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走更美信心的路(希伯來書十一:6)



走更美信心的路(希伯來書十一:6)

  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他如何一步一步走信心之路,無論是他的得勝或失敗,也不論是他敬畏主或遠離神的生命起伏,相信這一切都可作為後代信徒走天路的榜樣與警惕。

  基督徒的生活是「戰鬥」的生活,如使徒保羅描述的「那值得競爭的賽跑,我已經跑過;該跑的全程,我已經跑完;該守的信仰,我已經守住。」(提摩太後書4:7)。事實告訴我們,基督徒的人生,並非全是平坦順利,無風無浪,我們實在是活在一場屬靈的爭戰中,在神面前肩負著爭戰的責任,特別是時代變遷,在顯明主再來的日子近了,而屬靈的戰鬥到未後就越顯得激烈。因此我們需要主的建造,如果沒有建造,我們如何出去打仗呢?

1.離開敗壞

  「由於信心,亞伯拉罕順服上帝的召喚,去到上帝應許要賜給他的地方。他離開本國的時候,並不知道要到哪裏去。」(希伯來書十一8)。吾珥是美索不達米亞(聖經譯作米所波大米)平原上的一個繁華的城市。在亞伯拉罕的日子,那裏已經是文化很發達的地區。考古學家在發掘出土的文物裏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文化的發達也造成了生活上的糜爛與敗壞,拜偶像的風氣是非常盛行。神呼召亞伯拉罕從這個地方出來,到神指示的地方去。上主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故鄉、親族,和你父親的家,到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創12:1)他聽從神的話,就出來了。 

2.重新被塑造

     信仰是有生命、而不斷成長的;是一條往前走的路,並非是靜止不動的,所以一個人信主得救後,不是等著上天堂,而是要繼續努力的追求進深、努力的奔跑這屬天的路(十字架的路)。因為「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而整卷希伯來書都在指引現代新約的信徒,應如何走信仰之路、如何與神同行。

    「信心」是信仰的起步,靈程進深也不可沒有這「信心」。神沒有告訴亞伯蘭往那裡去,.就是要他憑著信心往前走,這是亞伯蘭靈程進深的第一個功課。這句話看似簡單卻蘊藏著基督徒信仰生活最要緊的道理,我們若把自己設身處在創12:1節的時空中,想像自己是亞伯蘭,當神呼召我們離開本地、本族、父家,我們一方面遵命前去,但不免也會問神:往那裡去?然而亞伯蘭並沒有發出這樣的問話。

    從創12:1節與來11:8節中我們發現一個寶貴的真理,亞伯蘭因信往前走、神就一步一步的帶領,他不指示我們遙遠的全程,而是一步一步的引導,雖然我們的人生都在主的手中,但是神並未事先就把我們的人生藍圖曝光。為甚麼是一步一步帶領時,彷彿聽見天父慈愛的聲音說「這樣,你才會走一步,信靠我一步,若全部都先告訴了你,你就不會再信靠我了」。想一想,我們若是生意興隆、功課頂尖,自然就覺得不需要禱告,但若這批生意做成了,下一批生意還沒有著落,則很自然的就會親近主、仰望主的恩待。人性就是那麼的軟弱,所以神這樣的帶領方式是有道理的。一步一步的帶領使我們體驗到每一步都帶來新鮮的恩典。當神呼召亞伯蘭離開時,他並不知往那裡去,我們也是如此,不知明天將會如何?

3.憑著信心

     12:4節說「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真正對主有信心的,不單是藉著信心,接受主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並且願意把人生交託在主的手中,神吩咐我們做甚麼,就照著去做,神成為我們人生的主。

    基督徒常犯一個嘴唇的罪,禱告時我們常稱呼「主啊!主啊!」,但神真是我們的主嗎?我們的才幹、時間、人生是自己計劃、還是交給神來安排呢?我們若是真的「尊主為大」,則每一件事上,他都是主,若他不是在每一件事上都作主,那麼他根本就不是主。所以我們有時候禱告「主啊!主啊!」真是得罪他,因為我們一面呼叫主,一面卻自己作打算,生活上常是口裡稱他為主,實際上卻不是以他為萬事上的主。這就是當今教會沒有成為:世上的光和鹽,信徒人生無力的癥結。

   亞伯蘭肯把他的人生交給主,活出這麼美好的結果。

   神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2-3)。神要我們在地上的人生,不只是顧念自己的事,更要顧念到別人,好像此處神賜給亞伯拉罕的應許,萬族都因他得福,人生意義多麼豐富。

   在英國有一位姐妹是鋼琴演奏家,琴藝高超,有一天她參加一場宣道年會,受感動奉獻作宣教士,她教會的牧師很為她高興,但過了幾天,這位姐妹滿臉憂愁地來找牧師,還未開口,就流下兩行眼淚說「這幾天,我為奉獻作宣教士禱告,神呼召我去非洲,您知道,我最不喜歡膚色黑的人。」

  這位牧師很有智慧,聽她說完後,並沒有向她大談道理,牧師翻開聖經,帶她一起唸使徒行傳第十章彼得在屋頂上看見的異象:「彼得卻說:主啊!這是不可的」,然後牧師說「姐妹,彼得既然稱耶穌為主,怎麼可以向主說「不可以」,若主真是他的主,那主的吩咐,彼得都應該照著做」。

   所以牧師在一張紙上,寫下兩個英文字:Lord主,no不,之後告訴這位姐妹說「一個人要稱耶穌是主,絕對不能對他說「不」,若要對他說「不」,就絕對不能稱他是主,自己作決定吧!」

   說畢,牧師起身出去禱告,當牧師再走進書房時,看到姐妹臉上淚痕依舊,但已把手上那張紙上的no字劃掉了,留下Lord。若現在這張紙也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會如何選擇呢?

4.十字架的形象

  我的老師王陽明牧師說:要如何走上生命路的第二階段?首先要增加真理的知識,這需要「讀經」,接著要同步將真理內化到生命,這需要「心禱」(心禱,就是「心靈重建的禱告」。)。因為我們跟神(生命根源)的關係,有「知識」與「生命」兩個層面,但重點是生命,是跟神互愛的關係,是「我的存在是為了愛神,也是為了神要愛我」的關係。這就好比我們跟父母的關係,不是建立在知道他們身高、體重、年齡、血壓、膽固醇多少,而是跟他們有生命脈絡的關係,互相關懷,彼此相愛。

  因此,如果只有讀經而沒有心靈重建,則會成為知識的巨人與新生命的侏儒,會以聖經的知識來教導別人,複製高知識低生命的自己。此外,偏心的生命還會有以「聖經的知識」來批評攻擊別人的危險。聖經是要為自己改變生命而讀的,不是要為改變別人而讀的。我們要見證的,主要是聖經如何幫助自己看到自己的偏心,看到自己生命需要改變的地方,又在心靈重建的操練中,聖靈如何幫助自己去偏入正,有悔有改,增進自己與神親密的關係。

   因此,要走上生命路的第二階段不是單單讀經,同理,也不是單單以偏心的老我來服事。服事很好,是以「發光愛人」來愛神,但內部要有愛的發光體的亮度。不然偏心還是很強,容易傷害人,也容易敏感受傷,久而久之會承受不了傷害而挫折、枯乾、退縮、甚至離去。因此,服事要與心靈重建同步進行,讓我們透過生命的改變,漸漸得到神深度的內住,立命於神,生命的喜樂與價值越來越是來自於神的肯定,承受傷害的能力也隨著提高。以這樣的生命來服事才有喜樂,才能真正幫助建造主內的肢體。

    信心的路,是一條恩典的路。因為愈走便愈知道,靠著自己的聰明意志,走不了多遠,放手交託主,卻走得輕省自在。

    信心的路,是一條磨練的路。因為經過橫逆苦難,我們的信心被磨練,屬靈的生命才更有質感,而不是虛有其言,徒有其敬虔的外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