「考試」,這樣,我們就可以自己知道到底學到甚麼了,信仰也是這樣,平日我們在聖殿裡敬拜神,在講道裡學習神的屬性和學習信仰的知識,回到家中或是在工作崗位上,許多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人事物就是我們的「考試」。

試驗和試探不同,試探是從敵人而來,其目的是讓我們墮落;試驗是從神而來,目的是讓我們更有力量。事實上,一件事情可以是試探,也可以是試驗,端看我們如何對其作出回應。

與神親蜜同行的人幾乎都經歷過艱苦的境遇,就是「屬靈的黑暗期」。不過,這種時期的發生通常不會發生在初信者,他們所經歷的黑暗通常是因為自己的”罪”,驅除黑暗的方法就是承認錯誤、悔改和順服,神通常會正面回應那些藉著祂的愛與改變生命的人。而神要邁入成熟階段的基督徒去面對黑暗,是要使我們最深處的心靈產生屬靈的果實和信心,學習越來越像耶穌。

記得有一次,有人問莫勒(George Mueller)先生,如何可得堅強的信心,這位信心之王答覆說

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忍受試煉,我個人學得信心都是因為在凶險的試煉中站住的緣故,這話是真實的,

當一切都無可靠的時候,才是信靠神的時候。親愛的,你太輕看你目前的機會了,你現在所受的苦難,就是學得堅強信心的學校,神要在那裡教導你,怎樣在絕望中抓住祂的施恩寶座。

「不要怕 只要信」(馬可福音 5:36)什麼時候你怕,什麼時候你就抬頭向天說,什麼時候我怕,什麼時候我更要信靠你,這樣,你就會感謝神了,因為苦難的學校就是信心的學校。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贖 回(林前六:19-20)

贖 回(林前六:19-20)


「服事」是指把耶穌給人,服事乃是指著讓人得著耶穌,讓人在我們的服事中碰見主,得著主的生命。為什麼要服事主?在哥林多林前6:20「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哥林多林前7:23「你們是重價買來的,不要作人的奴僕。」

有一位韓國牧師在講道中告訴弟兄姊妹說:「我們當中有一位弟兄,別人買了他的房子,而且已經把價款都給了他,但他卻佔用那房子,賴著不走,不把房子交別人。」此時,弟兄姊妹聽了都很憤慨,基督徒怎麼可以這樣,這算什麼基督徒呢?別人買了你的房子,而且把價款都給了你,你怎麼不把房子交出來給別人呢?」這時,牧師話鋒一轉提到說:「那就是我們,我們就是這個樣子!這是不對的。主耶穌用衪的血把我們買回來,我們卻還佔著自己,竟然不肯放手,不願意把自己交出來。主既然用血買了我們,為什麼我們不願降服在祂的旨意之下呢?為什麼不交出自己呢?為此,我們之所以服事,乃是因為主耶穌用重價贖了我們。

路加福音17:7-10「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豈不對他說,你給我豫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喫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嗎。僕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還謝謝他嗎。這樣,你們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作的!」。

這「僕人」不是指技能平庸,只能從事低層職位的服事者,這是我們錯誤的印象。在此是要求我們要有一顆「僕人的心態」或「僕人的胸懷」,這並不是職位或技能的問題,而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在我們的經驗裡,可能你也有遇見過不理會客人或是只顧打電話與朋友聊天的店員,甚至有些商店裏面,客人都大排長龍了,但收銀員也不在乎。這都是我們親眼看過,親身經歷過的事情。甚至在政府機構也有態度惡劣的公務員,所以這裡不是職位的問題,而是一個心態的問題。

其實,任何行業都是基督徒的副業,只有服事主才是我們的正業。這是真實的。當醫生的原因是為了服事主;當老師也是為了服事主,甚至到華爾街上班也是為了服事主,神給我們一技之長不單是養活自己,養活自己的目地就是為了服事主、為衪而活,為了為主作見證。我們知道,到那一天,所有的一切都會過去了,在日光之下所作的都過去了,只有在主裏的勞苦不是徒然的,要帶到永遠,有永遠的價值,這是我們常常學習到的,服事主才是我們的正業。

「只是我先前以為於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三:7-8)保羅真正的意思是指他過去所享受的聲望、財產和權力,如今對他而言反而是障礙,而且他非常謹慎的不要去踏到這些東西。這世界給我們的保證和物質都是虛幻,我們誤以為這些東西能滿足我,也誤以為這些是珍寶,但,其實他們都是「垃圾」。

神透過前所未有、不凡的冒險經歷引導他,使他擁有極大的喜樂與不可思議的困苦,並蒙難以想像的祝福,遭受生命的威脅。在保羅的每一步路上,神都讓他經歷最真實的自己,真理粉碎了我們的假像,並改變了我們的生命。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獎 賞(撒母耳記上2:30)


獎 賞(撒母耳記上2:30)


你們不要自欺,也不要欺騙上帝。一個人種甚麼,就收甚麼。他若為著滿足自己的情慾而撒種,他會從情慾收取死亡;他若為著得聖靈的喜悅而撒種,他會從聖靈收穫永恆的生命。所以,我們行善,不可喪志;我們若不灰心,時候到了就有收成。(加拉太書六:7-9)

當果農撒下或是種下樹苗時,他不能期待隔天就能收成,「看吧,農夫多麼耐心地等待著田裏寶貴的產物,耐心地盼望著春霖秋雨。」(雅各書五:7B),為此他知道他需要等候好幾個月之後,但是當到了該收成的時候,若沒有所撒種的五十倍、一百倍,那麼這次的收成變是欠佳的,他必感到失望。

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人被”成功”所捆綁,不管是在職場或是學校,他們無法享受”成功”所帶來的祝福,因為他們怕自己落後某人。今日有許多人嚮往在某個領域能達到完美,竭力追求頂尖,或外貌上的完美呈現,也有人不斷健身,群覽海內外的健身雜誌…人們最想到的是他人的肯定和讚美,為了這個目的,他們願意變換穿衣風格、個人喜好、說話方式、作事方法…只為了希望別人對他們有深刻的印象,但是這種人收成的是甚麼呢?是擔憂!

他們總是焦慮自己是否作對了,一個眼神或嘲笑就能傷到他們,他們的人生就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成為第一,因為他們太想要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當然這可能是由於驕傲所產生出來的不安全感,這種的結果還是會讓人心痛至極。

但是當我們把焦點放對地方,當我們種下愛和鼓勵時,便會收得善意的回應,即便沒有人回應,但神也會回應我們。「他按照人的行為施報應,按照人所應得的待他。」(約伯記34:11)「上主啊,你以信實待信實的人;你以完善待完善的人。純潔的,你以純潔待他;邪惡的,你敵視他。你拯救卑微的人,敵視並貶低高傲的人。」(撒下22:26-28)如果我們經歷神賜下的愛與赦免,我們的心就會轉變。聖靈改變我們的心,讓我們渴望自己能榮耀神。

你在追求甚麼?你真的明白嗎?

1985年7月20日,梅爾.費雪(Mel Fisher)的打撈船在佛羅里達州奇斯港靠岸。一如以往幾千次的打撈作業一樣,他看著水中呼吸器在水面上冒出的氣泡,他靜待著好消息,這十七年來,費雪在尋找1622年因為暴風雨沉入海中的大型西班牙帆船阿圖恰號(Nuestra Senora de Atocha)的殘骸。在西班牙賽維利亞東印度群島的古代文獻記載,這艘船裝載大量的金、銀和珠寶,要從哈瓦那運到西班牙,這幾年來也有其它的潛水家來尋找,卻沒有半點收獲。

住在西嶼(Key West)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費雪日復一日的在尋找這艘船,有很多人在嘲笑他的舉動,在1975年7月20日那天,費雪的兒子果真找到阿圖恰號船上的銅製大砲,但是在讓費雪成為大富翁之前,費雪卻先經歷到無以述說的錐心之痛,他的妻子、兒子和其他潛水員在一次翻船的意外中死亡,費雪在埋葬了他們之後,繼續尋求寶物,接下來幾年的時間,費雪雖然陸續尋找到幾個硬幣,一些金盤子和綠寶石,讓投資人繼續為他們的需要投資,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找到所記載的寶藏。

1985年某日午後,費雪嚐試一些新的打撈技術,他將引擎接上一條管子,讓它可以吹出強風,將海底的沙子吹散,就在沙子塵埃落定後,他的潛水員奮力的扯下氧氣罩大叫:「我找到了!我找到寶藏了!」據估計,這些寶藏花了70位船員兩年半的時間才挖掘完畢,總價值至少有四百萬美金,費雪擁有這些財富,卻是他付上一切代價換來的,這包括家人的生命。對他而言,這是他理想的實現,但很可悲的是,我們知道費雪的寶藏僅限於地上,有更多的人說,費雪如今是窮得只剩下這些財寶了!

你在追求甚麼?你真的明白嗎?你想的得到甚麼獎賞呢?!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難題(箴言三:11-12)

難題(箴言三:11-12)


馬可福音十:17-22

「耶穌出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作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他對耶穌說:夫子,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這段經文的意思不是鼓勵有錢的人都去賣掉所有的錢財來跟隨耶穌,因為神若沒有呼召你,你若執意用你自己的方法服事神,這是很危險的,也不是很好的見證,以人的有限性,有許多的難處是我們無法靠自己面對的。這個故事的重點在於告訴我們跟隨基督,就要有心理準備,因為耶穌會告訴我們,在我們與祂之間有甚麼攔阻、有那些人事物是我們看得比神更重要(我們心中變像的偶像),神總是知道有哪些事物與夢想會成為我們屬靈成長的攔阻,除非我們能夠將這些東西放在正確的位置。

我們無法知道聖靈會在何時及如何光照隱藏在我們心中不討祂喜歡的部份,但是當時機成熟時,祂就會這麼作,不是在我們預備好時!你會認為年輕的財主喜歡耶穌一針見血的把他的問題說出來嗎?事實上,他也許還滿心期待耶穌會當著眾人的面前肯定他對神的委身,只是…耶穌對他有不同的看法。也許這也是我們的寫照,我們總是會很自豪的告訴神,我們為祂擺上了甚麼,我們希望祂能夠就我們所作的給與我們肯定與讚美,但是耶穌卻光照你心中比祂更重要的偶像,讓你大感震撼!

這時候,不要去懷疑神對你的愛,神只是愛你比你所期待的更深,祂要給你的比你所想像的更多,為此祂不滿足於你現在的表現,祂要你更多的向祂委身而得到更大的榮耀。如果我們把神當作一位教練,如果教練沒有指出你的錯誤,他就不是好的教練,你既然已經被揀選成為隊員,若教練覺得你是富有潛力的隊員,那麼你將受到更嚴厲的魔鬼訓練,但是如果你不想聽從這位世界上最棒的教練,那麼你將是最愚蠢的人。

耶穌來到世上,祂不是要來娛樂我們,祂來,祂是要成為我們的救主,祂有責任為我們指出路上的障礙物,當神讓你看見佔據你生命的事物時,不要期待它能夠主動、快速、自然而然的消失,這是不可能的,也不要期待這個問題它會和藹的下台一鞠躬,這也是不可能的,當然你更不要妄想能夠避開與之發生衝突,事情可以迎刃而解。

馬太福音四:18-20「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 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對比在約翰福音二十一:15-19「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在太16:17稱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

愛的深期待越深,要付出要面對的難題越多,兄姐們,今天耶穌也如此問我們:「你愛我嗎?」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背起你的十字架(馬太福音十六:24)

背起你的十字架(馬太福音十六:24)


我們知道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以為身旁的經歷和遭遇就是我們的十字架,例如:有人的丈夫脾氣急躁,有人的配偶不信主,有人碰到難相處的老闆或同事,有人是生病、失業、失婚…,我們以為這些就是所謂的”十字架”,但這不完全是正確的,十字架象徵的是死亡、自我犧牲,背十字架就是不照我的意思,照神的意思。

十字架上所釘的東西就是我們不合神心意的思想、情感、行為,是這些要被釘死。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就是隨時隨地的把不合神心意的思想、情感、行為釘死。神只是使用一切人、事、生病、失業、婚姻等等環境來塑造我,而這些工具是神用來顯露我們的思想、情感、行為中不合神心意的部分,當我們用合神心意的思想、情感、行為來代替老我中的血氣思想、情感、行為,我們就被神更新了,而這個定律往往發生在神所愛的人身上,神愛我們越多,祂對我們的期待越深。

神允許那些事發生的原因就是,我們裡面有不合祂心意的地方,祂知道我們需要經歷什麼才能看見自己裡面的問題,才能被更新成長。祂是工匠,我們是祂手中的器皿,祂知道那裡需要磨,哪裡需要捶,溫度需要加到多少,剉刀要用得多麼的頻繁。我們必需要問自己:「神要我對付的是甚麼問題?」我的思想中、情感上、行為態度有什麼不合祂的心意?找到了就把它釘死在十字架上。用合神心意的思想、情感、行動來取代之。這可能是一個需要依靠神,緩慢長期的銳變過程,你沒有辦法靠自己,只能仰賴神。

再一次提醒:你的十字架不是你所面對的環境,也不是你自己錯誤行為的後果。你的十字架乃是自願一同與祂受苦,如同祂為我們死達成救贖的目的(腓立比書三:10)。保羅說自己受苦倒覺得喜樂,因為他知道藉著這些痛苦,可以幫助其他人得到靈性的成熟(歌羅西書一:24)。我們往往想跳過「捨己」直接跳到「跟隨耶穌」。然而,除非先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否則永遠不可能跟隨耶穌。在某些方面,神的救贖大工惟有藉著苦難才能達成。誠如基督要忍受苦痛才能帶來救恩,你也必須經歷一些苦難,好讓神把救恩帶給你周遭的人。一旦與基督的關係穩固,祂會讓你知道你的十字架是甚麼。基督教不可能沒有十字架。

路加福音14:27「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十字架是羅馬時代的一種刑具,是為犯了滔天大罪的犯人所設立的,十字架是一個羞辱的記號。背十字架往往是違反你自己本身意願的。所以背十字架就是走一條跟自己意願相反的道路。

聖經經常把背十架和捨己放在一起﹐路加福音9:23「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請問:耶穌是在什麼時候背起祂的十字架的呢?是不是在祂釘十字架的那天呢?不是的;其實耶穌的一生都是背負十字架。我們明白在祂被賣那一夜,祂來到客西馬尼園禱告。祂對父神說:「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過了不久祂又再禱告了:「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這個禱告就把背十字架很清楚的表明出來了,就是不是照我的意思,乃是照你的意思;不是成就我的意思,乃是成就天父的意思,阿們!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能力的管道(使徒行傳一:8)

能力的管道(使徒行傳一:8)


人常常會用自己的認知,對於神的能力有一些不甚踏實的想法,我們今天要從教會的歷史以及經文裡,重新學習好讓神的能力可以在我們的生命和教會中彰顯出神的榮耀。

其一:追求神蹟奇事

不管科學如何否定神蹟奇事,神的大能確是科學所無法證實的。不過,在這聖靈的時代全然否定超自然的神蹟,坦白說這是矯枉過正,只是「神蹟醫治和神會應允禱告」針對這一點,它可能帶有一個使人忽略自然定理和常態的危險。有些人期望只靠神即時行一個神蹟、展示祂的超自然力量和奇妙保守,任何問題都可獲得解決。不過這種想法卻凸顯出人在信仰上的不成熟,神通常是常態大於特例神蹟。神如何回應保羅的一根刺「他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9) 「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10)

神可能為了鍛鍊我們,讓我們在困境中學習成長,因此決定不透過神蹟來改變我們的現狀。神對我們有絕對的主權。

其二:服事滿有權能

渴望運用神的恩賜來達到服事的果效,這是正確是好的。可是神不是按照我們有多少恩賜或是恩賜有多麼傑出來衡量我們,恩賜來於神,為此我們能向神誇口嗎?神要我們交差的是我們的行事為人,我們有沒有越來越像耶穌;當耶穌的門徒外出傳道回來,歡天喜地的對耶穌說: 那七十個人歡歡喜喜的回來,說:「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們。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 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加福音十:17-20)

成聖的重要性大於恩賜的多寡。

其三:滿足人心的需要

不要掉入一種被人需要與肯定的身心恐懼症,也就是要經常覺得被需要才能肯定自己的存在,這不是健康的靈性表現,如同摩西一般,主呼召我們往往都有一段曠野期,在這段期間神操練我們”甘願被冷藏”的服事冬眠期,這段時期神似乎不想使用我們,以致事奉沒有明顯的果效,其實主透過如此也教導我們,我們在主裡面的滿足感並非建立在別人的需要與肯定上,生命喜樂的源頭來自於耶穌愛我們,無條件為我們受死於十字架上,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屬靈生命的根本乃在於我們能夠成為何人乃是神白白的恩典與帶領,如果你不明白這個真理,神便可能會刻意不使用你,直到你如尼布甲尼撒王所宣告的「現在我尼布甲尼撒讚美、尊崇、榮耀天上的王,因為他所作的一切都正確,他所行的也都公平;行為驕傲的,他都能貶低」。(但以理書四:37)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人的稱讚也試煉人。」(箴言27:21)

其四:傳福音有能力

有人說:福音工作應該要跟著神蹟奇事才能見證主的道,但是希伯來書二:4說得是:「 同時,上帝自己用異能、奇事,和各樣的神蹟來加強他們的見證。他又按照自己的旨意,把聖靈的恩賜分給我們。」上帝不是每次每個人都是用同樣方式,在馬太福音十二:39 『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人藉由聖靈重生進而在道德和屬靈上得著更新改變,這才是耶穌所謂的”神蹟”。

許多的見證,最能夠感到人心的是:唯獨耶穌能醫治觸摸我們的心靈,這種切身的見證能夠幫助同樣在逆境中的人翻轉生命。

神的能力屬於祂自己,祂的能力永遠都不會是我們的財產,隨心所欲使用的心態,是絕對不對的,小心步上行邪術西門的後塵!(使徒行傳八:9-24)我們要謙卑依靠神,成為祂能力流通的管道。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認識自己(彼得前書一:3-4)

認識自己(彼得前書一:3-4)


其實,任何人都無法完全地認識自己,只是一天比一天更多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個人的生理、情緒、智慧、社交、和靈命的健康都有著極密切的相互關係。通常他覺得自己是誰,他的態度和行為便是如何,所羅門王在箴言書中曾說:「因為他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二十三7)

一個自認為是失敗者的人,他無法客觀地接受人生的挫折(其實挫折拜訪過每個人,它是公平的)。對於一個悲觀的基督徒,他是很難對上帝產生足夠的信心,他是「半信半疑」的軟弱基督跟隨者;在理智上他似乎認為上帝是可以信賴的,然而在實際情境裡,卻依然接受老我思想的主導。

與基督徒同在的聖靈保惠師,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自我。保羅說:「我們所誇的是自己的良心,見證我們憑著神的聖潔和誠實,在世為人,不靠人的聰明,乃靠神的恩惠……」(哥林多後書一12)。

基督徒是上帝所創造和救贖的,不論我們如何,我們就是靠著他的恩惠在世度日。上帝如何接納我,我就如何接納我自己。因著他的創造和接納,我知道自己是特別的,「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腓立比書四:11-13)

盡力去做好每一件祂要我們做的事情;不論是成功或失敗,富裕或貧窮,結婚或不結婚,都不影響我對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已憑著信將生命中一切的主權交給了祂。因此,關乎我們自己的舊有想法和感受,從今以後都要被一套新的觀念和態度所取代。「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這話是我們生命的希望,尤其當我們曾經犯罪墮落,在污泥中掙扎無助、面對情慾試探、破除陋習之時,更深明白這句話的寶貴。因為在基督裏,我們經驗到生命的重建工程。主耶穌帶給我們安慰、接納、希望、憐憫,以致我們可以重新做人。

我們通常總以為一位有學問,或擁有崇高之社經地位的人,就必然具備美好之自我認知,其實不然。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是否良好,主要之取決乃在於其本身如何正確地認定自己,在「不與他人比較、競爭」和「接受上帝創造無誤,旨意完美」的條件。因著他的救贖,以致我們能夠「為主而活」,且能安然地將生命的「主權」交付於祂。在神美好的計劃中,「我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祂要我如何」。因此,我們不必「擔心」我們比不比得上他人,也不必「憂慮」得不得他人的肯定;『行事為人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配。』(弗四:1)。「我現在是要得人的心呢﹖還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豈是討人的喜歡嗎﹖若仍舊討人的喜歡,我就不是基督的僕人了」。(加一:10)

基督徒的健康的自我認知從何建立呢?只要我們在「盡心、盡意、盡力」的原則下,將從祂所領受的恩賜或才幹(照我們所有的,而不是所沒有的),以「領受多少,付出多少」的方式和他「交帳」(馬太福音25:14-30)。此外,羅馬書中(十二3-5)的叮嚀:「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總之,接納祂的計劃,順服祂的主權!

你、我並無否定自我的權利,因為:祂創造我、有權把我放在任何祂要我去的地方,作祂要我們作的事,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基督即為我們而死(羅馬書五8);他赦免我們的一切過犯,不按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詩篇103:8-13);祂的靈能使我們全然更新(以弗所書四20-24);祂常在我們身旁加給我們力量(腓立比書四13);祂賜我們各樣美善、全備的恩賜(雅各書一17);祂賜我們信心、盼望、和愛心(哥林多前書13:13);祂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三16)。上帝的話即為我們建立美好、健康的「認識自己」!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神是可畏的(以賽亞書六:3)

神是可畏的(以賽亞書六:3)


我們必需承認許多人在信仰裡尋求一種感官的、鬆弛的、煥散的…一種只有非常舒服美好的感覺,甚至會覺得這種感覺帶來極大的樂趣或是說屬靈的驕傲。只是如果我們只是在尋求鬆弛和快樂的感覺的自我享樂主義,卻避開艱難的任務、不受歡迎的立場和令人疲憊的人際關係,我們便偏離了聖經以神為中心、天天背起十字架的呼召了,基督徒和這墮落的世界沒有了分別。

在創造的秩序中,快樂的目的是指引人去尋求神,因為單單去尋求快樂,遲早會讓人感到沉悶生厭,為什麼要說時下的基督教信仰偏離了聖經的教導呢?

一、 它強調自我中心,使人拒絕放下自我,同時執著幸福論,讓人拒絕神的管教方案。「成就我的旨意」就是唯我獨尊、自我崇拜的心態,基督徒對這種現象傳統的稱呼就是「驕傲」,因為你似乎比你的創造者更知道該怎麼作,這種態度穿著基督教的外衣,卻敗壞了基督教的實質和精髓,一個人若沒有從自我中心變得以神為中心,任何宗教表現都是虛偽的。耶穌要求門徒必需捨己(太十六:24;可八:34;路九:23)

二、 神的應許有如魔術師的咒語,似乎只要運用得合宜,你就可以隨心得到任何你想要的禮物。生病的得到醫治、貧窮的得到富足、瞎眼的得以看見,這種公式後來被人語帶諷刺的稱為「嘮叨便得到」,每次只要運用「信心」就可以得到心所要的神蹟,把信心的祈禱當作操作神的工具,指示神如何來服事我們,而不是我們服事祂,在這過程裡,我們嚴重忽略了,痛苦在成聖過程中的地位,等待是神的熬練,神常常借用這些工具來訓練祂的兒女在祂的聖潔上有份。神利用肉體的不適、精神上的壓力、種種的限制在信徒的生命中動工,讓天然的本性變成滿有基督的形象。

三、 追求好處不願付上任何代價。這些被慣壞的信徒身上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相似點,就是基督徒的離婚與再婚率暴增,對出軌的性行為普遍表示寬容,過分熱衷追求神蹟、奇事、異象、說方言和異能等超自然的經歷,習慣從媒體講員或新派傳道人口中不斷得到情緒「高潮」,成為基督徒另類的大麻和咖啡因,它削弱了福音能賜人新生命的可信度,群眾跟著名星講員到處流竄,而不是在建立屬神的教會。

四、 看重今生的福樂。耶穌經常指出,人在今生所做的委身將決定他將來要通往天堂還是地獄(太五:22-26,六:14-15..)任何在今生所做的事都不可危害將來的榮耀,今天的信徒只求不效法「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對目的本身卻照學照抄,我們周遭的世人豈不都在追求快樂、利益和特權嗎?我們也一樣。如果基督教是強調快樂重於聖潔、今生的福樂大過永生的福址、健康財富就是神的禮物、死亡(特別是早逝)是不幸,我們與世界有甚麼不同呢?只追求利益和快樂,枉顧神的想法,除非重新恢復正確的永生觀,否則我們的信仰會繼續受到扭曲。

為人父母者若任由兒女喜歡甚麼便做甚麼,又處處保護他們免受一切傷害,我們會說他們寵壞了孩子;當我們說「寵壞」的時候,除了指他們放縱兒女會讓兒女現在令人討厭、人緣不佳外,更指他們沒有裝備兒女以滿足將來在成人世界的道德要求,面對許多痛苦和不快的經驗,我們仍然堅持學像基督的行為和反應,日後回顧,便會發現它們是神用來雕塑我們的鑿子。

擷取:神的計劃,巴刻,證主出版社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神的計劃(約伯記22:21)

神的計劃(約伯記22:21)
羅馬書八:28「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我們都耳熟能詳,要解釋「萬事都互相效力」的中心意義,關鍵有二:不可以忽略它的上下文,和它提及的兩個條件:「愛神的人」和「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神的旨意對那些他所呼召,並以愛回應他的人是顯露的。特別是指那些神所特別揀選出來的人,要去接受這看似簡易的真理,卻是人生非常大的考驗,這是不容易的。特別是當神說:「不!」,這讓人非常的痛楚,「你與神和好,就可以得平安,這樣,福樂就必臨到你。」(約伯記22:21)這也道盡了,人在苦難中,如何和自己內在的慾望及神的旨意之間的拉扯。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實際應用此節經文時,最大的難處在:如何解釋「益處」這兩個字。神在祂獨特的眼光裡,所應許的「益處」,對我們來說可能不一定總是好的,易於接受的。若我們用物質的、短視的觀點來看,往往神的益處是尋不見的!其實神允許的益處是屬靈方面,是較長久性的,不是指眼前的,短暫的事物而言。而且有時在我們還未認清它的真正好處以前,我們就想放棄,或是背離神的作法,我們會抱怨,心存苦毒。
雖然我們有基督教的信仰,我們卻把安逸等於益處。把成功視為成就,享樂就是祝福…這些和保羅的基本教訓差之千里。
神的計劃是活潑的,心中愛神的人,即使在最悲傷、困難的環境中,也能感覺神正不停的工作。因為神仍然在作工,只有祂能夠變失敗為得勝,悲劇為喜劇,苦難為祝福..所以萬事至終將轉為美好。神的作為有時並非清晰可見,事實上很多時候看起來祂什麼都不作。神在自然界中的作為,似乎不易察覺,卻又是真實的存在。在人不易看見中,眾星球依著祂所定的軌道運行。我們絕不可因為看不見神的活動,就心浮氣燥,企圖用自己的手接管一切,作自己的主宰,那樣你鐵定錯過神更大的祝福。
神的計劃是完全的,「萬事」是指每一種情況下的每一件事,都在神仁慈的控制之下。這節經文包括很廣泛,足以令人嘆服!喪失親人、疾病、失望、期許落空、精神紛擾、孩子傷腦筋、努力結果子而一無所獲。但要相信,生命中每一個細節,都是神所關心的。我們的主也確實如此,即使天上的麻雀,若沒有天父許可,也不能跌落地上。基督徒一生的境遇都是神所命定的,沒有任何事是偶然的。
神的計劃是和諧的。巴克禮(Barclay)將這一節經文譯成:「我們曉得神將萬事調合起來,好叫愛他的人得益處。」經歷一件事時,也許完全見不到好處,但將各種人事物綜合起來時,結果必然對我們有益。誰都可能回顧前塵,發現先前以為倒霉的事,原來是神所賜下的福氣。因為神叫萬事都互相效力。
不管神要如何帶領我們,憑著信心相信神最終會使萬物蒙受益處,這就是我們的信仰。

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

基督徒與掃墓(出埃及記20:12)

基督徒與掃墓(出埃及記20:12)

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福音本土文化應與當地人民的感情密切配合,而不是否定一切文化遺產,阻礙人們的信仰。清明節,其實是我們為基督作見證的大好機會,更要把握住與家人一同在掃墓過程中的協調。如果家人在祭拜方式上要求我們配合,我們理當事先溝通,把立場講清楚;假如溝通不順利,我們還是可以表達基督教有「替代方案」同樣可以代表對祖先孝敬之意。

若是可能的話,應全體先把墓地打掃乾淨後,如能請家中長輩分享一下祖先的事蹟及教訓,則更有教育意義了。原則上,基督徒應不宜拿香祭拜,我們可藉獻花禮、鞠躬禮及低頭默禱來代替;如果當下處境許可,也可用獻詩及祝福家人的禱告來表達,也是很好的!總之,基督徒的立場是「敬祖」而不「祭祖」,在這前提下,仍有很多創意的發揮空間來表達出基督徒孝順的道理呢!

編撰家譜紀念先人:基督徒是真正的慎終追遠,我們不但是紀念祖先,甚至是一直追到最先的祖先-亞當。聖經常常列出家譜,甚至分別列出了耶穌母系的家譜和父系的家譜,可見聖經十分重視香火的傳承。因此使子女瞭解祖先的譜系,知道祖先的功業,秉承祖先的遺訓,我們可以撰寫家譜,或為先人作生平事略,整理相片出紀念集等使後世的子女更容易懷念先人。

掃墓禮拜程序(僅供參考):
(一)唱歌:可唱故人愛唱的詩歌。 (二)祈禱:請最年長的長輩。 (三)割草修墓:大家一起動手整理墓地四周的環境。 (四)故人略歷:預先準備好手稿,讓年輕一輩的代表以母語朗讀。

(五)傳閱遺像及故人生活相片。 (六)默想。 (七)唱詩歌。(八)祝禱:請年長長輩。

3.整修墓園紀念先人:到祖墳或已故親人的墓地整理清掃、獻花致敬,以表追思。有做比沒做好,多做比少做好。

4.建立名聲紀念先人:基督徒應該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馨香之氣,展現美好的生活見證,用積極的愛心關懷家人。

5.孝敬父母敬拜真神:如以弗所書六:1-3所說「你們做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敬祖比祭祖更有意義,生前的孝敬比死後的排場更有意義。

基督徒對春節或清明節會感到壓力頗大,正因為傳統的祭祖掃墓儀式中參雜許多異教內容。

提醒事項:

1.追思不要為了枝節細末,爭論不休。吃飯時家人多放一個位子,多擺一個碗,一雙筷子,那只是懷念,那只是追思,不是偶像祭拜。

2.祭物:有關祭物的處理,如果是家人,我禱告後一樣吃喝,我們雖有吃的自由,若有人因而良心覺得污穢,或為了避免絆倒人,我們就在吃的自由上約束自己。保羅說:林前 8:13 「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為了愛弟兄,他願意放棄吃肉的權利。

3.儀式:你可以用敬禮表示尊敬,否則讓家人感覺你信了基督教卻失去了孝心,也許會引起許多紛爭。把清明節當成孝親節,逐漸轉變不舉香,不拿祭品,只是打掃和紀念。

不要拜亡靈,更不可拜鬼!出埃及記20:1:「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以追思代替祭祀。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旅程的開始(傳道書二:18-19)


旅程的開始(傳道書二:18-19)

生命中任何良善的、值得尊敬的、令人嚮往的東西都建立在愛上面;任何壞的或是邪惡的東西都只是沒有愛的生命表現。

在我們的社會裡,愛是一個廣被誤用與濫用的字,他被用在許多輕浮的事情和追逐上,但我所說愛是良善的,這種愛是從上帝而來。別人可以不相信或不承認,但我知道,不管世人明不明白,真實的愛是從祂而來的。

(一)工作-許多人的成長,是從學校畢業後開始,或是從離家獨立生活,甚至是當兵受苦時開始的,在外地工作能夠磨練一個人的品格與自信,做好任何的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二)理財-『一滴血汗換一分錢』;學習如何將錢用得正確,瞭解金錢的價值,對現實生活的意義,不作鐵公雞,將財務過度的膨脹它真實的價值,貪財只會使生命變得空洞,但當你學會如何愛人,如何使用你的金錢,生活處事就會有正確的焦點。

(三)友誼-友情個詞常被那些不懂友誼的人輕率地掛在嘴邊,友誼的定義,包括忠誠、委身和彼此分享對方的生命,一個人如果只擔心自己的幸福,就會永遠活在失望裡,如果先去注意別人的需要和福祉,他就得以和所關心的人一起獲益。

(四)學習-是一個過程,畢業禮的英文是「Commencement」,因為那刻是人生學習的起點,求知的心是學問的根本,客家人很看重教育,為此生活才能改變,人的思想才能轉化。

(五) 勇氣-學習處理小問題,遇到稍大的問題便不會招架不住,喜樂源自於克服困境,學會心存歡樂地與困境共存,而困境的存在讓我們得以不斷學習,以便成為更有勇氣更好的人。

(六) 親情-認識並尊重家庭,家庭帶給我們傳承,是我們的根,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比家庭的向心力更堅固,因這向心力是純潔的愛所織成的,可承受任何壓力,家庭的存在是透過愛來表達,當人們打愛加添在彼此的關係裡時,他們就成為一個家人,(也許育幼院的孩子能夠教導我們甚麼是家人),人的心裡若沒有愛,親人只不過是一群族譜上的陌生人。

(七)樂觀-開懷大笑是靈魂的良藥,人生必須面對許多的困難與挑戰,並且常被人以惡劣的態度對待,你怎麼去看待這些人際的挫折,並在當中改變自己,學習更加成熟的人際關係,並且樂觀去面對自己的難題,這會讓你的人生不一樣,如果要熱愛生活,你就得先學習享受生命。

(八)築夢-夢想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要素,夢想者祗需要運用信心,付諸實際行動,就可以築夢踏實,但切記,夢想一定要是你能夠努力達成的目標,而且你願意為它來吃苦。

(九)付出-讓生命更豐盛的唯一方法,就是將自己一部份的生命分享出去,真心的付出,微不足道的禮物也變貴重,不僅僅是金錢的贈予,也能才華能力的奉獻。

(十) 感恩-當我們渴望擁有更多東西時,應更多思想自己已經擁有的,為要感恩的十件事列一「黃金清單」,每早謝恩,便可積極正面,每天笑口常開地生活。

(十一)珍惜-把每一天的開始當作人生的最後一天,過好每一天,才是生命的真諦,珍惜眼前的今天吧。

(十二)愛-愛是我們永遠不能用錢買到的珍寶,保有愛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它傳給人,愛不僅使我們變成新造的人,也使我們所愛的人得到完全的改變。人所能得到的最大禮物,就是察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將生命揮灑得淋漓盡致。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嗎?(創世記一:26-27)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嗎?(創世記一:26-27)
人有自我超越性:人照著上帝的形象創造(創1:26-27),上帝除了給人有一般的理性能力外,還賦予人靈性中的自我超越性,能超乎自己,以自我作為思考對象。這種超越性使人能跳出自然,成為一個有理性、有道德、有心靈的動物。
固然眾人都知道人生必有逆境,然一個人只要能通過挑戰的考驗,才會變得越發剛強,處處為晚輩著想,結果反倒讓他們高枕無憂,失去處理困境的能力,如果我們沒有機會處理小事情,一旦遇到稍大的問題,我們就會完全招架不住。如果我們明白這一點,我們就不會想逃避生命中的困境,反倒會歡迎它們的到來,因為這些困境終究可以增強我們的能力,使我們在生命中得勝。
喜樂不市來自逃避問題,也不是來自於讓別人替代你處理問題,喜樂源於克服困境,或是學會心存歡樂地與生活上的困境共存。
人是受造物:由於人是被造物,所以人也是軟弱、依賴和有限的,不能免於自然律的限制。肉體的受造性和精神的超越性,兩者統一在人的身上,既被捆綁,也是自由。由創世開始,我們就經驗到罪在存在上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常常將罪惡歸究於特殊的歷史因素或個別人物,其實歷史上一切的罪惡,都由人類本身的罪惡造成,不在人身上假定有罪惡的傾向,邪惡就無從了解。
罪部份來源於驕傲:人固有的自我中心,使人企圖用意志獲取超越人類限制的能力,或否定人類知識和觀點的局限性,妄想達到無限,自己成為上帝,結果攪亂了創造的和諧,所以真正的罪是不信和驕傲。創世記三章亞當和夏娃面對的試探:就是超越神給人定的限制,要像神一樣。以賽亞書14:12-15責備路西弗的錯誤在於想升到天上,野心要將自己的寶座高舉在神眾星以上。因為他不甘居於自己適當的地位,於是墜入罪中。
從宗教角度來說,罪是人違背神的意志,以無限的價值賦予有限的存在,企圖僭越神的地位。正如羅馬書1:18-23「……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
惟有上帝可滿足人的需要:精神的超越性給人意識上的絕對自由,這使人必須以無限的上帝為信仰的對象,而不能以人的想像所產生的上帝為滿足,因有限者始終會被精神所超越,無法滿足精神對無限性的需要。惟有從自我中心轉變為以神為中心,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
愛神才有能力愛人,所以愛主必須放在愛鄰舍之前。道德和宗教分屬兩個領域的事,兩者在實踐上具有相似的道德角色,但道德並不能取代宗教。學習信靠神,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坦然面對不安全感。神的庇佑乃自由生活必需的條件,若無信心,自由中所生發的憂慮,必引誘人去超越不能控制的勢力。故認識神是本性所必需。可能我們每一個都要像馬可福音那位父親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 9: 24),克服人性中的矛盾,肯定是一生的事,需要不斷尋求神的憐憫與幫助。

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一點小信仰(使徒行傳二:16)


一點小信仰(使徒行傳二:16)
神職人員某些方面類似推銷員,第一天敲客戶的門,客戶說他不需要;第二天敲門,客戶說不要再讓我看到你;第三天敲門,客戶說你滾遠一點,一口口水吐在臉上,推銷員會說「一定是下雨了」,明天鐵定還會再來。
路易斯(Lewis)是一位猶太教的拉比,他對自己的信仰不是沒有懷疑過,當他四歲的女兒突然猝死,他簡直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會眾也想知道,面臨這樣突如其來的遭遇,拉比怎麼看,他還對上帝懷抱信心嗎?人們以為拉比會請長假,但拉比沒有。那個週五他就上台講道,他講著講著,講到自己剛死去的女兒,他引用經典,最後告訴大家,這麼美好的孩子,認識她四年,好過從來不曾認識她...
亨利.柯文頓(Patricia Hermann)是「手足守護會」的牧師。他作奸犯科,基督十戒他每一戒都犯,但最後卻成為牧師..以前的他,不但又偷又搶,更是吸毒和販毒。有好幾次差點要丟掉生命,他向主禱告,但是事情過後他又依然如故。有一次在緊要關頭,上帝救了他,於是他開始回轉,不但戒毒也遠離那些惡事。後來他成為牧師,一個月領三百美元的薪水。雖然跟以前相較,他的收入不成正比;但是他卻依然滿有愛心,讓街頭上的遊民有可以吃,有地方可以睡。只是他所待的教堂非常簡陋,不但屋頂有個大洞;連瓦斯公司也雪上加霜,在寒冷的冬天裡斷電,讓他們只能吹暖風扇。雖然環境如此的險惡,但是柯文頓牧師和會眾們卻仍然持守對上帝的信心,繼續仰望與等候。後來,米奇的慈善組織捐了塊大塑膠布,可以蓋住天花板的破洞。有人開始捐衣服、食物,還有金錢。雖然遊民們無法奉獻,但是這間教會的人數卻不斷地成長。
信仰究竟是什麼?是一堆的教條和規定,還是流於形式的儀式?我想是將信仰生活化,在平常的日子裏實踐信仰的真諦。信仰讓我們的信心成長,也讓我們看見了「希望」。「孩子剛生到世間,總把手握的緊緊的,為什麼呢?因為嬰兒不知道更好的辦法,他只想抓住所有的東西,他想要說:全世界都是我的。」「但是老年人去世的時候,他怎麼做?他把手攤開。為什麼?因為他學會了這一課。」哪一課?他張開空空的手。「我們什麼也帶不走」
信心就在於行動之中。看一個人,要看的是他做了什麼,而不僅是他相信了什麼。我們都是彼此生活的一部份。如果有人即將失足,別人可以拉住他。這就是團契生活的重要觀念。若是今天你失去工作了,若能有一個為上帝工作的人坐在你家餐桌旁鼓勵你,那該多好?不是嗎?
「有那麼多人假籍上帝之名發動戰爭。」人之間的種族、地位不是神所區分的,是人喜歡透過上帝之名在行自我傲慢之實,很多所謂的憂鬱症其實是不滿足,人喜歡把標準設到不可能達成的高度,或者希冀不勞而獲,內在與現實的矛盾把自己逼瘋。但藥丸改變不了結構上的根本問題。渴求不可能擁有的東西,在鏡子裡找尋自我的價值,兜攬了一件又一件的工作卻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沒有滿足感…。其實幸福的秘訣在於要滿足,要感恩,為你所擁有的一切,為你獲得的愛,為上帝給你的一切,覺得感恩。
路易斯拉比講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一個無神論的醫生,失去了自己的弟弟。他前往安慰這位醫生,結果醫生說:「我嫉妒你!」「你為什麼要嫉妒我?!」拉比對醫生的反應感到奇怪。「因為如果你失去你愛的人,可以咀咒上帝,你可以咆哮。你可以怪罪他。你可以要求知道原因。但我不相信上帝,我是個醫生,卻救不了自己的弟弟!」他含著淚水。「我能怪誰?!」他一再重復著。「沒有上帝,我只能怪我自己。」
 其實,一個人真正重要的,不是選擇「哪一個」宗教,而是選擇一個「信仰」(它所意含的生命)。
(擷取:一點小信仰 米奇.艾爾邦著 大塊文化出版)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用祝福來著色(民數記六:27)


用祝福來著色(民數記六:27)
「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彼前三:9)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蒙受這個呼召,就是「成為一個祝福者」。 要做到不心存報復、不刻薄嘲諷回去、只能祝福惹毛自己的對方,這呼召還真難,很少人做得到。多少婚姻有問題、親子關係有問題、甚至是辦公室關係緊張,不就是因為缺少「祝福」?我們平凡人頂多做到「不心存報復、不刻薄嘲諷回去」,並且躲離對方遠遠的。因為按著我們的習性,我們通常選擇「公平」對待(以牙還牙)。
如果反過來收起自己的傷害,並且要祝福對方,真是困難。但是這竟是上帝對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呼召:「你要成為一個祝福的人」或「你的職責就是祝福。」 因為上帝就是那位賜祝福的神,祂樂於看到我們被祝福後,過一個豐盛的生命。沒有得著祝福的生命就像是被咒詛的人生。我們知道祝福的相反就是咒詛,失去了祝福或沒有被祝福,有如遭致咒詛。
1965年東歐共產國家羅馬尼亞實施一胎化的節育政策,多生的孩子必須送到孤兒院去。孤兒院為安全起見,把幼兒都綁在搖籃或椅子上。因為缺乏愛及擁抱,大部分孩子活不過12歲。1980年美國雷根政府時代,人權組織機構便去領養了不少幼兒,至今20餘年,他們大部分仍是心靈破碎,情緒不穩定。
Bill Wilson是紐約Brooklyn(布魯克林區)Metro Inner City Sunday School的創辦人,(1979年成立) ,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主日學,每星期平均服事兩三萬個學童。小時候,他的母親把他丟棄在街角,他媽媽告訴他坐著等她,結果等了三天,她卻沒有回來,後來一對基督徒夫婦把他抱起來,給他東西吃,然後把他送到一個兒童福音營,在那裡一次聚會中牧師呼召說﹕如果你需要耶穌,到前面來吧﹗當時,他不明白牧師的話,可是他心中知道,他需要一些東西,所以他就到前面跪下,當晚,他獨自邀請耶穌進入他的心中。
假如今天你看見別人有需要而你又有能力幫助他們,那便是神給你的呼召。因為當年有人關心他,所以今天他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兒童主日學牧師,專門關心貧民區那些孩童,他說﹕那三天裡,有很多路人和車子經過,但你知道有幾個人停下來嗎﹖只有一個,但這就夠了,你說一個人能夠帶來改變嗎﹖當然可以﹗神也一樣要使用你成為別人的祝福 !
教會不是站在高處吟唱詩歌,並盼望優美的歌聲能夠改變這個世界,如果你真的想要改變這個世界,讓歌聲傳到那在谷底的人,我們就必須走下來、走出去,到痛苦、憂傷、煩惱的人身邊,伸出援手,拉起世人。那麼耶穌基督就會藉著教會作祂自己的工作,這需要的人就會以跳躍代替跛腳,以讚美代替乞討,以致周圍看見的人就稀奇、驚訝,我們的教會就是要讓世人稀奇、驚訝。
彼得說 “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他把耶穌的大能帶給需要的人,今天我們不只是把耶穌介紹給周圍的人,在金錢和物質上我們都比彼得還富足,我們可以比彼得做得更多。
我們基督徒蒙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去祝福別人、要成為別人的祝福。當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時、我們也領受福氣。我們越是去祝福別人、我們也越多領受從神而來的福氣。
創世記12:3,27:29 神對亞伯拉罕說: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為你祝福的、願他蒙福!
這是神祝福的法則、也是神祝福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 !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愛與接納自己(以弗所書四:17-24)


愛與接納自己(以弗所書四:17-24)
往往我們就像馬戲團裡被鐵鍊鎖住的大象一樣,你一定很好奇,這麼小的鍊子怎能捆住強而有力的大象呢?當大象小的時候,他沒有能力掙脫鍊子取得自由,之後,他就知道鍊子的強度是超過他的力量,而且一直記得這件事,結果大象現在雖已長大且力大無窮,卻無法掙脫鍊子,且也不再做任何嘗試,這是牠的錯誤自我形象綑綁者牠,而非鏈子綑綁住牠,這何嚐不是我們生命的寫照呢?生命中似乎有太多失敗捆綁著我們,以至於我們到現在還是有很多錯誤的劃地自限。
1929加州大學橄欖球員雷格在參加玫瑰盃比賽,球賽進行到上半場的第二局時,他搶到敵方──喬治亞隊的一個失誤球,便立刻往邊界區域跑,但他跑錯方向了,頓時,他的隊友們都嚇呆了,所以他的隊友在後面追他,在雷格替對方得分之前,將他撲倒,把失誤球追回。接下來,雷格的隊友們必須用背部將球踢回自己的球門線,但卻被對方攔截踢回他們的球門,進兩分。上半場格雷他們輸了,因為這兩分。在上半場結束後,加州大學的隊友們無精打采的返回休息室,球員及觀眾都在猜想的著,雷格將如何面對加州大學的教練。在休息室中,雷格頹喪的坐在角落,雙手摀著臉,嚎啕大哭。而教練一句話都沒有說,也沒有任何的精神訓話,其實,他也不能說什麼;在下半場開始前,他只說了一句話:「打上半場的球員要繼續打下半場。」當球員們走向門外時,只有雷格仍坐在角落不動。教練走過去,平靜地對他說:「雷格,你沒聽到我說的話嗎?打上半場的球員要繼續打下半場。」雷格回答說:「教練,我不去,我已經害了你、加州大學以及我自己,我無法面對會場的觀眾!」教練拍拍他的肩膀說:「雷格,起來吧,只剩下半場了!」於是雷格再次出去迎敵──更努力地。事後,連喬治亞的隊員都說,他們從未看過那樣賣力的球員。
這個了不起的教練讓我想起了上帝。我這一生犯了無數錯誤,做了太多不完美的事,上帝卻一再饒恕我並且讓我再三嘗試,我拿著球往錯誤的方向跑,我跌倒了,並且懊悔不已,羞愧不敢再露面,但神藉著他的兒子來找我,屈身對我說:「起來吧,比賽只剩半場而已。」我們在上帝的心目中是無價的,如果我們把自己擺在天平的一邊來秤秤看我們的價值,你知道天平的另一邊應該擺什麼,應該擺上帝的兒子,也就是說我們和上帝的兒子是同等價值,是無價的,即便我們是不完美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價值是上帝在造我們時就賦予我們的。
什麼是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是:你怎麼看你自己;自我形象不是:別人怎麼看你。常常我們會發現,別人看我們、跟我們看自己,有很大的差距。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有些人,你覺得他很帥、很棒、很有才華,但是他卻一點都不這樣覺得,甚至覺得自己長得很不好看、一點才華都沒有!我相信一定有,對不對。甚至可能你就是這樣的人,在別人的眼中,你唱歌很好聽、你很有才華、你很漂亮,但是你卻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你怎麼看你自己,就是你的自我形象。
你的自我形象好似一副眼鏡,透過它,你看這個世界、看你自己。根據你透過這個眼鏡所看到的,你選擇你認為適當的行為來面對不同的情況。如果你的眼鏡扭曲了實情,你的行為和真實的情形將無法一致。如果這個眼鏡是墨鏡的話,你就會覺得為什麼這個世界總是這麼黑暗;如果這個眼鏡的度數不對,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模糊!
每一個人大部分的自我形象,乃是由自我過往一切的經驗(包括成就、挫折、榮譽、屈辱...等等),以及他人對自我的看法等所形成;尤其在童年時期,那些我們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老師、長輩等等)對我們的看法,更有力地形成了我們對自我的信念。也就是說,我們從小到大所經歷的一切經歷,形成了一幅自我形象的畫像,也許我們並不能完全了解這一幅自我的畫像,然而這幅畫像卻是完整且詳盡的擺在那裡!
然而基督徒的自我形象呢?1.安穩在聖父裡的歸屬感2成為聖子所賦予的價值感3聖靈所帶來的成就感;這三點能夠重新調整我們在世上的位置,讓我們能夠昂首闊步,成為新造的人。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Praise Worship(1/7)

Check out this SlideShare Presentation: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與祢更親密(希伯來書四:15-16)


與祢更親密(希伯來書四:15-16)
魏肯生(Bruce Willkinson)在「夢想的賜予者」(The Dream Giver)一書中提到,他和她的妻子達玲瑪莉(Darlene Marie)憑著信心開辦一本雜誌,他們夫妻為了順服神,付上了極大的代價。有五個月之久,他求神供應,但神似乎毫無作為;眼看著債務已超過五年的薪水,他們召開會議決定停刊。對魏肯生來說,這就像釘死在十字架上,夢想完全破滅了!
魏肯生寫道:「一直到幾年以後,我才有辦法回顧那段時期,看出神其實有信實地動工,我們當時所不瞭解的是,神的心意其實是一本不同型態的雜誌--『讀經日程』(The Daily Walk),而祂正在預備我們成就此計劃。今天,『聖經遊蹤』(Walk Thru the Bible )每月出版十本雜誌…在賣出一億本靈修雜誌之後,顯然地,神沒有讓我們失望,只是祂的計劃遠遠大過我們當時所能成就或想像的。」
魏肯生成為十種發行量超過一億兩千萬冊的月刊發行人兼總編輯。後來他寫了一本篇幅不長的書,書名叫『雅比斯的禱告』(The Prayer of Jabez,福音證主協會出版)的書。此書是有史以來唯一連續兩年榮獲基督教福音出版協會「年度之書」(Book of the Year)殊榮的著作。
為甚麼神允許我們經歷到那麼多的難處?有時是為了要把更大的祝福賜給我們,約伯遇見了許多悲慘的事情,在約伯記的最後一章中,神仍然沒有告訴約伯為什麼他會那麼不幸?神給約伯的最大禮物不是比原來更加倍的財富,而是在苦難中神的出現,約伯對苦難的回應是不停的敬拜神,他受苦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擴大了對神的看法,與神的關係更親近。
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被公認的「講道王子」,他卻是一個一直與惱人的痛風和嚴重的憂鬱症奮戰的人,他覺得艱苦使他保持謙卑和依靠神,他寫道:「持續的成功,以及對持續成功不退減的喜悅,是超過我們脆弱的頭腦所能承受的…我的見證是,那些在公眾前被神重用的人,私底下經常必須忍受一些管教,或者揹負特別的十字架,免得他們自視過高,掉到魔鬼的網羅。」
許多時候,好事來臨前,壞事會先進門。
.撒拉生下神所應許的孩子以撒之前,忍受了九十年不孕的挫折和羞辱。
.摩西帶領以色列風光過紅海前,他們被法老和他的戰車追殺。
.但以理毫髮無傷地從獅子坑出來之前,必須先被人扔入坑中。
.巴底買在被耶穌醫治觸摸前,他必須先出生就是瞎子。
.約瑟要成為埃及的宰相前,他必須先被兄長出賣、被主母誣告、被酒政遺忘….
似乎如果能夠承受許多你無法接受的挫折,又在挫折中緊抓住神,後面的祝福才會臨到你,只是你承受的住這些無情的打擊嗎?
神的心腸柔軟,祂必不丟棄憂傷痛悔的心,憂傷痛悔的心祂必不輕看,有時候,當我們祈求神蹟時,神明智的回應是沉默。神知道在那個時候,拯救對我們而言並不是最好的,但是,幸好!神的回應不會永遠是沉默,在危難關頭時的熱切禱告,神的回應似乎又快到讓我們來不及反應,兄姐們,用讚美來面對你所有的難處的,2010年流淚谷將成為喜樂泉。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神啊,祢在那裡?


神啊,祢在哪裡?(羅馬書五:12)
當別人受苦時,往往激勵我們去思考理論性方面的問題「為什麼良善的神會容許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可是當受苦的人是我們自己時,我們不再關心哲學上的辯論,痛苦會逼使我們提出更個人性的問題:「這些壞事發生在我身上,神真的關心嗎?祂是愛我的嗎?祂真的明白我的痛苦嗎?神是不是遺忘了我?」我給你一個確定的答案:「當壞事發生在你身上時,神確實關心,祂仍是愛你,祂看見並真實感受到你的痛苦,祂並沒有遺忘你。」
(一)擴大我們對神的認識
在挪威一個漁村的故事,有一天,有個漁夫跟兩個兒子一如往昔的出海補魚,他們的漁獲量很大,但是到了下午海面起來一陣陣的暴風雨,讓他們連海岸線都看不到了,他們只能在微弱的光線中尋找回家的方向,就在這個時候,他們家的廚房發生了火災,火勢是那麼的大,在被撲滅之前,所有的東西就已經被燒燬了。
最後,漁夫和兒子們把船划靠岸邊,漁夫的太太告訴他火災的惡耗,漁夫聽了沒有甚麼特別的表示,漁夫的太太又一次大聲的強調:「我們的房子燬了!」漁夫若有所思的告訴太太:「你不知道我們發生了甚麼事,幾小時前我們在海上迷失了方向,我以為我們會死在海上,然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我看到一團奇特的金黃色的光,那團亮光變得越來越大,我們決定往那團亮光的方向前進。」漁夫抱著太太的肩膀,看著她的眼睛,說:「妳不明白嗎?燒燬我們房子的那場大火救了我們的性命。神掌管一切,神是全能的神。」
有時候房子和健康似乎是那麼重要,但是苦難能夠調整我們的看法,尤其是我們對神的看法。
(二)使我們在神面前更謙卑
苦難像是剝洋蔥,每剝掉一層皮,就會掉一次眼淚。苦難的諸多美好的益處之一,就是苦難把我們內在的層層自尊心、獨立、自負、任性、自我中心、自私都顯露出來,這些都無法透過苦難以外的方式顯露出來。顯露這些是非常痛苦的,但卻也是必要的;經由絕望的破碎帶出了美好且解放人心的美德,就是謙卑。
逆境提醒我們一件事:我們不是宇宙的中心。痛苦有能力指出我們的不足之處,痛苦經常粗暴地點出我們赤裸的不安全感、破碎的弱點、生命的短促和對萬物的依賴。痛苦逼得我們不得不倚靠他人,並轉向神。當苦難叫我們倒地不起時,除了抬頭仰望,我們無處可去,唯有此時我們才能真正看見神。
我們不是神,可是當生命不受我們掌控,不如我們所計劃的進行時,我們卻感到苦惱,苦難從來都不在我們的計劃之中,而面對苦難使得我們謙卑,謙卑乃是對自我以及對神的正確評估。唯有透過挫敗、苦難和悲傷,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更重要的是,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認識神,更深的謙卑是苦難帶出的重大益處之一。
截取:神啊,祢在那裡?
戴夫.厄理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