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愛的真諦(哥林多前書十三:2)



 愛的真諦(哥林多前書十三:2)

  愛是人品,是生命的果子。

哥林多前書顯示,保羅最關切的一件事就是教會的合一。因為哥林多教會存在著以自我中心的嚴重傾向,所導致的結果則是:教會內分門結黨、互相傾軋;誇示自己的知識,強調個人的自由,自我炫耀。
  除此之外,還有兩件使保羅為哥林多教會憂慮的事,也在信中表達得十分清楚。一是異教社會的各種惡俗,尤其是淫亂之風,嚴重地威脅著教會的聖潔,保羅則致力於築堤防範;二是信徒對肉體復活的信仰產生懷疑,保羅深知這個問題直指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因此對復活堅決捍衛,不遺餘力。
  哥林多教會內正滋長著諾斯底主義,這些救贖觀帶來的道德觀,其重點就是對情欲的錯誤判斷。要就是一種嚴格的禁欲,或者就是放縱的情欲主義,因為他們有信心,沒有任何事會傷害這些蒙恩寵的人。他們同時非常嚴厲地輕看教會裏的嚴謹道德,例如殉道。

  簡言之,保羅關切的核心是教會,並其合一和純潔。保羅竭力維護的是使教會在教義和道德上保持一致的信念和準則,消除結黨紛爭;再者,他要使教會高舉復活的主耶穌。

哥林多前書十三:1-3,這幾節很簡要地說明了愛是一切事的價值。凡我們所作的事,若沒有「愛」就沒有價值。另一方面,這幾節也提醒我們什麼不是愛。才能、恩賜、物質的捨棄,不全就是「愛」。各種才幹或品德的表現並不全就等於愛,沒有愛的人也可以同樣有這些表現。「愛」雖然和這些好事很相似,但並不相同。人可以出於壞動機而做好事,但出於「愛」的好事卻必須完全出於好的動機。

  保羅曾在林後12:4說,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那些「隱秘的言語」大概就是屬於天使的話語那一類的了。愛不是口才。滿有語言天才的人,雖然能說許多種話,又能把話說得非常動聽,但他可能從來沒有用愛心說過話,也可能不是為愛主的緣故說話。這樣的口才跟鳴鑼響鈸一樣,沒有什麼價值。

  「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13:2),就是一切屬靈的奧祕,和一切屬世的知識。「全備的信」,按主耶穌所說的,就是無所不能的信心(太17:20)。這裡是說三樣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且這一個人的三種恩賜都有最高度的表現。雖然這樣,若沒有「愛」,還是不算什麼。

  可見一個人有恩賜、會講道、明白各樣的真理、知識全備、在工作上也大有信心,還不一定有愛。人固然可為著愛神愛人大發熱心;也可為自己的名聲地位大發熱心。「愛心」固然能使人甘願犧牲自己,叫別人得益;虛榮心也同樣能叫人作出驚人的捨棄,以吸引人的注意,博得人的讚許。

  為什麼一個人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甚至叫人焚燒,還沒有愛呢?愛不就是一些外表的施捨、作好事,甚至不是捨己犧牲。因為人可能只不過為著要揚名天下而慷慨施捨(功德),甚至犧牲性命。當時的哥林多人有很多是拜過偶像的,有人為表現虔誠而叫人焚燒,為偶像捨身。這樣捨身與「愛」全無關連。所以保羅說,人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甚至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因為它並沒有增加「我」的偉大,倒顯明「我」的虛偽。

  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
  對基督徒而言,屬靈生命若缺少反省,故步自封,很難再有新的突破。法利賽人的優點和缺點是一體的兩面,他們太看重律法,太看重一字一句的教導,以至於失去了對人的憐憫與等候。他們高舉制度與規章,似乎了解律法上的規範使他們與神更接近,更屬靈。殊不知,為耶穌所詬病。同樣,今日我們在教會中教導真理,我們不能執意談理,而失去了對人的憐憫。不守安息日是不對的,不十一奉獻也不是好的基督徒….許多的真理,我們必須去教導,使人摸著蒙福的管道,但不要忘了神怎麼對待我們和我們的家人,若要糾察錯過,沒有一個人能在神面前站立。

  罪,絕對是應該要去處理與糾正,不管是對性、對財務、對人的態度但如果我們有道德潔癖,我們無法傳福音給所謂骯髒的人、不義的人、該死的人這些所謂的罪人,就失去了認罪悔改的機會。我一直相信,人必須為自己所作的一切事與神交差,一個真實悔改的人,是一個會去面對擔待自己的錯誤,並且去接受刑罰的人。耶穌擔當我們的罪,不是一句對不起,輕描淡寫,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我們的救贖(靈魂),面對罪,不是逃避而是承擔。

  一間充滿著罪的教會,神的靈不可能存在這裡,但沒有一間教會不充滿罪人,那怕它是屬靈恩賜不斷彰顯的地方。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謙卑自己(腓立比書一:9-10)



 謙卑自己(腓立比書一:9-10)

  德國大將軍毛奇,大勝法國,攻下巴黎,生擒了拿破崙三世。全德國無人不尊敬他。他凱旋回國時,君主大臣,商人農人,都去迎接他,稱讚他。他說:「我不喜歡這樣的熱鬧,我不過是盡了我的本分,如同我的同事同志們盡了他們的本分一樣,讓我回家去,修理我的玫瑰花園吧!」

  主耶穌的門徒,他們不斷地爭奪高位,一門心思想弄清楚究竟誰才是他們中間最大的。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裡誰是最大的?』」(太十八1

這真令人吃驚,每當基督的跟隨者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們心裡似乎從沒有意識要這樣彼此回答:「天國裡最大的是主!」只有主在祂的國度裡有最高的位置。如果這個問題只有這個答案,我們便不再受困擾,便能以新的方式來回應彼此。在神的國度裡只有一個主,餘下給我們的角色只有一個-僕人。我們全是彼此的僕人,在彼此的生活中盡不同的責任。現在教會越來越強調門徒訓練,因為一位牧者能牧養的人是有限的,門徒訓練的精神就是讓每一位信徒都能學習去牧養別人,這樣教會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主耶穌要我們帶領人去成為主的門徒,主耶穌能幫助我們,捨己來帶領人歸向主。門徒訓練是一種復古的栽培方法,它的本質是效法、模仿。而門徒訓練工作者本身,就是被模仿的對象,他因著從基督而來的生命,去影響及照顧初信者的成長, 人都是在照顧別人之中學會如何愛人。

  「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太十八2-3  耶穌把真理直驅進我們的心坎裡!門徒在玩弄權力與地位的把戲時,基督卻告訴他們要變成小孩子的模樣。沒有一顆像小孩子般謙卑的心,沒有人能享天國的分,到主的跟前。「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太十八4

「……保羅就說,你們知道,自從我到亞西亞的日子以來,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服事主凡事謙卑,……」(徒二十:1819)。保羅是個生命成熟的人,也是個謙卑的人,服事主凡事謙卑。他不是只做喜歡的事,或某一些事謙卑,乃是凡事謙卑;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保羅告訴我們溫和(溫柔或謙卑)是聖靈的果實,如果你自稱為基督徒,你應該擁有這個品質。你的本質不是通過你的恩賜顯露出來,而是通過你的果實。就好像是一棵樹或一棵植物,真正的是通過你所結的果實顯露出來。

盧雲(曾任教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說過,終其一生,兩種聲音在他裡頭競爭。一個激勵他要成功、要上進;另一個則呼召他,只要安息在他是「為神所愛」的這份安穩中。惟有在他生命最後的十年,他才真正傾聽了那第二個聲音。盧雲辭去教職,轉向『黎明之家』事奉,選擇和一群看不懂他著作,也聽不懂他演講的心智障礙者當中生活,渡過他最後的晚年。盧雲神父在軟弱者與貧窮者當中,經驗這些人祝福了他的生命並且也讓他與神更加靠近。

  保羅的生命在前往大馬士革的途中有了180度的轉變,他經歷了主的大能大力,從此生命不再一樣,特別表現在分享愛的生命中。信主之前,保羅是一個相信自己能改變一切的人,他的人生目標是成為法利賽人公會的領袖;他的卓越超群,是建立在貶低別人、高抬自己,踩在別人身上向上爬。當然,他也努力讓自己在學識、才智、聰明上精進,使人不敢望其項背。直到他遇見了復活的主耶穌,被大光照耀以致眼睛看不見,並且有耶穌的學生不顧生命危險來照料他(徒九:23-25),他才完全明白了主耶穌的福音。之後,他願意像其他基督徒一樣跟隨耶穌,在沒有人願意相信他的時候,透過巴拿巴的鼎力支持,才使耶穌的12門徒接納他,成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
 
從那時候起,他不再是自命清高、自以為是、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以為謹遵律法就不會失去上帝的救恩。我們看見,信主後的保羅是個脫去舊人穿上新人的人,不再看自己比別人強,反而看眾人比自己強。他開始學習真正的愛別人,真正獻上關心:在別人信心軟弱時,用上帝的話語造就扶持;在耶路撒冷教會有需要時,他帶著眾教會的捐項回去幫助他們。正如德雷莎修女所說:「在別人的需要當中看見耶穌。」也用代禱在主裡交通。保羅在信仰的功課上,學習到真正愛人的樣式,信仰便是在恩典中彼此接納、在主愛裡彼此合一、在恩賜中彼此配搭、在生命裡彼此建立起來了。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誰掌權?(何西阿書11:12)



 誰掌權?(何西阿書11:12)

    17:20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我們要移的山不是擋在我們的前面,而是在我們的心裡,是在我們的眼中,而信心卻可使我們看見主為我們預備一條又新又活的路。
 
當彼得在海面上行走,當他定睛在耶穌身上時,他能在水面上行走如同行在磐石上,能做他原本不能做的事,但當他轉眼去看海面上的風浪時,他就開始下沉。

  有一位心理學的教授做過一個試驗,他在全國選了十個最勇敢的人,他帶著他們進入一個黑著燈的大屋子,裡面有一個獨木橋,這位教授告訴他們跟著他走過去,他們都跟著教授走過去了。這時教授打開燈,當大家看見獨木橋下面是一個鱷魚池,裡面還有鱷魚在遊,他們嚇壞了。教授又對他們說:我們再走過去。最後勉強有三個人敢跟著教授過這條獨木橋,第一個人跟著教授走過去了,第二個人走一半爬了一半,第三個人是整個爬過去的。其實他們不知道在獨木橋和鱷魚池之間還有淺顏色的防護網。這個試驗很能說明問題,當我們的眼睛定睛眼前的危險和困難時,我們就很難渡過去​​。有人會說難道我們要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在沙堆裡自以為安全,自己欺騙自己嗎?我們不是鴕鳥,也不是自己欺騙自己,不看環境是一個方法論,是一種人生智慧。

   當神應許撒拉明年會生子,撒拉卻「暗笑」,這個暗笑不是因為高興自己要生子,而是對說話者不信的一種笑。因從生理的情況,她不可能生子了,難怪她會暗笑。但神之所以是神,就是因為祂能超越自然的情況、能勝過現實的環境,耶和華沒有難成的事。神透過對撒拉說:「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要撒拉不看自己的情況而是定睛在神自己及祂的應許上。

  對耶和華的大能而言,沒有一件事對祂來說是太難、做不成的。祂應許的每一件事,都會按時實現,世界上沒有甚麼東西可以攔阻祂實現祂的話。約瑟是舊約聖經中一位非常特別及最敬虔的人,但他經歷了連串的困難:1.他被兄弟們藐視及批評2.他被丟在坑裡,後被賣為奴3.他被主人的妻子引誘4.因主人的妻的虛謊捏造而被下在監裡5.他曾幫助的人應承救他出監,卻把他忘記了!

  經歷了這麼多鬱卒的事,他大有理由苦毒,失望及鬱鬱不樂。但約瑟並非如此,在這一切困難裡,他似乎很平靜,不受擾亂,很溫和,滿有平安。甚至當他大有機會報復時,卻去饒恕。約瑟自己的回答是:

創世記45:5:「是神差我。」

創世記45:7:「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

創世記45:8「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

創世記50:20:「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約瑟對神有清楚的概念及瞭解。

  以賽亞先知在以賽亞書第六章記述神如何呼召他作自己同胞的先知。神的呼召在8-9節臨到他: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

  神在呼召以賽亞之前,要他更清楚的看見祂,及更深入的認識祂。所以在第1節我們讀到「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這好像神對以賽亞說:「我要呼召你作我的工,我要膏立你作先知。首先,你要看見我及更深地認識我,這樣你才預備好去面對一切。」

神在這裡向以賽亞顯示了三個有關祂自己的真理:

1. 祂有最高統治權─「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祂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1)

2. 祂的聖潔─「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3)

3. 祂的能力─「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4)

  以賽亞從未忘記那天的異象。神又告訴他說:以色列不會聽也不會理會他的信息。在這些滿有困難的時刻,以賽亞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將他的心思意念集中在這位擁有最高統治權、聖潔及全能的神身上。以賽亞書26:3-4:「堅心倚靠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你們當倚靠耶和華直到永遠,因為耶和華是永久的盤石。」當我們愈將心思意念專注於神時,就愈能享受他的平安。

  為此,愈認識神便愈剛強,且愈能抵擋所有那些阻礙我們生活成長及事奉的事。愈認識神便愈裝備好去作神的工,為祂而忙碌活躍。誰掌權?當你我愈清楚的看見神的真象,愈深入的認識祂和更多的專注在祂身上,便會得著更大的的平安,更能處理困難,並少些憂慮。因為,神掌權!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經歷苦難的成熟信仰(約伯記42:5-6)



經歷苦難的成熟信仰(約伯記42:5-6)

  耶穌的另一個名字「以馬內利」是主對人類的承諾。人生在世,免不了與苦難打交道,正如聖經所說:「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伯14:1)作為一個基督徒更是如此,相信我們當中很多弟兄姊妹都有這個體會。苦難是一把兩刃的劍,可以造就我們的信心,也可以摧毀我們的信心,那就要看我們如何認識苦難和對待苦難了。

  在世人的意識當中,一個人信教的目的無非是要在今生的生活中趨吉避凶。但神卻不讓我們存這樣的心,反倒藉著苦難來作工作在我們身上。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信耶穌信出苦難來,我才不要信耶穌呢!弟兄姊妹,我們不是主張苦行,但我們不能不指出,我們若對苦難的來源有了了解,我們就會深深的知道,「受苦是與我有益的」,我們就不會以苦難為討厭又可怕的事了。基督徒認為,苦難發生的意義,只有上帝知道。

1、苦難是神的管教

  神有時就是容許我們在別人手中經歷不公,祂容許我們被試驗,為要看到我們能以信靠和饒恕作回應。箴言說:「訓悔的責備是生命的道」(箴言六:23)神管教的目的是要裝備我們的心,使我們擁有基督的樣式。<對付驕傲>

    有時候因為自己的愚拙或是有罪的選擇而陷入困境。如果神介入並將我們從每一個消極的處境中拯救出來,我們永遠也不會成長為成熟的信徒。「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他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 …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份。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煉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5-11<增長智慧>

2、苦難是撒但的攻擊

  神的兒女在神面前長進,是撒但最不喜歡看到的事情。神兒女的蒙福就是見證了撒但的失敗,因此,在我們跟隨主的路上,撒但常把手伸進來,叫我們受苦,給我們許多的折磨,挑起人的誤會來對付我們,鼓動人的怒氣來踐踏我們,甚至連我們的性命也要奪去,迫著我們經過死蔭的幽谷,使我們喪失我們所有的,目的是要我們活在傷心愁苦裡,就背逆主,離棄神的道路。舊約的約伯記就給我們看見撒但擊打神的兒女的事實,不過撒但的擊打不能越過神的界限,我們站住在神這一邊,至終我們要看見,撒但的擊打要引來神的祝福。<擴展信心>

3、苦難是神的造就

  神的兒女遇見難處,有時和上面所說的兩個原因毫無關係,而是純粹出於神的造就。神要把我們造就成他手中合用的器皿,除掉我們不合他心意的事,或者是要我們更深的認識他,經歷他,使我們的生命成熟,他就把我們放進苦難的熔爐中,煉淨我們的渣滓。舊約的約瑟被賣,被誣告,被遺忘,明顯是神的手所作的;大衛受掃羅的追趕,長久的流離,也明顯是神的安排。他們所受的苦,不是出於人的愚昧,也不是出於撒但的抵擋,而是神在他們身上的造就,使他們經歷極重極深的破碎,就成功了神合用的器皿。<提升能力>

苦難的價值

    神使用他所揀選的人,重點不既然是在事工身上,祂要祂的僕人使女去領會祂的某些感受,所以祂容許某些事情發生在我們週遭,藉此,我們能夠更加瞭解自己的不完全,並且瞭解自己內在更深層的問題或是陰暗面。<自我瞭解>

  痛苦可能是最有建設性的老師,人生幾乎不可能在毫無苦痛的狀況下,得到完整的建設。痛苦本身是個寶藏,沒有人會歷經苦痛而不成熟!痛苦也使我們成為上帝合用的器皿。別刻意招來痛苦,但如果它來了,就迎向它、接納它!「痛苦」會是一位很不可思議的老師。<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洗禮與跟隨(路加福音3:3)



   洗禮與跟隨(路加福音3:3)

  歌羅西書二12:「你們既受洗與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他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他從死裏復活神的功用。」根據聖經的教導,與受洗的人立約的,不是牧師,不是教會,而是呼召,救贖,並接納罪人的上帝。永恆的上帝,要與渺小的人立約。憑著這約,祂要作我們親愛的天父,我們要做祂親愛的兒子。對受洗的人來講,這是多麼隆重榮幸的一件事。

  接受洗禮,第一重的意義是公開地承認自己是個需要救恩的罪人。我們渺小,但上帝看重我們,關懷我們;我們雖然有罪,但上帝兒子耶穌竟願代替我們捨身贖罪。在洗禮裡要與人立約的,就是這位用永遠的愛來愛我們的主。他愛我們,向一個人愛他眼中的瞳人,也像一位慈父愛他親愛的孩子一樣。
 
洗禮的第二個意義是罪得赦免。洗禮告訴我們,我們的罪雖極重,但上帝的兒子耶穌已經在十字架用祂的寶血與生命為我們贖罪代死。因此,當我們受洗的時候,祂不但接納我們做祂的兒女,也用祂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使我們與上帝之間再也沒有任何罪的阻隔,讓我們能用清潔的心,坦然喜樂與上帝交通。人最苦的就是背負未被赦的罪。罪若被赦,重擔就脫落,我們的心才真正得著釋放。
 
洗禮的第三個意義是歸入基督的身體。不過洗禮的意義不只是這些經文所表達出來的這些「個人性」的意義,洗禮同時也有「群體性」的意義。在林前十二13這樣說,「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在加三27-28這樣說,「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因此,受洗不只是重建了我與上帝個人的關係,受洗同時包括參與在一個信心的團體(也就是教會)當中。林前十二13說,「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這一個身體就是教會,因此當我們受洗之後,我們就是這個大的身體(教會)當中的一部份,因此一個受洗的基督徒絕不能只過個人的信仰生活,而沒有群體的信仰生活。在教會裡, 基督是頭,是一家之主,也是生命的源頭。
 
受洗的第四個意義,乃是在基督裡死,也在基督裡活。保羅說:「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馬書六:3-4) 因此,基督徒的洗禮乃是他的老我的葬禮。在我們洗禮的時候,我們的老我要與基督一同埋葬,我們的新我要與基督一同復活。正如保羅所說的: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他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二:20)
 
洗禮的最後一個意義是領受上帝所賜的聖靈,彼得說,『你們各人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使徒行傳二:38)在洗禮裡,主不但洗淨了我們的罪,祂更差遣聖靈永遠住在我們裡面。不但如此,聖靈也賜給我們所需的恩典能力,使我們能過主所喜悅,榮耀祂也造就人的生活。

  加爾文,這位改教運動的領袖,改革宗與長老會的先驅,在他的基督教要義裡面(卷四、十五章)談到:「洗禮……具有兩個目的:第一、是要增加我們的信心;第二,是要我們在人面前承認我們的信仰」。  願呼召我們跟隨祂的神,使用我們卑微的生命,去向世人見證祂的存在。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不義的管家(路加福音16:1-15)



   不義的管家(路加福音16:1-15)
  
這是一個比喻,既然是比喻就有他的含義在裡面,而不是照字面上來解釋,而這段經文不是要我們們去“模仿”他的不義的行為,(聖經並沒有說要我們照著做)乃是主人稱讚他的遠見(做事聰明),能為未來的生活來預備,這種的想法是很好的,這裡我們就先要了解一些聖經背景,他聰明的地方在那裡?

 
在當時耶穌不但對門徒講,在人群中還有法利賽人在裡面要找耶穌的把柄,原來在當時的法利賽人是一群自視高傲的民族,而且藉著宗教上的地位假冒偽善,從不憐恤貧窮人,反而為自己積蓄許多財富,耶穌藉著這個比喻責罵法利賽人,所以接下去就說明了。


問題1:為什麼主人會誇獎這個不義的管家呢?

背景介紹:
猶太人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羅馬皇帝就在猶太人中選一些人(撒該)替羅馬帝國來抽稅,有些財主就抽比羅馬帝國還高的稅,差額就落入他們的口袋裡,不義的管家是把金額改成原本的
​​稅額,不但幫助貧窮人,也使得這些人記得財主的恩澤,使他美名傳揚,所以財主不能把他交給羅馬官來審判他,也使得他之後可以被這些受過恩澤的人接到他們的家。

  「浪子的比喻」(十五章1132)與「不義管家的比喻」,有多個一致的故事細節。例如,浪子與管家都是「浪費」別人的財物,以致生活受到威脅; 他們都是在「自言自語」的反思中想起解救的辦法;他們的動機都是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 並且都得到一個令人驚訝的正面回應。

 

問題2:“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
  帖撒羅尼迦五章5節說:「你們都是光明之子都是屬白晝的。」所以光明之子指的就是神的兒女。有一次有人問馬丁路德有關奉獻的事,他說:「我一生為自己留下的,全都失去了,但我為主所捨的全都留下來了。」我們的奉獻也關係到永生。

  耶穌以比喻表示, 若世人(今世之子)都曉得把握時機, 為自己的利益爭取保障, 信徒(光明之子)更應善用機智靈巧, 努力於屬靈的事上。信徒將來永遠的住處; 他們要在新天地與 神同在,耶穌的比喻是要我們發揮自己的優點和權能, 幫助有需要的人, 將來到永遠的住處與 神同在。

  法利賽人是誰? 1。宗教領袖 2。自以為義的人(路1893。專門找耶穌把柄的人 4。假冒為善的人(太23145。瞎眼的(太23266。貪財的(路1614)為愛財而愛財,實際上就是愛自己,結果就會忘了別人。 

  那些人需要你幫助?對法利賽人來說,以他們的職業來說,豈不是信仰弱勢者?豈不是他們一向所鄙視的人?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在人面前儼然正人君子,但是上帝洞察你們的內心;因為人所看重的,在上帝眼中卻是可憎惡的。(路加福音16:15)

 

問題3:“要籍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不義錢財」的工具性就變得清楚了。 正如舊約律法的要求, 門徒應該運用錢財去照顧「拉撒路」,就是接濟「窮人」的意思。 透過賙濟窮人,門徒可以為自己預備天上的財寶。 這樣,耶穌將神國的降臨,與門徒日常的道德生活扯上緊密的關係,亦將祂的好消息與舊約的應許劃上等號。 十六章的財主,正就是因為沒有「聰明」地運用錢財,反倒事奉它。故此,雖然財主今生是富有的,但他在死後卻是貧窮的。

  世俗人都知道要善用錢財來奪得朋友的好感,以備能被朋友接去家裡,而我們又是如何運用我們的金錢,來為主服事,當我們離開世界的時候,我們可以回到父神那裡去,看看我們曾經藉著金錢幫助過的人,受過恩惠的人在接待我們,所以我們跟隨主的人要做一個聰明的管家(思想要有廣闊和遠見)懂得積財在天國,不要做愚笨的管家,浪費神給我們有好的身體,好的才幹,有好的學習,為的是裝備我們可以成為好的肢體彼此配搭,為神國來服事。
 
藉著「不義管家」的比喻,耶穌逆轉了當時一般人對「錢財」與「義」的觀念。 耶穌期望門徒能遠離法利賽人負面的影響,並積極運用今生的錢財去賙濟窮人。這樣,真正屬於他們的錢財,必定為他們存留。這種分辨真實錢財的能力,就是門徒應該向不義管家學習的智慧嘛。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面對莫名的怒罵(撒母耳記下16:5-14)



 面對莫名的怒罵(撒母耳記下16:5-14)

大衛之子押沙龍背叛他,大衛全無防範,在匆忙中帶著他的手下勇士和跟從他的人逃亡。示每趁大衛離開耶路撒冷時,一面追趕,一面咒罵,大衛看示每這樣無端的侮辱咒罵他是耶和華吩咐的。換言之,大衛把示每無理的對待,看作是 神對他的管教,可見他為自己犯姦淫的事深深痛悔,所以把所遭遇的苦難,看作自招的惡果。這種自疚不為他製造精神壓力,卻為他產生接受 神熬煉的能力。

大衛的優點就是他肯接受 神的管教,並藉此得著 神的鍛煉。今日許多人祈求 神給他有信心,有忍耐,有愛心,能愛仇敵。但如何才會有這樣的愛心呢? 神因此安排你遭遇各種患難逼迫和各種可惡的人。可是每當人的淩辱臨到我們,或是對我們態度稍微驕橫時,我們已經忍耐不住,大發牢騷了!這樣,又怎能使我們的生命長進呢?

大衛並非沒有力量反抗示每,他手下的任何一位勇士,都可以輕易地為他對付這小小的示每,但他卻接受示每的侮辱,因他看作是 神的造就。多少時候我們忍受人的侮辱和欺壓是不得已的。他是上司,你是下屬,他發一回脾氣,你無法不接受;他是長輩,你是晚輩,他責罵你,誤會你,你無法向他解釋,你只好忍受。但大衛在這裡並非如此。大衛是個王,示每算什麽?有何資格可以辱罵大衛?大衛可以隨便打發一個人去將示每的頭割下來。但大衛並不容許他的手下如此做,他忍受示每給他的淩辱,他接受 神的造就。

示每說大衛是流人血的壞人,是流掃羅全家的血而接續作王的。這完全是顛倒是非、含血噴人的話。我們從撒母耳記上的記載可知,大衛根本不想殺掃羅家的人,反倒是掃羅一心要殺害大衛。他幾次苦苦的追殺大衛,使大衛長久在飄流中生活。大衛雖有兩次很好的機會,只要一舉手就可殺死掃羅,但因他敬畏 神,不但自己不下手,且禁止手下殺掃羅,直到掃羅戰死沙場,有人拿著掃羅的首級來見大衛,不但未受大衛賞賜,反而被大衛處死,大衛又為掃羅作哀歌哀悼他。後來大衛作以色列王,他又想到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與他結盟。於是尋訪掃羅家還有什麽後人,要善待他。後來尋到了掃羅之孫、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於是打發人召他入宮將掃羅的田地賜給他,使他與自己同桌吃飯。這一切的事都證明大衛善待掃羅全家。掃羅的死,實在是死在自己的罪中,是被 神丟棄而死在戰場。但示每竟然顛倒是非,說大衛殺死掃羅全家,然後接續作王。其實大衛在掃羅死後,尚未立即作以色列全國的王,仍在等待 神的時候,直至押尼珥引領各支派的人來歸順大衛之後,大衛才正式作以色列全國之王。

當大衛要回宮時,曾在大衛逃亡時侮辱他的示每,知道自己處境危殆,首先帶領了一千便雅憫人和猶太人,出去迎接大衛,在大衛王面前承認他的錯失說:我主我王出耶路撒冷的時候,僕人行悖逆的事;現在求我主不要因此加罪與僕人,不要記念,也不要放在心上。

  大衛回宮乃是打勝仗,平定了叛變而回宮,當大衛隔離開耶路撒冷時,他是逃亡──逃避他兒子的叛變。那時他容忍示每,或可以說他體察情勢,不想為自己增添仇敵。但大衛現在已打勝了押沙龍,已平定叛變回宮,在這時示每到大衛面前承認自己的錯失,其實對這種小人的認罪到底是否真誠,是值得懷疑的。故此大衛手下的將軍亞比篩不肯放過示每。他說:示每既咒罵耶和華的受膏者,不應當治死他嗎?但大衛不肯讓亞比篩將他殺死,他說:今日在以色列中豈可治死人呢?我豈不知今日我作以色列王嗎?於是大衛答應不殺示每。

但大衛最後給所羅門三個具體的囑咐:

(1)大衛的元帥約押所應得的報應

他曾以詭詐暗殺了以色列的兩個元帥押尼珥及亞瑪撒(參串10, 11)。此二人雖然一度與大衛為敵,但後來都分別歸向大衛,並且與王立了盟約,所以約押殺他們的惡行是「向我所行的」(5)。

押尼珥本是掃羅的元帥(撒下2:8)。 他被大衛的軍兵追殺時因自衛殺了約押的弟弟亞撒黑(撒下2:18-23),約押後來是為報私仇把他暗殺了。

亞瑪撒是押沙龍的元帥(撒下17:25), 在押沙龍死後歸向大衛,被立為元帥代替約押(撒下19:13), 約押是因為妒忌而殺死他。

「照你的智慧行」:指在適當時機下手殺約押。

(2)巴西萊眾子應得的禮待

這是報答他們厚待大衛之恩。與王「同席吃飯」:即享受朝廷的長俸。

(3)向示每討罪

他咒駡大衛,本是犯了該死的罪(見出22:28; 撒下19:21),但大衛因有誓言在先,不能定他死罪,惟有留待所羅門去執行刑罰。當時人認為咒駡如祝福一樣,會引致實際的果效,因此所羅門要殺死示每,使他的咒詛無效。所羅門把他困在耶路撒冷,是明智之舉,一方面可找藉口殺他,另一方面又可防止他作叛。示每自此喪失了對他家族的影響力,他的兩個僕人竟投奔亞吉,可見所羅門此舉之有效。所羅門必須提防示每,因他是便雅憫人(掃羅王、背叛大衛的示巴亦是),當時這支派有脫離大衛家統治的野心。作者將所羅門殺示每的事蹟與清除亞多尼雅同黨的經過放在一起,便是這個原因。一連串的整肅行動,結果是「堅定了所羅門的國位」(46)。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自我超越(加拉太書二:20)



   自我超越(加拉太書二:20)

   兩人各擁有一條長10的繩子,怎麼讓對方的繩子變短?用剪刀剪短對方的?還是用繩子加長自己的?不同的人的選擇是不同的。《塔木德》上說:超越別人,不如超越自我。在猶太人看來,人的生命由兩部分組成,父母給予的以及自己賦予的,其實也就是先天和後天。先天只是出身,後天才是生命的實質,生命的實質必然要由超越來維持和昇華——超越自我,超越出身,超越局限。

猶太人有一則故事教導人們要去超越自己。有一對父子倆都是拉比。父親性格溫和,考慮周到;而兒子卻孤僻、傲慢,所以他一直沒有成功。有一天,兒子對父親抱怨,老拉比說:我的孩子,作為拉比我們之間的區別是:當有人向我請教律法上的困難問題時,我給他回答。他提的問題以及我的回答,彼此都滿意;但是若有人問你問題,則雙方都不滿意——你的提問人不滿意,是因為你說他的問題不是問題;你不滿意是因為你不能給他一個答案。所以,你不能怪別人而必須放下架子鼓勵自己,才能成功。”“父親,你是說我必須超越自己?”“是的,父親回答,真正超越從前自我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想超越自我,就要打破現有的狀態,敢於向未知的領域挺進,具有冒險精神,正如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人必須經常思考新事物,否則和機器沒什麼兩樣。猶太人認為,超越自己的事情一天都不能放鬆,盡量地學些不同的事物,將它們組合起來,才會有新的智能和洞察力產生,這些不同的事物相互影響之後,往往會有許多新的創見。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只是有些人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把它發揮了出來。更多的人則因為懈怠讓這種才能荒廢掉了。

   保羅成為基督徒,並且為主傳福音多年之後,有感自己的不足,仍需不斷的努力,因而在他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以回顧與前瞻性的自我反省之口氣謙遜的寫道:「這不是說我已經成功,或已經完全了。我繼續奔跑,只求贏得那獎賞;其實,為要使我達到這目標,基督耶穌已經先贏得了我。
弟兄姊妹們,我並不認為我已經贏得了這獎賞;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書三:12-14

 保羅原名掃羅,生於基利家的大數,為羅馬公民,但本身卻是法利賽人。他受過嚴謹的法利賽教門的訓練,曾在當年聲名顯赫的律法大師迦瑪列門下受教,故深諳舊約的聖經及律法,且是一狂熱的猶太教信徒。
  按猶太人的規例,人年屆三十,始稱拉比。司提反殉道之時,保羅或已為猶太議會中之議員,因此他能獲得權柄,可以任意捆綁信奉耶穌基督之人往耶路撒冷受審。正當他對基督徒大加逼迫之際,主就在大馬色的路上向他顯現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逼迫我?”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徒九:4-5)就在這大馬色的路上主對他顯現的異象,保羅的整個人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他可說是惟一兼具以弗所書第四章11節所說的教會五種恩賜的人,也就是集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於一身。他對基督教的貢獻是不可度量的。他生命的更新與變化可說是在一夕之間,使得當時無論敵友都感到難以接受及相信,認為是極端不可思議的事。但也因為如此,更可證實他自己的見證說:「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惟有神的大能,才能使一個在根深蒂固的猶太法利賽黨思想和極端狹窄的宗派主義成見塑造之下,大力逼迫異己的掃羅,改變成為一個為耶穌基督至死忠心的奴僕(他自稱是基督的奴僕)。

 保羅在羅馬書第十二:1-2就用極其嚴肅但卻充滿期望的語氣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這就是基督福音的特點,有神的大能蘊藏在其中,能改變及更新生命,保羅則是表現這種能力最典型的例子。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葉忒羅的智慧(出埃及記18:9-11)



    葉忒羅的智慧(出埃及記18:9-11)

出埃及記

18:13 第二天,摩西在人民中處理紛爭,從早到晚十分忙碌。
18:14
葉特羅看見了這情形,對摩西說:「你到底在為人民做些甚麼呢?為甚麼讓這許多人從早到晚站在這裏等著你的指示,由你自己一個人處理呢?」
18:15
摩西回答:「我必須這樣做,因為人民到我這裏來求問上帝的旨意。
18:16
凡有兩人發生爭執,就來找我解決;我得替他們判斷誰是誰非,並把上帝的律例和指示告訴他們。」
18:17
葉特羅說:「你的作法不好;
18:18
你和你的同胞都會累壞了。你不能一個人做這許多事。
18:19
我現在給你一些建議,願上帝與你同在。你代表人民,把他們的糾紛帶到上帝面前,向他請示是對的。
18:20
不過,你應該把上帝的律例和指示教導他們,解釋給他們聽,使他們知道該怎樣處世為人。
18:21
除此以外,你還要指派一些能幹的人作以色列人的領袖:每一千人要有一個領袖,然後每一百人、五十人、十人都應該有領袖。他們必須是敬畏上帝、可靠、不接受賄賂的人。
18:22
你要指派這種人隨時為人民判斷案件。他們可以把重要的案件帶到你面前,小糾紛就自行處理。這樣,他們可以分擔你的責任,使你的擔子輕省些。
18:23
如果你這樣做,上帝也這樣吩咐你做,你就不至於筋疲力竭,而人民的糾紛也可以早些解決。」    

   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出埃及的人口單單是壯丁就有60萬,小孩婦人老人合起來,至少有200萬的民族。光一個人來應付是應付不了的。摩西的這種辦事作風,累跨自己也累壞別人。隨著事情的增加,自己的年紀增大,身力的衰退,辦事會越來越差勁,就叫做吃力不討好。
  
摩西似乎以為只有自己能擔任仲裁,管理的職務,殊不知如此一來,不僅搞得自己體力透支,也使百姓不勝煩累,耽延案件的作業,行事毫無效率。葉忒羅見到如此場面,適時地建議摩西當遴選幾個賢能的助手——其資格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來負責處理小事中事,遇到大事再呈極摩西。
使徒行傳

6:1 這些時候,門徒的數目日日增加;那些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和說希伯來土話的猶太人之間發生了爭執。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使徒在分配每日的生活費這事上疏忽了他們當中的寡婦。
6:2
因此,十二使徒召集全體門徒,對他們說:「叫我們放下傳講上帝信息的工作,去辦膳食,這是不應該的。
6:3
所以,主內朋友們,要從你們當中選出七個有名望、受聖靈充滿、又有智慧的人,讓他們來負責這事務。
6:4
至於我們,我們要專心於禱告和傳道的任務。」
6:5
使徒的建議得到全體的贊同。於是大家推選司提反;他是一個信心堅定、被聖靈充滿的人;又選出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和改宗加入過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
6:6
大家請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後,就給他們行按手禮。
6:7
上帝的信息繼續傳開;在耶路撒冷的門徒數目增加很多,許多祭司也接受了這信仰。

  當初期教會人數增長時,由於百業待舉,行政的事務耗費他們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使徒們無法兼顧庶務及教導,傳福音的工作。使徒需要專心從事傳道的工作,所以他們便揀選其他人來管理膳食。每個人在教會的生活中都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如果你處領導的地位,但發現所承擔的擔子太重,難以承擔,就要根據神所賜給你能力以及事情的先後次序作出決定,找人來幫忙。知人善任,為神工作,也要分工合作!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於是他們想到挑選司提反等七位賢能之士管理飯食。
  
是否將個人的精力分散得太廣?有些工作分派給別人作是否會比自己攬著作更好?是否應該把行政細節及財物事工委派給專才之士。那些具有禱告操練及屬靈智慧的恩賜的同工,就應該讓他們發揮獨特的恩賜。我們的恩賜何在,就應該集中精力發揮那恩賜。這並不是說,細節上的事,我們可以不管。如果沒有別人能作時,我們還是要管。但是我們隨時要有心理預備,一有合適的人出現,就應當不忌諱把神的工作分出去,即使你的同工開始時學,盡心去培植人才,要講求實際,求真務實,按才幹來使用人。
 
因摩西一人獨自坐著辦事,眾長老就失去運用恩賜的機會。因一人獨自行事就失去那麼多的長老都失去辦事的機會,他們也因長期沒辦事,就會失去辦事的恩賜,把那些人辦事的機會與恩賜都給剝奪了。要知道教會是需要分工合作的,隨著教會的不斷發展與壯大。要需要更多聖靈充滿。有更多的人起來為主工作。要有愛主愛人的信徒起來為教會工作,也需要更有才幹的人培養起來作教會的領導,所以要把事分配一些年輕人去做,發展他們的才幹。

  作領導的不是他什麼都會,能做事的不一定是好領導,能發現人才,能把眾人的恩賜都發揮出來才是好領導。我們看看神怎麼培養摩西,神培養八十年的摩西仍然方法有不對的時候,也有可責之處,何況是我們呢?我們會有更多的錯誤和缺點。我們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會犯錯,要知錯能改。我們也要看到在以色列之外有智者葉忒羅,可以指教摩西,所以我們要看到比我們智慧的大有人在。在教會之外也有智慧者,連我們聖工他們都能幫上忙。
 
我們要做一個謙虛的人,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和意見,才能逐步完善。看別人比自己強,像摩西一樣能認真聽取葉忒羅的建議。改正自己的錯誤,採納別人好建議。與眾人分擔工作,會使用更多人才,讓教會正常運作健康成長壯大。

  教會是在不斷發展與壯大,隨著人數的增加伴著經濟發展,教會需要處理的問題,聖工的安排,會友的需要也越來越多。一個人或少數人是辦不完的,要培養更多愛主之人被聖靈充滿,有恩賜的人來為上帝、為教會、為教友工作,及時把事情辦完,及時做好教會的各項工作,讓教會正常的運轉。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建立一個基督化家庭(約書亞記24:15)


建立一個基督化家庭(約書亞記24:15)


三種培養不孝子的方法:

1. 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

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會反感、仇恨父母,以後容易以暴治暴,主動去打別人。特別是孩子在五六歲時被父母影響最深遠。因為五六歲是個體心理成長的關鍵期。

2. 囉嗦的父母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媽媽的心裡,失敗的孩子失敗在媽媽的嘴裡。」父母的囉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認為父母不值得尊重,進一步就會頂撞父母。

3. 包辦溺愛的父母

父母包辦溺愛,就是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機會、孝順的機會,讓孩子心理變得越來越冷漠。父母應該學會「裝」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和技巧,可以培養孩子的孝順之心。父母應該學會「武裝自己」,適當裝病、裝窮。裝病是為了創造讓孩子為父母服務的機會,裝窮是為了創造讓孩子為家裡做些事的機會,並體會父母培育自己的艱辛。

憐憫弱者與孝順父母其實是一回事。當孩子長大後,父母逐漸老去,也會成為一個弱者。對社會來說,弱者是索取少、奉獻多的一群人,而對孩子來說,父母也屬於索取少、奉獻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窮人的人往往不孝順父母。很多人喜歡在孩子面前吹噓自己官大、錢多、關系硬,這樣的人不僅絕對培養不出孝子,還會培養孩子的非道德行為。

許多嬰孩,並非在父母的期望下來到世間 —- 也有一些嬰孩,甚至不被允許來到這個世間。我們應該用愛來歡迎每一個加入家庭的嬰孩。對一個初生的嬰孩來說,父母的愛是無可取代的 —- 這是他建構生命所需的安全基礎。若是缺乏父母的愛,內心的創傷將無法治療,除非他能從神的愛中,找到特別的恩典。因為一個人,在早期的生命裡,若缺乏雙親的愛,將無力承受心理上的災難,甚至在面對一些生命中必須面對的人物時,都會輕微的發抖。

從聖人的生命和聖經之中,我們可以知道,在母親子宮裡的嬰孩,已經可以感覺到神的存在。你還記得聖施洗約翰在母親腹中時,有一次他認出了瑪麗亞腹中「道成肉身」的上主,並且興奮的在子宮內躍動。

在母親懷孕的時候,嬰兒所接收到的感觀,決定了他生理、情緒及精神狀態的大部分內容。在懷孕其間,最好要認真的聽取醫生關於健康和營養的建議,然而,只有生理上的關注是不夠的。如果心靈的存在也是與生俱來,那麼在懷孕的期間,雙親們就應該要不斷的為他們的孩子祈禱,特別是母親。要知道的是,這將要新生的嬰兒不但是父母親的孩子,也是神的孩子。母親所擁有的思想及情感,在小孩子生長的期間,也提供了很重要的氣氛和環境。

一個新生兒可以認出父親的聲音,因為他在子宮裡時,就已經聽過了。在出生之前,父親的態度及家庭的氣氛,對孩童的靈性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與神的關係不僅僅是知性上的;甚至,在我們尚未學會說話之前,我們也可以有意識的認識神。因此,教會允許孩子前來受洗和領取聖餐。有時候,人們認為不該讓孩子受洗,應該讓他們長大後,選擇他們自己的道路。但這就好像主張我們不應該餵食孩子,最好等到他們長得夠大了,讓他們自己選擇想吃的菜。這樣的主張也很像是,最好我們不該跟小孩子說話,應該讓他們選擇他們想要學的語言。我們必須知道,受洗可以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受洗完全不會剝奪一個人的自由。

如果母親的生理上許可,能夠餵食母奶是最好不過的了。這種醫學上的知識現在已經廣為流傳,如果有什麼東西能夠滋養孩子,能夠組成他們的肉體,這種東西是再好不過了。

母性的愛是一種無私無我的愛(kenotic love)(kenosis意指「無我」,也就是腓立比書第二章第七節當中,基督「將自己傾倒出來,取了奴僕的形質,成為人的樣式」的形象)尤其當孩子小的時候,母親所有的時間都全心全意投入在孩子身上,這是一種為了家庭而放棄自己的情操—-不過,這種愛將會反過來豐富自己,就好像一個在基督的形象裡得到完整的靈魂的人。

在生命最初的一個月,孩子幾乎完全依賴媽媽,然而,對初生的孩子來說,能夠瞭解到父親的愛和影響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種心理學上的生命,同時也是心靈上的生命。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劇就是有許多的孩子,在缺乏父親形象的生活中成長,這種情形,威脅了這些孩子與神、我們天上的父的關係,父親應盡力把時間花在自己的孩子上。

生命最初的三年,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無論在生理上、心理上或是心靈上,都是極為重要的。在這幾年裡,孩子的性格會被塑造,父母將付出相當大的勞心與勞力,但每一份努力,都是值得的。St. John Chrysostom說:「努力的工作吧!你的努力是為了你自己;因為,如果你的孩子有高尚的品德,那麼你的生命也將變得更從容自在。」

林書豪(Jeremy Lin)的故事,他從無名的後備,在神的恩典,成為舉世矚目的NBA新星,連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是他的球迷。林書豪自己說:「若你回顧我的故事,無論你如何看,都會發現神的手指模遍滿各處,有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我想這是從神而來的神蹟。我只能這樣形容它。因為顯然我不相信有任何人會期望事情這樣發生。」

基督信仰有兩方面的真理:神的主權和人的責任。神奇妙的帶領和主權常常讓我們驚訝,讓世人不能不承認祂是又真又活的全能神。聖經也常常督責我們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生命,並要用神的話語培育孩子和年輕人。在林書豪的故事裡,我們發現一個注重基督教家庭教育的美好榜樣。

林書豪的成長也是如此。母親說:「他小時候打球是很霸道的,不喜歡傳球給別人,怕人家進不了球,乾脆都自己投,是個很『獨』的球員,一直到高中才有突破,懂得團體合作。」他在教會和敬虔的家庭中長大,但到高中才認真面對信仰。他說:「高中時,我才認真將基督信仰與打球的興趣連在一起。」他漸漸體會到:「我不是每天努力奮鬥去討其他人的喜悅。我的觀眾是上帝!」

父母最關心他的不是成功,而是他會否驕傲,會否遠離神。母親曾說:「我們也提醒書豪,是人一定會犯錯,除了替他禱告,我們讓他了解驕傲是最大的絆腳石,一個人驕傲時,就會覺得自己什麼都行,希望他有謙卑的態度,將來的路才會好走。我是個普通人,只是期望書豪能成為一個愛主的基督徒,被神所用。我們從小教導三個孩子要知道自己的身分是神所造的人,而神在每個人身上都有特別的計畫,我們注意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去年他分享:「過去這一年對我來說是很艱難的一年,但是也是我在神面前最多的一年。我可以見證說越是困難的時候,神真的是每一步都與我同行。他帶領我走過想放棄的每一刻。」「聖經裡面有很多我喜歡的章節,例如羅馬書5章3-5節,講到很多苦難如何磨練品格,產生忍耐,對我來說,每次當我被擊倒時,我會嘗試再站起來重新開始,我不喜歡放棄,我很固執。」「每次比賽後當我做下來時,我就禱告求問神,他的目的是什麼?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所以我一直和神在一起,他一直教導我要謙虛。」

聖經說得好:「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哀3:27)忍耐生老練,磨練生盼望!(羅5:4)不要等到成功後,才磨練性格和與神親近的屬靈操練!無論順逆,要堅持敬虔、堅持奮鬥、等待神用。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蒙神賜福的婚姻(瑪拉基書二:15)


蒙神賜福的婚姻(瑪拉基書二:15)


(一)神在人的婚姻中作證(2:14)

在婚禮中,牧師往往被視為證婚人。其實,每一位參觀婚禮的嘉賓,都可以話是一對新人的見証人,因為各人都在婚禮中聽到新人彼此向對方許下誓言。但更重要的,就是不單只我們觀禮的人是婚禮的見証人,而神自己亦在人的婚姻中親自參與。因為先知在(瑪2:14)清楚記載到神要在人的婚姻中作見證。

2:14 你們想知道他為甚麼不再接納祭物;那是因為他看見你們背棄了年輕時所娶的妻子。她是你的伴侶。雖然你在上帝面前誓約要對她忠實,但是你背棄了她。

有一些人以為婚姻只是兩個人的事。事實上,有這樣想法的人是由於對婚姻的意義不太了解,所以才會將婚姻看得太簡單了。正因為有些人對婚姻有誤解,所以,有些人就誤以為夫妻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好似生意合作伙伴一樣,「合則來,不合則去。」,所以便做成了很多錯誤的婚姻和痛苦的婚姻。也因著夫妻的離異,對下一代造成了更嚴重的後果,叫下一代對婚姻失去信心,叫人完全陷於孤立的情況,正如我們最近提過:當人孤立無援的時候,正正乎合魔鬼撒旦的心意,因為當人孤立無人幫助的時候,那惡者就更容易攻擊和傷害我們了。

和合本經文(2:14)中指出「因耶和華在你和你幼年所娶的妻中間作見證。她雖是你的配偶,又是你盟約的妻,你卻以詭詐待她。」意思是:神清楚見到當時的以色列人對自己的妻子不忠。

2:11 猶大人毀了他們向上帝所許的願,並且在耶路撒冷和全國各地做了一件可怕的事。他們玷污了上主所愛的聖殿,娶了拜異族神明的女人。

2:13 你們還做了另一件事:你們的眼淚淹沒了上主的祭壇;你們悲哀、哭泣,因為上主不再接納你們的祭物。

這些經文讓我們見到當時的以色列人所做的事情。他們一方面對妻子不忠:當他們的婚姻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厭棄自己的妻子,另外娶一些事奉外邦神的女子為妻,亦參與外邦人的偶像崇拜。另一方面,這些以色列男人又照常向耶和華獻祭,與往常一樣。他們的妻子向神呼求,向神伸訴自己的苦情。神看見他們妻子的眼淚,神就不願意收納這些男人的獻祭。

這些人的表現是表明了他們沒有按著神的心意去敬拜神,也沒有按著神的心意去生活、去對待自己的妻子。當中有一些人可能甚至隱暪自己的妻子,一方面與那些拜外邦神的女子一同去拜她的的偶像,藉此來取悅那些外邦女子。另一方面,這些男人也照平常以色列人的傳統,一樣按時候去向耶和華神獻祭。

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正表明這些人對神的不認識,他們不明白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他們一方面拜偶像,一方面敬拜耶和華,這樣的做法就是將耶和華神與那些偶像視為同等。這樣的事是神所禁止的。另一方面,他們也忽略了耶和華神對婚姻的要求,就是每一個願意進入婚姻的人,對婚姻都有一定的責任。

神在創世的初期,已經定下婚姻的責任和意義,就如(創2:24)所說的:

創世記2:24 因此,男人要離開自己的父母,跟他的妻子結合,兩個人成為一體。

「二人成為一體」就表明了夫妻的關係是最親密的關係,人不能夠破壞,也不應該將夫妻分開。

神設計婚姻的原意是一夫一妻的制度,但因著人的軟弱,與及不同時代、文化的影響,以致古代常有一夫多妻的情形出現,結果就叫家庭受到很多的破壞,一個家庭裏面的人彼此有很多爭競疾妒的事情出現。

當時的以色列人以一種自欺欺人的心態去生活,不論在信仰生活上,在婚姻生活上也違背了與神與人所立的約,所以神不賜福他們,反而藉著先知來責備他們。因為有很多人都不明白婚姻的真正幸福,是建基於雙方對對方的信任和愛。有一些男人從外國娶回一位太太,結果就好似是要將妻子軟禁在家一樣。不讓妻子開車,免得她容易結識朋友。對妻子的經濟控制,只給妻子家用金,以便知道妻子所用的一分一毫的去處。常常致電回家,查看妻子的行蹤。這些的行為都表明了他們的婚姻關係沒有一種彼此信任和尊重的關係,縱使說仍然有愛的成分,也是不健全的愛,結果當婚姻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就很容易會出現婚姻危機了。

歌羅西書3:18-19

作妻子的,你們要服從丈夫,因為這是基督徒的本份。作丈夫的,你們要愛妻子,不可虐待她們。

神明白男人需要有被尊重的感覺,特意吩咐妻子順服自己的丈夫,滿足男性較為理性的安全感。神也明白女人需要被愛的感覺,所以吩咐作丈夫的要愛自己的妻子,滿足妻子在感性上的需要。經文中更清楚提到丈夫不可苦待自己的妻子,所以我們可以明白:神在婚姻中作見證的意思。

有一些丈夫因著對妻子的態度有問題,或者是虐打妻子,或者是精神上的虐待,在這種情況下生活的妻子,一有機會自立的時候,一定會選擇離開那些不愛自己的丈夫。結果,作丈夫的只可以親眼看見家庭破裂,叫人感到可惜。惟願我們各人都能夠明白:神在婚姻中的目的,是要叫人在家庭中彼此相愛,互相扶助。讓人在家庭中得到彼此建立、彼此造就的機會,一同經歷神的恩典。彼此在婚姻中要忠於自己的伴侶,同心合意建立一個合神心意的家庭,叫家庭成為一個榮神益人的地方。



(二)神願人得虔誠的後裔(2:15)

2:15 上帝不是使你跟她成為一體嗎?上帝這樣做是要你們有真正屬於他的子女。所以,你們個個要謹慎,不可背棄自己的妻子。

神雖然有餘力造多人,但祂只造亞當一人,夏娃也從他而出,二人結為夫婦,成為一體,在這一夫一妻婚姻的制度下生出虔誠的後裔。是一些完全屬於神的後裔。東方人向來都很重視後裔,在古代的時候,兒女就好似是一個家族的財產,兒女亦是可以承繼財產的人。 但是,時至今日,除了一些皇室或者富有人家,生兒養女為了承繼家財之外,其他人對生兒養女也非常謹慎。

現代的生活與以往不同,以往女性大多數都會選擇結婚。現在,因著女性的經濟獨立,不少的女性都選擇獨身。但是,不是你選擇獨身或是沒有生養兒女,就與這事無關。因為神的確願意人有虔誠的後裔。其實,這些虔誠的後裔,不應該單單被視為人的後裔,而是神的後裔;在(路3:38)始祖亞當也被稱為神的兒子。在每一個時代之中,神都希望有一些虔誠人能夠繼續承擔責任,將神的福音真理繼續傳揚,將神的心意和救恩繼續宣揚出去。所以不論你是獨身的、你是怕生產之苦、或是無耐性照顧小朋友而沒有生養的、又或者是不知甚麼原因神沒有給你兒女的,你仍然有責任為神培育下一代的虔誠人。



(三)神恨惡破壞婚姻的人(2:16)

2:16 上主─以色列的上帝說:「我恨惡休妻;我討厭你們當中有人對妻子做這樣殘忍的事。所以,你們要謹慎,不可對妻子不忠。」

對妻子不滿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總會看到妻子的不是。弟兄同意嗎?問題只是如何處理這樣的想法和感受。如果我們作丈夫的可以為妻子禱告,將問題交託主,這當然是最首要、最屬靈的方法。除此之外,如果我們能夠忍耐,等候一個好的機會,在合適的時間,經過禱告後,用合適的語氣和態度去鼓勵妻子改進,我相信成功的機會一定會大大增加。最低限度,太太都會覺得我們的意見值得考慮。

但是,如果我們胡亂責罵妻子,妻子的反應當然會不如理想,結果彼此的關係只會越弄越差。

有一些不負責任的丈夫甚至將自己與妻子的不愉快事件向其他單身的女性訴苦,讓人覺得自己是受害人。因為那些只是片面之詞,是主觀和感性的說話,聽到的人如果沒有細心分析,往往都會同情受害人的,結果,這些男人就是為自己佈下一個受試探也試探人的機會。

當一個男人有心要離開自己的妻子,他們通常都會希望找到另一個女性代替。否則,以後的起居飲食如何解決也成問題。當他們一步一步為自己安排放縱情慾的機會之後,那一個一知半解的第三者就會變身成為受害人之一。因為那個女人會分擔了這個對妻子不忠的丈夫的大部份罪名。由被欺騙者變成破壞別人家庭幸福的第三者。

瑪2:16 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和合本)

在經文中耶和華神指出對離棄妻子和以暴力對待妻子的男人的警告,正說明一個事實:不論事情的起因和發展是怎樣,拋棄自己妻子,或是以暴力欺負妻子的丈夫,都是神所憎惡的。

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5:25)論到丈夫要愛妻子的要求:

以弗所書5:25 作丈夫的,你們要愛自己的妻子,好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命一樣。

保羅所要求的:是丈夫要愛妻子到捨己的程度。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保羅既用基督愛教會來作例子,就說明了丈夫愛妻子應該愛到不惜任何代價,任何犧牲也不計較的程度。因為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為教會所付出的代價是最高的,祂不單放棄天上一切的榮華、換來了最大的羞辱,祂甚至在十架上為教會捨命。所以,照此理由,丈夫也應該忍耐妻子帶來的一切難處。

相反地,如果作丈夫的輕易就離棄自己的妻子,好明顯是丈夫沒有履行自己對妻子愛護的承諾,是背棄了自己的誓約,這樣的做法是神所恨惡的。

你可能會問,被神恨惡又會怎樣呢?

希伯來書的作者給我們一個答案。(希10:30-31)

我們知道誰說過:「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子民。」 落在永生上帝的手裏是多麼可怕呀!

新聞上聽到有一些男性因著長期找不到工作,甚至再無勇氣去見工,終日呆坐家中不知所措。其實這些生活在絕望中的男仕最需要人從旁開導,但因著男性通常不慣於表示自己需要幫助。結果,就有一些中年男士落在苦無出路的境況中。當記者去採訪這些男士的時候,更發現當中有一些人在那個困難中更同時受到妻子的精神及身體的虐待,但他們也無向任何人投訴。那些咁嚴重的社會問題是我們作夢也沒有想過的。如果問題只是偶然發生的,問題或許就不嚴重,但如果是長期發生的話,我相信這也不是神可以接受的。因為虐待配偶的事,除了是法律所不容許之外,亦與神的心意相違背。神必定會追討犯這些罪的人。

傳道書4:9-12

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兩個人合作效果更好。一個人跌倒,另一個人可以扶他起來。如果孤獨一個人,跌倒了沒有人扶他起來,他就倒霉了。兩個人同睡彼此都暖和,一個人獨睡怎能溫暖呢?兩個人合力可抵抗一人的襲擊,單獨抵抗就無把握。三股合成的繩子是不容易拉斷的。

夫妻就是團隊合作,可以是最強的,也可能是最差的(互相絆倒型)。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老爸(瑪拉基書四:6)


老爸(瑪拉基書四:6)


瑪垃基書4:4~6節,這一段經文是舊約最後一卷書的最後三節。這段話,不僅適切的概括了整卷瑪垃基書的內容,也總結了整個先知傳統的信息。因此,瑪垃基書最後這段話具有雙重目的。首先,他強調信仰的生活必須以摩西的律法為依據。因此,這段話乃是帶著美好的應許。其次,這段經文也提醒世人: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即將臨到,對我們來說是救贖或是審判,全在於我們如何預備自己。

這段經文同時也明確的指出人類生活中最大的問題點乃是在於父親的心不在兒女身上,兒女的心也不在父親身上。父子的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基本結構,也是整個社會的根基,當家庭失去功能,社會也就會跟著失去秩序。二十一世紀一開始,聯合國便提出研究報告指出,二十一世紀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當是家庭危機。產生危機的主要原因,乃父親在家庭中缺席,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的陪伴,在得不到家庭溫暖的情況下,人格往往無法正常的發展。從民國89年至民國99年,女性為戶長的單親家庭占總單親家庭超過7成,成長幅度近6成。基於此,美國的《新聞周刊》曾以「無父世代」(Fatherless Generation)為封面主題,訴說美國社會有38%的單親家庭,在這些單親家庭中,小孩子大部份皆由母親扶養,使得美國在邁入二十一世紀後,出現了嚴重「無父世代」的社會現象。

反觀台灣社會的現實處境,許多父親專注在為兒女提供不虞匱乏的經濟環境,忽略了作為一個父親,更重要的乃是要讓自己的兒女藉著自己認識上帝。創造天地的上帝,並沒有因為祂手中巨大的工程,而忽略了我們這些如同塵埃一般微小的人類。但我們許多做父親的,卻常常以自己手中還有許多重要的事為藉口,在兒女的成長過程中缺席。我剛才引用聯合國的研究報告,指出有許多社會學者認為,這個世代是一個無父的世代,因為大多數的父親,長期在自己兒女的生活中缺席。

不僅如此,這世代還有許多不稱職的父親,只要權威,不負責任,不僅沒有成為家庭和兒女的保護者,反而成為家暴者,撕裂家庭的關係,傷害兒女的身體和心靈。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將家庭和兒女視為他的寶貝,尤有甚者,甚至將家庭兒女視為他的累贅。聖經告訴我們:「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馬太6:21)又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127:3)、「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6:4)當我們沒有把上帝所賜的產業,當成珍寶來愛惜,我們就是在毀壞聖約,在撕裂我們和上帝所建立的關係。當父親的心沒有在兒女身上,遍地就會遭致咒組,而社會的脫序,很明顯就是咒詛的現象。

聖經清楚的指出,家庭失去功能的問題不僅是父親的責任,同時也是兒女的責任。因為兒女的心不在父親身上,因此兒女不懂父親對他們的付出,也不懂得敬畏生他養他的父親。人若不敬畏生養他的父親,又怎麼可能敬畏造他並賞賜他生命的天父呢?當兒女的心不在父親身上,兒女就不會理會父親的教導,不關心父親的想法,不懂得回饋父親的疼愛,甚至也不知道要愛惜自己的生命。兒女和父親的疏離,也正反應出人類和天父上帝的疏離。上帝的律法告訴我們:「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12:12)又說:「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2)這是應許,也是誡命;帶著祝福的恩典,也帶著刑罰的警告。

在舊約的結尾,先知瑪垃基大聲疾呼,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即將臨到,他要世人轉向,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偏離了聖約。400年後,那擁有先知以利亞心志的福音先鋒施洗約翰,同樣也在曠野聲喊著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3:2),路加1:17也記載:「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今日,聖靈又藉著聖經呼籲我們,當轉向,做父親的,你們要將您們的心轉向兒女,善盡做父親的責任。作兒女的,你們要將你們的心轉向父親,更重要的,我們都是天父的兒女,我們要將我們的心轉向我們在天上的父。如此,必能使我們遠離咒詛,並為全地帶來祝福。聖靈對眾教會說的話,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鄉村宣教(哥林多前書9:22-23)


鄉村宣教(哥林多前書9:22-23)


前言:

漢人傳統村落都有土地公廟,這樣的集體信仰其實並非緊緊控制所有人的生活步調,村落中有大半部份的人僅是習慣於此種民俗信仰,並非實際參與傳統信仰活動。然而,即使集體信仰沒有限制他們,更大的限制反倒是奉嗣「公媽」。這並不是信仰問題,而是傳統孝道觀念,以及來生靈魂的安息問題。當牧者發現問題徵結所在,並且以基督信仰來解說神、鬼、靈魂、來世的觀念,還是難以得到他們的認同。因此縱然教會能成功邀請他們參與每主日的禮拜,但若是鼓勵其更進一步的委身(受洗)時,「公媽」就成為最大的阻礙。

過去三、四十年來,在產業結構的變化當中,人口外流當中,鄉村教會逐漸委縮,鄉村宣教也漸漸被忽略。在過去幾十年都市化的過程中,有20%四百萬的人口,從民間信仰或沒有信仰轉到佛教去,差不多也是慈濟成長的人口。教會卻沒有吸收到這批從鄉村搬遷到都市的人,因為我們忽略了鄉村的福音工作。根據1999年底台灣教勢報告,基督徒的比例是2.6%。鄉村就更低了,雲林縣只有千分之三,嘉義縣只有千分之四。福音荒涼,民間信仰卻不斷蓬勃發展,毒根繼續腐爛。需要有人以堅定的宣教心志,進入他們當中,更多去了解福音土質,進而鬆土、撒種,有一天可以全面開花結果。

 另外一個較少討論、卻不斷面臨的問題,鄉村民間信仰的各種活動已經成為整個社區、整個家族的活動,因此改變信仰常常需要脫離原有社群,必須要有很大的勇氣和決心。每一個傳統社區都有其不可動搖、相互依存的里鄰關係,如果不加入互動與之產生情感,很難真正看清社區真實的內在生態及愛恨情仇。當瞭解了社區居民關係的脈絡後,便驚覺原來鄉村宣教是如此這般地困難,因為傳統社區的人際關係如同一圈「防護罩」;教會需要先進入與之融為一體,透過睦鄰工作(辦理社區公益及教育活動、協助及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服務社區弱勢族群、輔導社區社團組織…等社區工作)以具有能力消除此防護罩,才有宣教的機會。



鄉村教會的困境:

1、教勢的衰退:信徒因著就業或就學需要,遷移至都市或工業區,造成鄉村教會信徒的流失。基本上教會各種活動都受到相當的影響,間接的也影響著教會的發展。

2、基督徒成為農村社會的弱勢團體:基督徒在台灣的社會是少數的宗教團體。多數的台灣人信仰佛教、道教、民間宗教或一貫道。農村的基督徒更是少於3%。弱勢衰退的鄉村教會,更可能成為鄉村社會中極小的弱勢團體,孤立於社區中。對內的宗教活動都覺得無力感,更遑論對外的服務與宣教。很難發揮社區宗教團體的力量。



鄉村宣教的機會:

1.兒童及青少年課輔:對兒童及青少年進行課業輔導,特別可以針對弱勢家庭,因他們特別有需要。透過課業輔導讓他們接觸教會,也將福音帶給他們。穩定後也可進一步發展父母的事工,促進家庭的關係,也將福音帶給父母。

2.老人關懷:鄉村教會可以參與老人關懷、老人送餐、老人健康關懷站、老人日間照護等計畫,年長者本來就比較需要被關懷,也比較關注身體健康,教會可以協助社區提升老年人的健康,增加老年人的社交,並幫助老年人面對靈性和人生的問題,傳福音給他們。

3.家庭小組:鄉村對教會的觀感不一,對有些人來說踏進教會是非常陌生困難的。但若將教會化整為零,鼓勵在家庭舉辦小組聚會來傳福音,建立關係以後再邀請來教會,就比較能克服這個困難。

4.團體關懷:鄉村重社群,改變信仰等於脫離原有民間信仰社群,因此教會多人共同關懷可以幫助初信者建立新的社群關係,協助他們克服脫離原社群的困難。

5.會友家庭關懷:教會可以善用鄉村對家庭的看重,積極傳福音給會友的家人,這部分可以透過探訪、婚喪喜慶、節期送禮等來進行。

6.外籍配偶關懷:外籍配偶在鄉村較多,可以針對她們的需要開中文班等,幫助她們並傳福音給她們。也可透過弱勢家庭課輔的孩子,發展親子事工來關心她們。

7.節慶活動:教會舉辦節慶大型活動可以增加社區和教會的接觸並傳揚福音,不過鄉村教會人力較少,也須注意不可讓同工耗竭。另外也不可忽視後續的跟進,才能讓活動發揮真正的效果。

8.暑期福音隊:可以邀請其他教會以暑期福音隊的形式來協助鄉村教會的宣教。

9.改變鄉民對教會的印象,需在質與量兩方面更深更廣接觸鄉民,提供鄉民各種自然而然走進教會的管道,使教會成為社區的教會。我們藉著【英文班】【安親班】【音樂營】【電腦教室】【婦女成長班】等,敲開社區大門,讓更多人知道這裏有教會。

10.提早退休及福音移民,國家有好的人才,競爭力就可以不斷提昇;企業有好的創業及研發人才,就可以在困難環境中尋找出路;宣教的成敗也在人力的質素。在各種領域,最具決定性的因素,都不是資金,而是人力的質素。福音移民可以在生活上更深去接觸基層文化,可以生活在百姓當中,展現真理的價值觀,用生命影響生命,並且去鬆動堅硬的社群結構。在鄉村充滿假神敬拜的文化中,有更多真神的敬拜,讓鄉村的百姓可更多尊祂的名為聖!



當福音事工急於尋找「策略」、「模式」的時候,有幾項重要前提必須注意:

一、 當人在找方法時,神是在尋找更合適的人,一個願意全然委身於主的工人。只有對的工人,才有對的方法。福音事工和企業面對激烈競爭的生存一樣,最大關鍵還是在於人才。企業人才必須善於管理、創新。宣教人才在於持守異象,敏銳於時代變遷,與神有親密的關係,美好的靈性並忠心到底。不只好的事工模式需要有對的人去執行,成熟的事工模式更是需要一群宣教人才,在實際的經驗中,去思索出來。

二、 再好的模式,都不能離開禱告。鄉村的宣教工作牽涉屬靈爭戰的層面,魏德凱牧師在『攻破堅固營壘』一書中有詳盡的說明。好的事工模式加上不灰心的禱告,終究會經歷福音拯救的大能。

三、 沒有什麼「模式」是永遠不變,永遠成熟的。必須隨著大環境的變化而調整。當然大環境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應小心因應。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屬靈爭戰(以弗所書六:10-12)


屬靈爭戰(以弗所書六:10-12)


事實上,我們人類的第一場屬靈爭戰是當夏娃遇到撒但的時候,這爭戰就開始了。然而,我們從創世記三:1-8來看,撒但並沒有攻擊人,雖然牠引誘了夏娃,但也使我們看出來,撒但不是直接攻擊人,而是引誘人;魔鬼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是,不讓我們信任神。甚至到了現在,這個使人不信神的爭戰還是充塞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

這場戰爭最基本上是發生在人的心中;但事實上,我們也可由以弗所書二:3「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從前也都跟他們一樣,放縱本性的慾望,隨從肉體的私慾意念。因此,我們跟別人沒有差別,都注定了要受上帝的懲罰。」屬靈的爭戰有一部份是發生在每一天中,發生在每一個人的內在生命之中,順從神或是臣服在自己的私慾之中。

苦難等同於爭戰嗎?因為在約伯記第一章中,我們由魔鬼與耶和華的對話,可以明顯看出耶和華允許撒但攻擊約伯。約伯並不知道他的苦難是由魔鬼撒但所造成,今天以約伯的經歷談屬靈爭戰時,很多人都是將問題的焦點放在撒但的身上,忽略了約伯在整個苦難的過程中,約伯所談及的焦點,與撒但一點關係都沒有,他的太太,也沒有看見這件事的背後是撒但的攻擊,甚至要他離開神。他的太太認為這是神對他們不好,所以懷疑神,而這也正是撒但想在約伯,以及所有人身上企圖找到的思想──懷疑神、遠離神。

約伯,他沒有一絲一毫的認為所發生的這一切是撒但的攻擊,他的思想只在乎上帝與他自身的關係,因為在整個約伯與朋友間的對話中,我們沒有發現約伯或是在約伯記中所有發言的人提及這位「始作俑者」(魔鬼);反而在這個過程中,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神為愚妄(不妄評神),最終神親自向他顯現後,他所發出的感受是自己得罪神了神,而悔改、並且更深的認識神,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見你」。

屬靈爭戰並不是要決定誰比誰強,或是誰能贏了此戰,因為結局已經定了,十架上的基督是得勝的記號、復活的基督是得勝的明證;於是保羅在以弗所書六:14-18所提到基督徒可使用的戰備,如──真理、公義、平安的福音、信德(faith)、救恩、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沒有一件不是由基督耶穌而來的。基督在十架上所作的,就是使我們能在這場屬靈戰爭中得勝。

耶穌基督將我們罪挪去,使我們不用再理會撒但的引誘(如牠對夏娃所作的),以及控告(如牠對約伯所作的)。祂在十架上所作的,是完全的勝利,使得撒但唯一的權勢毀滅,釋放我們成為自由的人。我們唯有每天把自己的老我交付給神,並被釘死在十架上,才能使我們的生命因著神的恩典活出基督的生命;若是我們希望靠著自己,不論是禱告、讀經、刻苦,都是無法在屬靈的戰爭中得勝的,因為我們的敵人不是撒但,而是我們自己。

  基督徒是得勝的,因為耶穌基督是得勝的主。所以,基督徒應該是健康的,應該是剛強的。但往往我們卻發現,未信主前的價值觀仍然會影響著我們。過去曾經被拒絕,被傷害的陰影,成為捆綁,使我們裹足不前。甚至不願意碰觸傷口,沒有信心,也不敢冒險。這個是壓制,要奉耶穌基督的名,並靠著聖靈的大能,來幫助這些在個性的扭曲,在心裡價值觀被壓制的得著改變。使他們得到完全的釋放。錯誤的觀念需要更新,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是要時時察驗,所言所行,是否出於神的善良,合神心意,蒙上帝喜悅的旨意,順服在神的意念中。我們的心思意念需要不斷地被調整改變。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聖靈微小的聲音(列王紀上19:12)


聖靈微小的聲音(列王紀上19:12)


  當我們全心專注在愛人身上的時候,愛人一句很輕細的耳語,我們很快地就領會了;聖靈的聲音就是愛人耳語的聲音。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回答他、不理會他、不相信他,愛人也就會不再說什麼的。

一個人能聽到神的聲音,最重要的還是他必須是手潔心清、心不懷軌詐的人。神向人說話的時候,人才能夠「聽」得到祂的聲音。若神沒有向人「說」話,人無論用甚麼方法,是不可能聽得見的。

一、時間

多年前在巴西最強的巫師一天會花十二小時的時間來親近邪靈,後來,每當警察要來抓他時,他每一次都會精準地聽到邪靈的警告,並順利地逃跑。如果崇拜魔鬼的巫師都願意付上代價來精準地聽到邪靈的聲音,那麼敬拜真神的基督徒,豈不是更該付上同等的代價來精準地聽到聖靈的聲音嗎?

二、聖潔

此外,全世界所有最有恩膏的屬靈長輩都強調聖潔和順服。而有些假基督徒以為聖靈會對屢次叛逆、不順服的基督徒說話,但是你是否想過,若你是個叛逆、不順服的基督徒,為什麼聖靈還會想要對你說話呢?你已經有叛逆、不順服的心態在先,屢次不聽神的話語,到一個地步聖靈甚至會停止責備你和完全停止對你說話。女佈道家凱撒琳.庫爾曼(Katheryn Kulhman),在她得著醫治的恩膏之前曾與有婦之夫結婚。因為她的不聖潔,聖靈八年之久拒絕對她說話,直等到她徹底悔改為止。後來她說:「那八年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時間,如同活在地獄一樣。」後來,當她願意聖潔和順服時,聖靈才又開始對她說話。背逆的假基督徒最容易聽錯神的聲音。

操練愈來愈聖潔,也會愈來愈清楚地聽到及分辨聖靈的聲音。另外,所有基督徒所謂的「聖靈感動」都必須有神話語的根據,並且不能斷章取義聖經,連牧師或使徒也沒有例外。如果所謂的「聖靈感動」的事情違背神話語的真理,就是出於人的想法或邪靈的欺騙。不要忘記,聖靈是聖潔的,你愈聖潔,聖靈就愈喜歡對你說話,並親自教導你如何分辨祂的聲音。

三、安靜

 當初耶和華神並不是在烈風、地震或火中向以利亞彰顯祂的同在、傳達祂的旨意,而是在一個寧靜、微小的聲音中。在整首合唱曲中,有那一個音符像強調的休止符那樣有力呢?在整卷詩篇裡,有那一個字比「細拉」(意即暫停)更動人呢?有什麼事情比風雨突發前的寂靜,比自然界中異常現象或騷動暴發前籠罩著整個大地怪異的安靜更可怕、更令人震顫的呢?有什麼東西能夠像「安靜中的大能」那樣感動人心的呢? 

 「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四六10)這是真認識神的惟一途徑。「神在祂的聖殿中,全地都當肅敬靜默。」當一開始安靜時,所有嘈雜的韾音竟都往耳朵裡衝進來了;許許多多喧鬧的音響從外面的環境,也從內心裡湧上來,一直到後來,除了這些煩亂與喧囂外我幾乎聽不到別的。這許許多多的聲音中,有一些是我自己裡面的聲音,有的是我自己的問題,我自己的掛慮和出於己的禱告;其他的是那誘惑者的建議,和從騷亂的世界裡跑進來的聲音。似乎從來就沒有像當時那樣,有那麼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去說、去思想;那時我整個心思被四面八方來的音響拉拉扯扯,最後迎向我的就只有一些嘈雜的聲音,和無法形容的不安。彷彿我需要注意聽其中的一些聲音,甚至需要回答它們,然而神說:「要安靜(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但是,又有為「明天」的事,「明天」當盡的職責和為「明天」的掛慮,使腦海裡重新湧起了思想的衝擊,只是神又說:「要安靜!」以後,接著湧上來的就是我那顆不安靜的心極想快快就近祂的禱告,這次神又說:「要安靜!」

  當我留意這些命令,慢慢地學習聽話,而把我的耳朵向所有的聲音關閉時,我發現:過了一陣子,當其他的聲音停下來,或是我自己不再去聽它們時,就有一個寧靜、微小的聲音在我生命的深處,開始用一種說不出來的溫柔、能力和安慰在說話。當我留心聽時,它在我裡面就成了一種禱告的聲音、智慧的言語和對所該做之事的提醒,以至於我不再需要那麼費力地思想,也不需要禱告得很勉強或不容易相信;相反地,在我心坎裡那個寧靜、微小的聲音是聖靈的聲音,是神自己在我靈魂隱密處的禱告,是神對於我所有問題的答應,是神自己的生命和力量成了我靈、魂、體的生命和力量。這個聲音成了所有智識、所有禱告和所有祝福的本質,因為它就是永生神自己成了我的生命和我的一切。

四、管道

1.聖靈直接向信徒說話:結3:23-27記載,以西結在迦巴魯河邊,神的靈就進入他的裡面,使他能夠為神說話。再者,司提反在成為七位執事之一的時候,聖經說他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蹟。當反對者起來和他辯論的時候,司提反以智慧和聖靈說話(亦即指聖靈藉著他的口說話),因此使那眾人都敵擋不住(徒6:8-10)。

2.聖靈透過事件默感信徒:在迦勒底外患為禍的時代,哈巴谷呼籲神顯出祂的公義,不容仇敵圍困以色列百姓。因此,哈巴谷定意在守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如何回應他的禱告(哈2:1)。

3.聖靈透過異象或異夢傳達:耶穌的父親約瑟就是很會作異夢的人,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約瑟也曾在生命不夠成熟時作了兩個夢,此外,在士7:9-15記載神透過兩個米甸人的對話,說出一塊大麥餅滾入米甸營中的夢,而使基甸瞭解到這乃是表示神已將米甸全軍都交在他的手中的象徵。(王上3:5-15)。

4.聖靈在信徒內心感動:當耶穌降生的第八天,約瑟和馬利亞帶著他到聖殿受割禮,那時,西面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要看見以色列的聖者(彌賽亞)。果然,當他進入聖殿之時,就遇見了(路2:25-27)。因此,藉著聖靈在信徒內心的感動,人可以明白祂的意思。

5.聖靈透過聖經來感動信徒:這是最可靠與普遍的管道,聖靈最常藉著信徒研讀聖經來感動人。因神的話沒有一句是不帶著能力的,所以想要聽得見聖靈的聲音,必須要謙卑研讀神的話。因為神的話乃是靈、是生命(約6:63)。不讀神的話,卻能聽到神的聲音,這聲音是可疑的。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更新的事奉(以賽亞書六:1-5)


更新的事奉(以賽亞書六:1-5)


 今天所讀的經文,以賽亞書第六章所記載的事,是發生在主前740年。烏西雅王是一位敬虔又有能力的君王,但是他因著國家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干犯耶和華他的神。他要進耶和華的殿,在壇上燒香,然而這本是只有祭司能夠做的事,因此神就讓他在聖殿中的香壇旁和眾祭司的面前,長出大痲瘋,直到他死的日子(歷代志下26:16-21)。當這位有才能的君王死時,以賽亞就來到這個使烏西雅王長出大痲瘋的聖殿。如果你是以賽亞,當你踏入這個聖殿時,我相信以賽亞的心境必然是非常的複雜,他一面敬畏神,一面又思念這位使以色列國強盛的君王,因為他的繼承者約坦王是一位好的君王,卻是懦弱缺乏領導能力,一生不敢進入耶和華神的殿(歷代志下27:1-2)。因此以賽亞為以色列國的前途擔憂,神啊!你在那裏?

然而,以賽亞在聖殿中的經歷改變了他的一生,以下分五點來說明他奇妙的經歷:人的盡頭是上帝的開始,帶著困難來到神聖殿內的人,都能經歷上帝的幫助。當以賽亞來到神的聖殿,看見了第一個異象,就是神的榮耀。當以賽亞認為地上的寶座空了,天上的寶座卻有神坐著永遠在掌權。不論世上的政權敗壞到何種地步,一切事情仍在神的管理之下。

以賽亞看見主神「坐在高高的寶座上」(v.1),表示祂在天上掌權;「祂的榮光充滿全地」(v.3)表示祂也在地上掌權;「聖殿充滿了煙雲」(v.4)表示祂在以色列選民中掌權。這表示神過去一直都在天上和地上掌權。

以賽亞在聖殿中看見第二個異象是看見天使並聽見他們讚美神的聲音,說「聖哉!聖哉!聖哉!」這是讚美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也是讚美神在過去是聖的,現在是聖的,將來也是聖的,因為祂要掌權到永遠。在這裹特別提到天使「撒拉弗」在聖殿中敬拜的服事:

「撒拉弗」的服事--他有六個翅膀:兩個翅膀遮足,兩個翅膀遮面,兩個翅膀飛行,遵奉神的命令在服事。

然而天使讚美的聲音在以賽亞的悔改時,突然停止。當為罪嘆息的聲音達到大君王的耳中時,撒拉弗的歌聲立刻安靜下來,好讓懇求的罪人之嘆息能得到回答。以賽亞在聖殿中先看見神的榮耀,再看見天使的讚美,現在卻看見自己的真像,原來自己在聖潔的神面前是個污穢的人。因此以賽亞在神面前表露悔改的心,神就馬上回應他的悔改-潔淨他。沒有一個人可以使自己在神面成為聖潔,所以需要神來潔淨我們。好像今天耶穌基督也用祂的寶血潔淨凡信祂的人,以致神才可以使用他一樣。

以賽亞不但看見自己的不配,也看見自己沒有能力,不能使神的百姓以色列人聽他所傳神的信息而回頭。然而神不是要求人有能力,而是要求人肯不肯被祂使用,人若肯,神的能力就可以與他同在。神往往是在人的危機中,呼召人來做祂的工。

當以賽亞在找神說﹕「神啊!你在那裏?」神回應他說﹕「我在這裏,但誰肯為我被差遣呢?」所以聖經在這裏記著說﹕「以賽亞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v.8上)

「以賽亞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v.8下)。



作者

名字:以賽亞的意思是「耶和華拯救,或耶和華是救恩」,本書把神的救恩詳細地表明出來,故又稱為聖經的縮影。

家庭:依照猶太傳統,以賽亞出身王族,父親亞摩斯是猶大王亞瑪謝的兄弟,所以以賽亞是烏西亞王的堂兄弟。他的妻子也稱為女先知(賽8:3),共有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施亞雅述」,意思是餘民將要歸回。另一兒子叫「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意思是擄掠速臨,搶奪快到(賽7:3)。

服事:以賽亞的服事約有60年,歷經5任君王,依照猶太人的傳統,以賽亞被瑪拿西王鋸死(來11:37)【以賽亞升天記】。

四. 背景

時間:以賽亞經歷猶大的五個王:烏西雅(769-741 B.C.)、約坦(741-734 B.C.)、亞哈斯(734-715 B.C.)、希西家(715-697 B.C.),和瑪拿西(697-642 B.C.)。按書中記載的安排,和對照時間的順序依次為:

賽6:1「烏西亞王崩的那一年」(739 B.C.)。

賽7:1「亞哈斯在位的時候」(735 B.C.)。

賽20:1「亞述王撒珥根打發他珥探到亞實突的那年」(711 B.C.)。

賽36:1「希西家王14年」(701 B.C.)。

烏西雅王和約坦王:賽亞出生於烏西雅王的時代,是猶大歷史中極繁榮穩定時期。烏西雅對神表現虔誠而敬畏,但晚年卻因驕傲而受罰,身患痲瘋病,與其子約坦共同攝政達12年(代下26:16-21)。烏西雅去世那年,以賽亞蒙召成為神的先知(賽6:1),向受神的百姓與列國列邦傳講神的信息。

亞哈斯王:亞哈斯作王時,北國以色列與亞蘭聯盟攻打耶路撒冷(734 B.C.),這是猶大遭遇第一次的政治危機,先知在舉國憂愁下,宣告了「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的應許,但亞哈斯王不肯信從,反轉向亞述求援。雖然危機暫時解除,北國以色列、亞蘭先後被亞述所滅,但猶大也須向亞述稱臣進貢,成為亞述的附庸國,宗教上也須隨從亞述(王下16:18)。

希西家王:另一次的危機乃是希西家登基後,加強國防,建造西羅亞水道,供應耶路撒冷水源,不肯再臣服亞述,亞述王西拿基立於是攻擊猶大各城邑(701 B.C.)。在這危急之秋,國中有人主張與埃及結盟,以賽亞卻提出了神的立場(31:1-9),警告猶大人不要靠人的幫助,並應許神自己要保護耶路撒冷。這次危機幸賴神的保護而安然度過(37:36),先知接著又提出另一個危機,即巴比倫的威脅,預言國家將要滅亡,人民被擄(39:5-6)。不過,先知遠眺將來,預言百姓將從被擄之地歸回,以色列蒙神復興,充滿榮耀。

瑪拿西王:瑪拿西是希西家王延長15年的壽命時所生的,他作王時,年僅12歲(王下21:1),在位55年,後來成了猶大最壞的王。以賽亞書中並未提到瑪拿西,但猶太傳統認為以賽亞死於瑪拿西王之手。瑪拿西雖罪惡多端,但晚年悔改,神也恢復他(代下33:10-20),說明神的救恩可以臨到最惡的人。





時 期 南國(猶大/耶路撒冷) 北國(以法蓮/撒瑪利亞) 外 邦 與 以 色 列 人

烏西雅作王 『烏西雅定意尋求神....耶和華就使他亨通....因他甚強盛』

(代下26)

『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百姓仍在那裏燒香』

(王下15:4) 『耶羅波安....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離開尼八的兒子....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一切罪』

(王下14:24)



撒加利雅、米拿現、比加轄、比加等王都不離開尼八的兒子.... 『亞述王普勒來攻擊以色列國,米拿現給他一千他連得銀子,請普勒幫助他堅定國位。』

(王下15:19)

『以色列王比加年間,亞述王....來奪了....全地,將這些地方的居民都擄到亞述去了。』

(王下15:29)

約坦作王 『約坦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只是邱壇還沒有廢去....』

(王下15:34-35)  

亞哈斯作王 『....亞哈斯登基....不像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卻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又照著....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兒子經火,並在邱壇上....獻祭燒香』

(王下16:1-4)『這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越發得罪耶和華,他祭祀攻擊他的大馬色之神....』

(代下28:22) 『何細亞....行耶和 華眼中看為惡的事.. ..』

(王下17:1-2) 『亞蘭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瑪利的兒子比加上來攻打耶路撒冷,圍困亞哈斯....亞哈斯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求你來救我脫離他 們的手。』

(王下16:5-7)

『亞述王....上來攻擊何細亞,何細亞就服事他,給他進貢。何細亞背叛,差人去見埃及王梭,不照往年所行的,與亞述王進貢....』

(王下17:3-4)



希西家作王 『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他廢去邱壇,毀壞柱像,砍下木偶,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因為那時以色列人仍向銅蛇燒香....』

(王下18:1-4) 北國滅亡,選民被擄 『亞述王上來攻擊以色列遍地....何細亞第九年亞述王攻取了撒瑪利亞,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王下17:5-6)

『希西家王十四年,亞述王....上來攻擊猶大的一切堅固城,將城攻取....希西家就把耶和華殿裡和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銀子都給了他。』(王下18:13-15)

『拉伯沙基說....亞述大王如此說,你所倚靠的有甚麼可仗賴的呢?.... 你竟倚靠埃及的戰車馬兵麼?』(王下18:19-25)

『當夜,耶和華的使者出去,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王下19:35)

『那時巴比倫王巴拉但的兒子....就送書信和禮物給他(希西家)』(王下20:12)

  

小結:北  國:趨向滅亡的事實,百姓被擄

   南  國:較穩定,但不斷受外邦威脅,隨時有被擄危險,祈求外邦幫助

   以色列人:不斷犯罪、拜偶像

   外 邦 人:主要四個邦國-亞述、亞蘭、埃及、巴比倫



先知的任務

「....以賽亞得默示,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天哪,要聽,地阿,側耳而聽,因為耶和華說...」(賽1:1-2)

「耶和華對我說,你取一個大牌,拿人所用的筆,寫上....」(賽8:1)

「耶和華的話臨到以賽亞說,你去告訴希西家說....」(賽38:4)

「報好信息給錫安的啊,你要登高山;報好信息給耶路撒冷的啊,你要極力揚聲。揚聲不要懼怕,對猶大的城邑說:看哪,你們的神!」40:9



~先知在黑暗時代中,要用言語、行動傳遞耶和華的信息在任何時代中,將從神而得來的信息傳開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信 心(羅馬書一:19-20)


信 心(羅馬書一:19-20)


我們在聖經中看見,神所要求於祂兒女的,就是信心。「人沒有信心就不能得到上帝的歡心。凡是到上帝面前來的人都必須信上帝的存在,而且信他要報賞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6)

“亞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來11:8)這是何等的信心,大凡移民都是從窮鄉僻壤移向城巿,從文化經濟落後的山地,移向沿海發達的富庶之地。但亞伯拉罕的移民,卻是從都市到曠野,離開自己繁華的城巿去到文化,民族和生活方式迥異的陌地。甚至,當神呼召之時,神未曾講清所要去的目的地,此時此刻,關係到個人的前途命運,前途撲朔迷離,生死未卜,亞伯蘭卻“遵命”出去了,當時,亞伯拉罕可以列舉許多理由為自己找藉口,他卻願從不二。很多時候我們聽了太多的人話,神細微的聲音,太多的人只是聽聽而已,並不打算遵守所聽見的命令,以致於“耶和華的言語稀少。”

「那麼,信心是甚麼呢?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希伯來書11:1)所有的信心都是神所賜給的。聖靈的恩賜裏有信心這一件(林前十二:9a),也有這樣的意思。信心不是人所能鼓動的,所能造作的,所能從他的心裏帶領出來的。按神的旨意,基督徒在世活乃是為祂的旨意和榮耀,我們是神的一個器皿。

摩西的一生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四十年 在王宮 受教育 我能 有領受異象 倚靠勢力才能

第二個四十年 曠野 牧羊 我不能 異象死了 破碎

第三個四十年 出埃及&曠野 牧養人 神能 實踐異象 倚靠聖靈

(一)作出明智的選擇

摩西在人生作出重大的決定,信仰就是一個決定。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決定裡,這些決定都是跟我們的思想、信念或信仰有關的,“你為什麼選A不選B”?因為你的想法影響你的選擇。弟兄姐妹,如果我們是個有信仰的人,是個信耶穌的人,你每天的生活的決定,不論是在人際關係、家庭、工作、事業方面都會表現出來。你的決定反映出你是否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你的信仰會決定你的選擇。摩西長大了,就作出一個偉大的決定,這個決定何等不容易。摩西長大是什麼時候呢?是他四十歲的時候。那時他說話行事都有才能,他學了埃及人的一切學問。

人都是選擇好的,放下次好的,摩西也不例外。這不是一下子就能作出來的,乃是經過無數次的選擇累積而成,到了四十歲時才作出這麼偉大而明智的選擇。因為摩西從小就被他的母親熏陶,他母親告訴他:他是個以色列人,耶和華是他的上帝,列祖是他的祖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上帝在整個以色列民族是有祂奇妙而偉大的計劃,他們將來要出埃及,要進入迦南成為一個神祝福的國度。不但如此,上帝是永活的上帝,將來在天上有永恆的家鄉。

(二)產生無懼的勇氣

他看見了荊棘在火中燒卻沒有被燒毀,這個異像告訴他,以色列人就好像荊棘被法老王用火來煎熬卻不能被消滅。神一定要拯救以色列人。因着這個異象,神就打發他去與法老王周旋,使他有信心去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即使他遇到難處的時候都能恆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一樣。

(三)成就偉大的事工

神吩咐摩西,叫他吩咐以色列人200萬人,每家(大概有40萬家)殺一只羊,把羊血塗在門框上,並且要把羊烤熟吃掉,神要差派天使在晚上在埃及遍地擊殺一切頭生的,從人到牲畜,從尊貴到卑賤的家,無人能免,唯有房子門框上有血,天使才會越過。這個神跡是神在埃及最後行的一個。因着摩西的信心、以色列人跟着遵行,所以就成就了偉大的事工。到那一天以色列人脫離埃及四百三十年之久的統治。神是他們的統治者,他們邁向迦南地。要建立一個新的以神為中心的國家,這個偉大的成功,是神親自成就,摩西所付上的就是信心。摩西被稱為神偉大的信心英雄,就是他的信心。

我們看到他們兩位的故人閱歷,莫以為人生就只是在作,許多時候,在作與靜中間,以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信心,信心就是停止人自己的工作;就是等候神來作工。等候神來作工,乃是在信徒心裏的,乃是不可見的。信心所作最大的工夫,還不是在乎來得神來為信徒作工,乃是停止信徒自己的行為。

神從來不肯將祂自己的工作,混在人肉體的行為裏。祂所要求於信徒的,就是完全停止一切屬乎自己的,不管是主意也好,是能力也好。祂喜歡受信徒的依靠,受信徒的委任。但是,這樣相信神的心是從那裏表明出來呢?就是從自己完全寂靜,完全安息看出來。這就是信心行為的第一步。信心要求我們有完全的安息:心裏安息不憂愁,身上安息不勞碌。

亞伯拉罕和摩西在信心的行動前,可不是致死老我嗎?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不可一錯再錯(創世記四:7)


不可一錯再錯(創世記四:7)


創世記第四章該隱的故事是承接在第三章伊甸園的墮落之後的事件,我們發現這兩章的內容無論在故事的編排、語句的運用、或主題,都有類似之處;比如,亞當與該隱同是以耕種為生,都在犯罪後推諉或否認自己的責任,也因而被趕逐。第四章在描述人類是如何一步步的嚴重化。

該隱與他兄弟亞伯出生就不太一樣,他是在父母的期待與讚賞中出生的。第一節提到夏娃懷孕生該隱時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原來意思可以繙作『我像耶和華一樣,造了一個男子。』對生這個孩子,想必他父母以其為樂的。而亞伯就差多了,這字的意思是「嘆息、虛空」,他的出生不是讓父母感到喜稅,而是帶來嘆息的。

在創世記三17-18,耶和華對亞當說『…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顯然亞當是從事耕種的農夫。而四2說『該隱是種地的。』可見該隱從小一定跟在父親身邊學習耕種長大的,是繼承父親行業的。

聖經在這裡沒有明確的說明上帝為什麼這時候不悅納該隱的供物,該隱心裡自然會大不是滋味,會覺得上帝是不公平的裁判,他不能接受弟弟亞伯比自己被稱讚和被肯定的事實。因此該隱就『大大的發怒,變了臉色。』然而上帝在這時卻是勸該隱『你若行的好,就必蒙悅納。』這話似乎透露出該隱的供物不蒙悅納的原因,同時也是提醒他神並不偏待人。神也更進一步警告他『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他必戀慕你。』意思是罪就像鬼魔野獸潛伏在該隱的門口,等他出來就要撲上去攻擊他,要控制他。耶和華對該隱接著說『你卻要制伏他。』意思是要該隱不要等到罪惡大到不能控制的地步,才要嘗試去制服牠;而要他一開始就選擇戰勝心中的罪惡。

基督徒最大的福氣之一就是,聽見且認識神的聲音。神警告祂的兒女說:「你們總要謹慎,不可棄絕那向你們說話的;因為那些棄絕在地上警戒他們的,尚且不能逃罪,何況我們違背那從天上警告我們的呢。」(來12:25)聽到神聲音的安全守則:1.祂的聲音總會領你到主耶穌,顯露一切的罪惡並邪情私慾。約翰聽見祂的聲音,就說:「我一看見,就仆倒在祂腳前。」(啟1:17)2.祂的同在(或面容)總會隨同祂的聲音。你會因祂榮耀的同在而深受感動、滿懷喜樂。3.祂的聲音會確定聖經的真理。聖靈會領你確信祂的道,神所說的都必合乎聖經。4.凡祂所說的,必在主的審判臺前顯得純全煉淨及無私。

此時,雖然上帝沒有悅納該隱的獻祭,但並沒有因此就棄絕他;反而像慈父般的勸誡他。然而該隱並沒有接受神提醒的訓誨,任由忌妒在心中燃起殺人的動機,就安排謀殺亞伯的計劃。四8說『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根據不同的翻譯,這節可以這樣說『該隱約他的兄弟亞伯到人煙稀少無人注意的野地,然後襲擊他,把他殺了。』

在這事件中,我們清楚看見該隱的失敗,他因忌妒而犯下謀殺之罪。在我們生活中,忌妒可以說是常有的事,然而我們要小心不要持續落入這樣的光景,被它所控制,因為它帶來的後果是相當的嚴重和可怕。它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破裂,也同時使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產生隔閡。因著一次極為平常的忌妒,就讓忌恨吞滅了該隱的手足之情,也導致與神關係的隔離,他被趕逐離開耶和華的面,四處遊蕩(他所居的「挪得」一地該字與「飄蕩」同一字源)。

以人的驕傲與自我為中心的特性,那受污染的心性,傳承了那想自己當神的虛榮心,所以,就用殘缺的理性跟神理論,自我中心的毛病就是不管自己對不對,總是會用歪理藉口來掩飾自己而且總會覺得不是自己的錯。這樣一來,即使祂是神,自己都覺得責怪祂是對的。

沒有神同在的日子是可怕的。神耽心祂的兒子做錯事,祂警告說:「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創世記四:6、7)祂不忍直接馬上判決,祂就像慈父般問你在那裡,給我們機會,祂很沈重也很溫和地問:「你弟弟在那裡?」祂不是質問,是給認錯的機會,然我們實在太頑梗,還惱羞成怒,大言不慚地說:「我不知道,我難道是看守我弟弟的嗎?」目中無神,更是辜負祂對我們的愛,傷透了祂的心。當時像一個無理取鬧的孩子,怪祂,頂撞衪,還跟祂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