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不義的管家(路加福音16:1-15)



   不義的管家(路加福音16:1-15)
  
這是一個比喻,既然是比喻就有他的含義在裡面,而不是照字面上來解釋,而這段經文不是要我們們去“模仿”他的不義的行為,(聖經並沒有說要我們照著做)乃是主人稱讚他的遠見(做事聰明),能為未來的生活來預備,這種的想法是很好的,這裡我們就先要了解一些聖經背景,他聰明的地方在那裡?

 
在當時耶穌不但對門徒講,在人群中還有法利賽人在裡面要找耶穌的把柄,原來在當時的法利賽人是一群自視高傲的民族,而且藉著宗教上的地位假冒偽善,從不憐恤貧窮人,反而為自己積蓄許多財富,耶穌藉著這個比喻責罵法利賽人,所以接下去就說明了。


問題1:為什麼主人會誇獎這個不義的管家呢?

背景介紹:
猶太人在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羅馬皇帝就在猶太人中選一些人(撒該)替羅馬帝國來抽稅,有些財主就抽比羅馬帝國還高的稅,差額就落入他們的口袋裡,不義的管家是把金額改成原本的
​​稅額,不但幫助貧窮人,也使得這些人記得財主的恩澤,使他美名傳揚,所以財主不能把他交給羅馬官來審判他,也使得他之後可以被這些受過恩澤的人接到他們的家。

  「浪子的比喻」(十五章1132)與「不義管家的比喻」,有多個一致的故事細節。例如,浪子與管家都是「浪費」別人的財物,以致生活受到威脅; 他們都是在「自言自語」的反思中想起解救的辦法;他們的動機都是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 並且都得到一個令人驚訝的正面回應。

 

問題2:“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
  帖撒羅尼迦五章5節說:「你們都是光明之子都是屬白晝的。」所以光明之子指的就是神的兒女。有一次有人問馬丁路德有關奉獻的事,他說:「我一生為自己留下的,全都失去了,但我為主所捨的全都留下來了。」我們的奉獻也關係到永生。

  耶穌以比喻表示, 若世人(今世之子)都曉得把握時機, 為自己的利益爭取保障, 信徒(光明之子)更應善用機智靈巧, 努力於屬靈的事上。信徒將來永遠的住處; 他們要在新天地與 神同在,耶穌的比喻是要我們發揮自己的優點和權能, 幫助有需要的人, 將來到永遠的住處與 神同在。

  法利賽人是誰? 1。宗教領袖 2。自以為義的人(路1893。專門找耶穌把柄的人 4。假冒為善的人(太23145。瞎眼的(太23266。貪財的(路1614)為愛財而愛財,實際上就是愛自己,結果就會忘了別人。 

  那些人需要你幫助?對法利賽人來說,以他們的職業來說,豈不是信仰弱勢者?豈不是他們一向所鄙視的人?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在人面前儼然正人君子,但是上帝洞察你們的內心;因為人所看重的,在上帝眼中卻是可憎惡的。(路加福音16:15)

 

問題3:“要籍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
   「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不義錢財」的工具性就變得清楚了。 正如舊約律法的要求, 門徒應該運用錢財去照顧「拉撒路」,就是接濟「窮人」的意思。 透過賙濟窮人,門徒可以為自己預備天上的財寶。 這樣,耶穌將神國的降臨,與門徒日常的道德生活扯上緊密的關係,亦將祂的好消息與舊約的應許劃上等號。 十六章的財主,正就是因為沒有「聰明」地運用錢財,反倒事奉它。故此,雖然財主今生是富有的,但他在死後卻是貧窮的。

  世俗人都知道要善用錢財來奪得朋友的好感,以備能被朋友接去家裡,而我們又是如何運用我們的金錢,來為主服事,當我們離開世界的時候,我們可以回到父神那裡去,看看我們曾經藉著金錢幫助過的人,受過恩惠的人在接待我們,所以我們跟隨主的人要做一個聰明的管家(思想要有廣闊和遠見)懂得積財在天國,不要做愚笨的管家,浪費神給我們有好的身體,好的才幹,有好的學習,為的是裝備我們可以成為好的肢體彼此配搭,為神國來服事。
 
藉著「不義管家」的比喻,耶穌逆轉了當時一般人對「錢財」與「義」的觀念。 耶穌期望門徒能遠離法利賽人負面的影響,並積極運用今生的錢財去賙濟窮人。這樣,真正屬於他們的錢財,必定為他們存留。這種分辨真實錢財的能力,就是門徒應該向不義管家學習的智慧嘛。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面對莫名的怒罵(撒母耳記下16:5-14)



 面對莫名的怒罵(撒母耳記下16:5-14)

大衛之子押沙龍背叛他,大衛全無防範,在匆忙中帶著他的手下勇士和跟從他的人逃亡。示每趁大衛離開耶路撒冷時,一面追趕,一面咒罵,大衛看示每這樣無端的侮辱咒罵他是耶和華吩咐的。換言之,大衛把示每無理的對待,看作是 神對他的管教,可見他為自己犯姦淫的事深深痛悔,所以把所遭遇的苦難,看作自招的惡果。這種自疚不為他製造精神壓力,卻為他產生接受 神熬煉的能力。

大衛的優點就是他肯接受 神的管教,並藉此得著 神的鍛煉。今日許多人祈求 神給他有信心,有忍耐,有愛心,能愛仇敵。但如何才會有這樣的愛心呢? 神因此安排你遭遇各種患難逼迫和各種可惡的人。可是每當人的淩辱臨到我們,或是對我們態度稍微驕橫時,我們已經忍耐不住,大發牢騷了!這樣,又怎能使我們的生命長進呢?

大衛並非沒有力量反抗示每,他手下的任何一位勇士,都可以輕易地為他對付這小小的示每,但他卻接受示每的侮辱,因他看作是 神的造就。多少時候我們忍受人的侮辱和欺壓是不得已的。他是上司,你是下屬,他發一回脾氣,你無法不接受;他是長輩,你是晚輩,他責罵你,誤會你,你無法向他解釋,你只好忍受。但大衛在這裡並非如此。大衛是個王,示每算什麽?有何資格可以辱罵大衛?大衛可以隨便打發一個人去將示每的頭割下來。但大衛並不容許他的手下如此做,他忍受示每給他的淩辱,他接受 神的造就。

示每說大衛是流人血的壞人,是流掃羅全家的血而接續作王的。這完全是顛倒是非、含血噴人的話。我們從撒母耳記上的記載可知,大衛根本不想殺掃羅家的人,反倒是掃羅一心要殺害大衛。他幾次苦苦的追殺大衛,使大衛長久在飄流中生活。大衛雖有兩次很好的機會,只要一舉手就可殺死掃羅,但因他敬畏 神,不但自己不下手,且禁止手下殺掃羅,直到掃羅戰死沙場,有人拿著掃羅的首級來見大衛,不但未受大衛賞賜,反而被大衛處死,大衛又為掃羅作哀歌哀悼他。後來大衛作以色列王,他又想到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與他結盟。於是尋訪掃羅家還有什麽後人,要善待他。後來尋到了掃羅之孫、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於是打發人召他入宮將掃羅的田地賜給他,使他與自己同桌吃飯。這一切的事都證明大衛善待掃羅全家。掃羅的死,實在是死在自己的罪中,是被 神丟棄而死在戰場。但示每竟然顛倒是非,說大衛殺死掃羅全家,然後接續作王。其實大衛在掃羅死後,尚未立即作以色列全國的王,仍在等待 神的時候,直至押尼珥引領各支派的人來歸順大衛之後,大衛才正式作以色列全國之王。

當大衛要回宮時,曾在大衛逃亡時侮辱他的示每,知道自己處境危殆,首先帶領了一千便雅憫人和猶太人,出去迎接大衛,在大衛王面前承認他的錯失說:我主我王出耶路撒冷的時候,僕人行悖逆的事;現在求我主不要因此加罪與僕人,不要記念,也不要放在心上。

  大衛回宮乃是打勝仗,平定了叛變而回宮,當大衛隔離開耶路撒冷時,他是逃亡──逃避他兒子的叛變。那時他容忍示每,或可以說他體察情勢,不想為自己增添仇敵。但大衛現在已打勝了押沙龍,已平定叛變回宮,在這時示每到大衛面前承認自己的錯失,其實對這種小人的認罪到底是否真誠,是值得懷疑的。故此大衛手下的將軍亞比篩不肯放過示每。他說:示每既咒罵耶和華的受膏者,不應當治死他嗎?但大衛不肯讓亞比篩將他殺死,他說:今日在以色列中豈可治死人呢?我豈不知今日我作以色列王嗎?於是大衛答應不殺示每。

但大衛最後給所羅門三個具體的囑咐:

(1)大衛的元帥約押所應得的報應

他曾以詭詐暗殺了以色列的兩個元帥押尼珥及亞瑪撒(參串10, 11)。此二人雖然一度與大衛為敵,但後來都分別歸向大衛,並且與王立了盟約,所以約押殺他們的惡行是「向我所行的」(5)。

押尼珥本是掃羅的元帥(撒下2:8)。 他被大衛的軍兵追殺時因自衛殺了約押的弟弟亞撒黑(撒下2:18-23),約押後來是為報私仇把他暗殺了。

亞瑪撒是押沙龍的元帥(撒下17:25), 在押沙龍死後歸向大衛,被立為元帥代替約押(撒下19:13), 約押是因為妒忌而殺死他。

「照你的智慧行」:指在適當時機下手殺約押。

(2)巴西萊眾子應得的禮待

這是報答他們厚待大衛之恩。與王「同席吃飯」:即享受朝廷的長俸。

(3)向示每討罪

他咒駡大衛,本是犯了該死的罪(見出22:28; 撒下19:21),但大衛因有誓言在先,不能定他死罪,惟有留待所羅門去執行刑罰。當時人認為咒駡如祝福一樣,會引致實際的果效,因此所羅門要殺死示每,使他的咒詛無效。所羅門把他困在耶路撒冷,是明智之舉,一方面可找藉口殺他,另一方面又可防止他作叛。示每自此喪失了對他家族的影響力,他的兩個僕人竟投奔亞吉,可見所羅門此舉之有效。所羅門必須提防示每,因他是便雅憫人(掃羅王、背叛大衛的示巴亦是),當時這支派有脫離大衛家統治的野心。作者將所羅門殺示每的事蹟與清除亞多尼雅同黨的經過放在一起,便是這個原因。一連串的整肅行動,結果是「堅定了所羅門的國位」(46)。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自我超越(加拉太書二:20)



   自我超越(加拉太書二:20)

   兩人各擁有一條長10的繩子,怎麼讓對方的繩子變短?用剪刀剪短對方的?還是用繩子加長自己的?不同的人的選擇是不同的。《塔木德》上說:超越別人,不如超越自我。在猶太人看來,人的生命由兩部分組成,父母給予的以及自己賦予的,其實也就是先天和後天。先天只是出身,後天才是生命的實質,生命的實質必然要由超越來維持和昇華——超越自我,超越出身,超越局限。

猶太人有一則故事教導人們要去超越自己。有一對父子倆都是拉比。父親性格溫和,考慮周到;而兒子卻孤僻、傲慢,所以他一直沒有成功。有一天,兒子對父親抱怨,老拉比說:我的孩子,作為拉比我們之間的區別是:當有人向我請教律法上的困難問題時,我給他回答。他提的問題以及我的回答,彼此都滿意;但是若有人問你問題,則雙方都不滿意——你的提問人不滿意,是因為你說他的問題不是問題;你不滿意是因為你不能給他一個答案。所以,你不能怪別人而必須放下架子鼓勵自己,才能成功。”“父親,你是說我必須超越自己?”“是的,父親回答,真正超越從前自我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想超越自我,就要打破現有的狀態,敢於向未知的領域挺進,具有冒險精神,正如猶太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人必須經常思考新事物,否則和機器沒什麼兩樣。猶太人認為,超越自己的事情一天都不能放鬆,盡量地學些不同的事物,將它們組合起來,才會有新的智能和洞察力產生,這些不同的事物相互影響之後,往往會有許多新的創見。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只是有些人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把它發揮了出來。更多的人則因為懈怠讓這種才能荒廢掉了。

   保羅成為基督徒,並且為主傳福音多年之後,有感自己的不足,仍需不斷的努力,因而在他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以回顧與前瞻性的自我反省之口氣謙遜的寫道:「這不是說我已經成功,或已經完全了。我繼續奔跑,只求贏得那獎賞;其實,為要使我達到這目標,基督耶穌已經先贏得了我。
弟兄姊妹們,我並不認為我已經贏得了這獎賞;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書三:12-14

 保羅原名掃羅,生於基利家的大數,為羅馬公民,但本身卻是法利賽人。他受過嚴謹的法利賽教門的訓練,曾在當年聲名顯赫的律法大師迦瑪列門下受教,故深諳舊約的聖經及律法,且是一狂熱的猶太教信徒。
  按猶太人的規例,人年屆三十,始稱拉比。司提反殉道之時,保羅或已為猶太議會中之議員,因此他能獲得權柄,可以任意捆綁信奉耶穌基督之人往耶路撒冷受審。正當他對基督徒大加逼迫之際,主就在大馬色的路上向他顯現說:“掃羅!掃羅!你為甚麼逼迫我?”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徒九:4-5)就在這大馬色的路上主對他顯現的異象,保羅的整個人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

  他可說是惟一兼具以弗所書第四章11節所說的教會五種恩賜的人,也就是集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於一身。他對基督教的貢獻是不可度量的。他生命的更新與變化可說是在一夕之間,使得當時無論敵友都感到難以接受及相信,認為是極端不可思議的事。但也因為如此,更可證實他自己的見證說:「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惟有神的大能,才能使一個在根深蒂固的猶太法利賽黨思想和極端狹窄的宗派主義成見塑造之下,大力逼迫異己的掃羅,改變成為一個為耶穌基督至死忠心的奴僕(他自稱是基督的奴僕)。

 保羅在羅馬書第十二:1-2就用極其嚴肅但卻充滿期望的語氣說「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這就是基督福音的特點,有神的大能蘊藏在其中,能改變及更新生命,保羅則是表現這種能力最典型的例子。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葉忒羅的智慧(出埃及記18:9-11)



    葉忒羅的智慧(出埃及記18:9-11)

出埃及記

18:13 第二天,摩西在人民中處理紛爭,從早到晚十分忙碌。
18:14
葉特羅看見了這情形,對摩西說:「你到底在為人民做些甚麼呢?為甚麼讓這許多人從早到晚站在這裏等著你的指示,由你自己一個人處理呢?」
18:15
摩西回答:「我必須這樣做,因為人民到我這裏來求問上帝的旨意。
18:16
凡有兩人發生爭執,就來找我解決;我得替他們判斷誰是誰非,並把上帝的律例和指示告訴他們。」
18:17
葉特羅說:「你的作法不好;
18:18
你和你的同胞都會累壞了。你不能一個人做這許多事。
18:19
我現在給你一些建議,願上帝與你同在。你代表人民,把他們的糾紛帶到上帝面前,向他請示是對的。
18:20
不過,你應該把上帝的律例和指示教導他們,解釋給他們聽,使他們知道該怎樣處世為人。
18:21
除此以外,你還要指派一些能幹的人作以色列人的領袖:每一千人要有一個領袖,然後每一百人、五十人、十人都應該有領袖。他們必須是敬畏上帝、可靠、不接受賄賂的人。
18:22
你要指派這種人隨時為人民判斷案件。他們可以把重要的案件帶到你面前,小糾紛就自行處理。這樣,他們可以分擔你的責任,使你的擔子輕省些。
18:23
如果你這樣做,上帝也這樣吩咐你做,你就不至於筋疲力竭,而人民的糾紛也可以早些解決。」    

   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出埃及的人口單單是壯丁就有60萬,小孩婦人老人合起來,至少有200萬的民族。光一個人來應付是應付不了的。摩西的這種辦事作風,累跨自己也累壞別人。隨著事情的增加,自己的年紀增大,身力的衰退,辦事會越來越差勁,就叫做吃力不討好。
  
摩西似乎以為只有自己能擔任仲裁,管理的職務,殊不知如此一來,不僅搞得自己體力透支,也使百姓不勝煩累,耽延案件的作業,行事毫無效率。葉忒羅見到如此場面,適時地建議摩西當遴選幾個賢能的助手——其資格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來負責處理小事中事,遇到大事再呈極摩西。
使徒行傳

6:1 這些時候,門徒的數目日日增加;那些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和說希伯來土話的猶太人之間發生了爭執。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使徒在分配每日的生活費這事上疏忽了他們當中的寡婦。
6:2
因此,十二使徒召集全體門徒,對他們說:「叫我們放下傳講上帝信息的工作,去辦膳食,這是不應該的。
6:3
所以,主內朋友們,要從你們當中選出七個有名望、受聖靈充滿、又有智慧的人,讓他們來負責這事務。
6:4
至於我們,我們要專心於禱告和傳道的任務。」
6:5
使徒的建議得到全體的贊同。於是大家推選司提反;他是一個信心堅定、被聖靈充滿的人;又選出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和改宗加入過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
6:6
大家請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後,就給他們行按手禮。
6:7
上帝的信息繼續傳開;在耶路撒冷的門徒數目增加很多,許多祭司也接受了這信仰。

  當初期教會人數增長時,由於百業待舉,行政的事務耗費他們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使徒們無法兼顧庶務及教導,傳福音的工作。使徒需要專心從事傳道的工作,所以他們便揀選其他人來管理膳食。每個人在教會的生活中都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如果你處領導的地位,但發現所承擔的擔子太重,難以承擔,就要根據神所賜給你能力以及事情的先後次序作出決定,找人來幫忙。知人善任,為神工作,也要分工合作!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於是他們想到挑選司提反等七位賢能之士管理飯食。
  
是否將個人的精力分散得太廣?有些工作分派給別人作是否會比自己攬著作更好?是否應該把行政細節及財物事工委派給專才之士。那些具有禱告操練及屬靈智慧的恩賜的同工,就應該讓他們發揮獨特的恩賜。我們的恩賜何在,就應該集中精力發揮那恩賜。這並不是說,細節上的事,我們可以不管。如果沒有別人能作時,我們還是要管。但是我們隨時要有心理預備,一有合適的人出現,就應當不忌諱把神的工作分出去,即使你的同工開始時學,盡心去培植人才,要講求實際,求真務實,按才幹來使用人。
 
因摩西一人獨自坐著辦事,眾長老就失去運用恩賜的機會。因一人獨自行事就失去那麼多的長老都失去辦事的機會,他們也因長期沒辦事,就會失去辦事的恩賜,把那些人辦事的機會與恩賜都給剝奪了。要知道教會是需要分工合作的,隨著教會的不斷發展與壯大。要需要更多聖靈充滿。有更多的人起來為主工作。要有愛主愛人的信徒起來為教會工作,也需要更有才幹的人培養起來作教會的領導,所以要把事分配一些年輕人去做,發展他們的才幹。

  作領導的不是他什麼都會,能做事的不一定是好領導,能發現人才,能把眾人的恩賜都發揮出來才是好領導。我們看看神怎麼培養摩西,神培養八十年的摩西仍然方法有不對的時候,也有可責之處,何況是我們呢?我們會有更多的錯誤和缺點。我們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會犯錯,要知錯能改。我們也要看到在以色列之外有智者葉忒羅,可以指教摩西,所以我們要看到比我們智慧的大有人在。在教會之外也有智慧者,連我們聖工他們都能幫上忙。
 
我們要做一個謙虛的人,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和意見,才能逐步完善。看別人比自己強,像摩西一樣能認真聽取葉忒羅的建議。改正自己的錯誤,採納別人好建議。與眾人分擔工作,會使用更多人才,讓教會正常運作健康成長壯大。

  教會是在不斷發展與壯大,隨著人數的增加伴著經濟發展,教會需要處理的問題,聖工的安排,會友的需要也越來越多。一個人或少數人是辦不完的,要培養更多愛主之人被聖靈充滿,有恩賜的人來為上帝、為教會、為教友工作,及時把事情辦完,及時做好教會的各項工作,讓教會正常的運轉。 

2012年9月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