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日 星期四

不要成長得比恩典所容許的更快


不要成長得比恩典所容許的更快(路加福音10:38-42)
當馬利亞對自己生命所堅持的選擇-「坐在主的腳前」,說明了她與耶穌是拉比和門徒的關係。在耶穌之前,沒有一個受人尊敬的拉比會讓一個婦人靠得如此之近,耶穌既然接受一個未婚婦女馬大的接待,而且,家中還有一個未婚的姐妹馬利亞,這不是一位拉比該有的行為。
馬大邀請耶穌到她們家,是想要與耶穌同在,這是她最初的想法。但她卻因為要接待耶穌的壓力,使自己無法和耶穌同在。使我們不能和耶穌同在的最大阻礙,是「分心」。
當馬大無法忍受,她去找耶穌。耶穌慈愛喊著她的名字:「馬大、馬大…」,當耶穌喊你的名字兩次時,就要小心!通常祂呼喊某人的名字是要他們特別注意(路22:31,徒9:4),精確診斷她的狀況「因忙碌而分心」;使她的心無法平靜地與耶穌同在。耶穌回答她:「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所要教導的,其實和我們大多數人所想的不一樣,若要神同在就必須放下手邊一些待辦事項,那麼應該會有很多人偷笑,這真的是「上好的福份」,麻煩的是,在聖經裡,耶穌提到許多關於「做」的要求:差遣七十二人去傳福音、把產業交給三個僕人管理的故事、作在我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作在主的身上….
許多人以為馬大受耶穌的責備是因為她的服事工作,其實不是,耶穌到馬大家來,是要來服事他們,而不是要受他們的服事,馬利亞抓對了耶穌的意思,而馬大卻為了忙碌而分了心,什麼使我們無法生活在神的同在中?我們不會故意選擇和祂保持一定距離,阻隔我們的常是一些隱藏的、難以捉摸的小事。我們好意地邀請耶穌進到家中,但最後我們失去祂的同在----不是因為我們拒絕祂,而是我們被生活淹沒,分心了。
同樣在廚房裡工作,勞倫斯弟兄卻沒有分心,他的一生默默無聞,他從未被推舉為主教,他一直都待在廚房裡工作,但在他周圍的人感受到他如泉湧般的生命,吸引他們想要效法他的方式去認識神,他說:「我堅持我的工作如同在祂神聖的同在之中,我讓自己單單專注於神、單單喜愛神;我認為這是神真實的同在。」他學習使自己的工作成為坐在主腳前的操練。
勞倫斯弟兄曾經有十年的時間,他為自己與主同行得不夠好,感到憂心,甚至懷疑自己正走向地獄,失去了救贖。直到,他停止了期待更快的成長方式,他接受了自己的遲緩,反而開始每一刻都活在恩典中,他說:「不需要作甚麼偉大的事,為了神的愛,我在鍋中翻轉我的蛋捲…」。「坐在耶穌腳前」並不是意味著被動等待。耶穌渴望我們是活潑的、有選擇的、冒險的、能夠擴張境界的,以及能夠行動的。這也承認祂此時此地就與我們同在。
馬大生氣是因為馬利亞靠耶穌太近,而自己卻離貴賓很遠,耶穌從來不會否定我們的認真付出,當耶穌再到伯大尼時(約翰福音12:1-8):「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之處。人在那裡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說:這香膏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穌說:由他吧!他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馬大仍然在廚房忙碌著,而馬利亞卻「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忙亂煩擾與上好的福份,分別不在於事工乃在於經歷,在事奉裏,你可以是馬大也可以是馬利亞。可以經歷與耶穌同在,也可以經歷忙亂煩擾。馬大有沒有更愛神,更努力服事神,抓住與神在的感動,經文內沒有很明顯的表達,不過筆者揣測有,因為她仍然是忙碌的,在忙碌中,她也經歷了神的愛,以至於她願意繼續付出,而馬利亞呢?她這次不是在耶穌的腳前聽到,她是用每個女人都似為尊嚴的髮絲去服事她主人的腳。
用神給你的帶領,用你的本我,照著你與神之間的往來,持續地向耶穌學習更完全地像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