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最小的卻是最珍貴的


最小的卻是最珍貴的

『耶穌對他們講另一個比喻:「天國好比一粒芥菜種子,人把它種在田裏。這種子比其他一切的種子都小,等它長起來卻比任何蔬菜都大;它成為一棵樹,連飛鳥也在它的枝子上搭窩。」耶穌講了另一個比喻:「天國好比麵酵,一個女人拿來放在四十公升的麵裏,使全團麵都發起來。」』(馬太福音十三:31-33)

 

   天國(現代中文譯本翻為:上帝國)並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天堂」,而是指「以上帝為生命之主」的地方。當我們朗讀主禱文時,其中的: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就是表明宣告我們願意接受上帝的主權行在我們的身上。只要我們的心中是以上帝為中心,以上帝為我們生命的主,我們的心中就有天國。只要我們家庭以上帝為中心,以上帝作為我們家庭的主,我們的家庭就是生活在天國裡。一間教會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耶穌做作比喻的特色,是以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事物來做作比喻。耶穌做的五個比喻,都是在巴勒斯坦地區平常生活中可以遇見的事物:()芥菜種子,這是在約旦河旁畔,到處都可以看到的芥菜種樹;()麵酵,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會遇見;()將財寶藏在地底、田裡,這是猶太人的生活習慣;()昂貴的珍珠是猶太商人跑遍世界,在尋找貴重的東西;()撒網,這也是在加利利海經常看見的。

   當耶穌在講天國,祂用芥菜種來作做比喻,耶穌沒有指出祂是在講哪一種芥菜,聽眾都知道。芥菜是許多植物的通稱,各國的芥菜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草本植物,長的矮小,開著白色、黃色或紫色的小花,但都不是像耶穌講的芥菜可以長成樹,還可以分出枝。芥菜的小花邊偶有昆蟲爬爬,蝴蝶沾沾,絕對不像耶穌所敘述的,連飛鳥都可以在上面做窩。中國的「芥」,更是「小」的意思,所以芥末是磨成細小的粉末,芥民是小民,芥蒂是一點小事情就不愉快。這成為許多人的困惑,哪有芥菜會長的那麼大?甚至有人提出耶穌連植物的名字都搞錯,那祂還是上帝嗎?

   1846年,英國倫敦大學藥用植物教授羅里(John Forbes Royle, 1799-1858),以無比的耐心到現地仔細比對,才提出聖經的芥菜與他處的芥菜有極大的不同。

  羅里教授曾經到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黎巴嫩等地區,才發現許多植物都稱為芥菜。「但是有沒有一種芥菜,符合耶穌所描述的那樣?」他查訪詢問在地博物館與百姓。終於發現在乾旱的曠野地,有一種多年生的芥菜,能夠長到5公尺以上,能自樹幹基部分枝生長,彷如灌木,其根非常的長,可以深入地下直到有地下水的深度汲取水源,其種子非常小,長度小於0.1公分。若將種子移種到農田,農田的土壤肥沃,水份較多,這芥菜種可長到8公尺,由於分枝更多,更簇密生長,植物可以大到供鳥類在上面棲息或築巢,這種芥菜就是Salvadora persica

  然而,耶穌說,天國好像芥菜種。表示信主的人起初是很少的,是很卑微的,是不起眼的,是被輕看的。好像使徒行傳裡面所記載的初代教會一樣,基督徒在羅馬希臘化文化之下,被崇拜希臘眾神的百姓視為異類。因為基督徒不願意參與帝國的崇拜,以及拒絕參加各項的運動與競技(最早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乃是一種迎神賽會,表演給天上的希臘諸神觀賞的,其中有充滿暴力的競技,例如與獅子搏鬥)。

 初代基督徒認為基督教導他們過著檢樸的生活,所以他們的衣服就沒有甚麼裝飾,所以辨認基督徒最好的方式就是他們的衣服,非常樸素。相較於喜愛華麗裝飾的羅馬人,以及到處可見的花環或花冠,基督徒在當時的社會,簡如被認為是一群異類。他們人數稀少,很卑微,很不起眼,被輕看,就像芥菜種一般。但是,他們卻守著自己的信仰,守著自己的身份,從不貪圖華麗虛榮。

   小時候我們總是立志做大事,要成為大人物,影響社會。但是,在聖經裡並沒有教導我們去做「偉大」的事,而是要我們去做上帝要我們做的事。馬太福音廿五章31-46節,耶穌談到在最後審判時,便一再強調:「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這裡的「最微小」可以用來比較芥菜種子,是小到比任何種子都微小的服事。例如:給人一杯水、一件衣服、一碗飯......等等。

   1952年,孫理蓮牧師娘創辦了基督教芥菜種會,致力於各項救濟事業、幫助痲瘋病患、募款致力照顧孤兒寡婦、受刑人或貧困、疾病的民眾。孫理蓮牧師娘是透過寫信給許多歐美的親人朋友、信徒,請他們關心幫助。「寫一封封的信」-她從不停息這樣的工作,也因為這樣,國外許多人奉獻金錢,也差派志工來參與關懷和協助她的工作,陸續在全省設立育幼院、少年之家、殘障之家、肺病療養院、烏腳病院、巡迴診所、山地產院、原住民的職訓學校,提供褓母、護理、木工、汽車修護等技能訓練。她將這個機構取名為「芥菜種會」,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雖然是小小幫助人的奉獻,也將會在上帝眼中看成是一件大事。

    種子落地成長的生命力,在於它發芽生長時,它會慢慢衝出土壤,甚至把頂上的石頭擠開,從縫隙中闖出足夠空間來成長,這就是生命力的表現,是生命的改變。當年耶穌出來傳道的時候,跟從耶穌的門徒大多是社會中低階層的人,完全不是當時的社會所認為的精英。而這些門徒在開始建立教會時,起初強大的羅馬帝國根本不把他們看在眼裡,覺得這批人絕對成不了甚麼大氣。沒想到教會愈長愈大、愈長愈多,成為羅馬帝國的威脅時,他們就開始逼迫教會。但是,這些跟從耶穌的門徒,他們的生命已經不同了,他們的數「量」雖然還很少,他們的「質」卻是最好的,他們願意為「為主而活」,願意為福音受迫害。時至今日,曾經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已經不在了,而主的教會卻無處不在。這一粒細小的芥菜種的生命力已經使它長成大樹。

   韓國「愛的教會」四十多年的教會成長歷史,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愛的教會」在剛開始設立的時候,只有十多位信徒;原本教會駐堂牧師玉漢欽牧師推動許多的事工,期盼教會能有成長,可惜都沒有成功。事後檢討原因在於信徒為許多的事工勞心勞力,但是他們的信仰生命力並沒有改變,習慣舊有的模式-就如同耶穌探望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中,馬大專注在事工而心煩,忘了那上好的就是與主同在。(參路十:3842)最後,玉牧師從聖經裡的初代使徒身上,找到答案,信仰生命力在於「為主而活」-真正的敬神愛人及宣揚福音,就如同當年跟從耶穌的門徒,願意為主捨命。玉牧師花了數年的時間開始重新培育每一位信徒,使每一位信徒的生命真正重新改變;當每一位信徒展現出信仰生命力,教會就會有巨大的成長。所以,經過四十多年,信徒從十多人成長到近九萬人。

   這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提醒我們:不要忽略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如果我們教會的每一個人都能從自己開始,先改變自己的生命,看看自己是否真的「為主而活」,是否真的「愛人如己」、「彼此相愛」,而活出好的信仰生命力。然後,從小處開始,找一個對象,常常關懷他,為他祈禱;可以從家人開始,進而關心周遭親友、工作夥伴、住家鄰居......,逐漸發揮及擴展我們的影響力。如此而為,我們每一個人必能像這粒芥菜種一樣,天國可以透過「我」而傳揚擴大,讓人看出「我」這個基督徒是有上帝的形象,而歸榮耀給上帝。

    天國好像麵酵。這個「麵酵」的比喻,解經家同樣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

 一是說:「麵酵」是指邪惡的教訓(太十六12)和邪惡的事物(林前五7~8)。這婦人將麵酵藏在三斗麵裏,象徵背道的教會,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彼後二1),將其混雜在純正的正道裏面;並且容納邪惡的事物,將其混雜在純潔的屬靈事物之中。「直等全團都發起來,」『全團』指整個基督教。仇敵的腐化工作,會越過越厲害,直到把整個基督教都敗壞了。

 二是認為『麵酵』不一定代表不好的事,因此上帝才會要人在五旬節獻上有酵的餅為素祭(利廿三17)。所以『麵酵』是指聖靈內在的工作能力,能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做甦醒劑,並在全體人類當中擴展,最終成就上帝心意。

   我喜歡第二種解釋。要讓麵糰發起來,沒有酵是不可能的。只要少量的酵就能讓三斗的麵糰發起來,象徵它的影響力深厚。主耶穌希望我們像「酵」一樣,進入人群中發揮正面積極的影響力。

 基督徒在社會中雖是少數中的少數,然而,只要是一個真正有上帝生命力的基督徒,必定會像「酵」一樣,可讓整團麵都發起來,這樣互相感染的影響力是不容小看的。

    主耶穌開始傳道的時候,只有少數人相信,跟從他;但是,他的影響力,日日加深;直到主耶穌受難復活,聖靈的大能感動使徒建立教會,教會從那細小的種子開始生長起來,而擴展到世界各地。天國就是這樣,由最小的開始,而成為無限大。「要知道主會把他為自己的子民所保存的賞賜給你。你們事奉的是主基督。」﹙歌羅西書三: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