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服事


服事
「誰宣講,就得宣講上帝的話;誰服事,就得本著上帝所賜的力量服事,好使萬事都藉著耶穌基督歸榮耀給上帝。願榮耀和權能都歸於他,世世無窮!阿們。」(彼得前書4:11)

服事,基本上分為兩類
對人--就是服務
  「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裏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馬太福音10:42)耶穌期望我們能為身邊的夥伴服務,那怕僅是在對方口渴的時候,給一杯水或者在對方難受的時候,給一個擁抱,或者主日中午,預備餐點給大家吃,都是基督徒認知的「服事」

對神-就是事奉
  「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上帝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上帝。」(希伯來書12:28)比較常見的就是在週間的聚會,或是主日崇拜時,一些需要有人負責的工作比如:講道、司會、招待、司獻、司琴、或者協助教導兒童的老師們這些,在教會界裡,有個統稱的名詞,就是「聖工服事」也就是,是在教會崇拜的禮儀、環節裡,協助讓程序順利進行的工作
  一般的教會,在安排會友做這些工作的時候,會有不同的考量有些,是需要受過神學院訓練,才可以進行的,比如:講道有些,是要在教會擔任長老、執事,才可以進行的,比如:司會、帶小組有些,則是只要穩定在教會聚會一段時間,就可以協助的,比如:招待、午餐的預備每個教會對誰可以擔任聖工服事,有不一樣的規範

  在這裡,我要糾正一個觀念,「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遵行他的旨意,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馬太福音6:33)但教會事工與聚會不等於上帝,也不等於神的國和神的義,所謂的神的國和神的義,是指上帝要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去遵行的事情,聖經裡提到,我們基督徒在社會上所扮演的各個角色,每一個角色我們都要去作好它。
  有些教會會一直跟信徒與同工說,要把上帝擺在你生活中的第一位,然後,教會有很多很多的聚會,要求信徒要投入,週四中午禱告會、不同時段的小組、主日崇拜、探訪、社區工作……
  如果真的每一個聚會,每一個服事都參與,真的是參加不完。所以很多熱心愛主的基督徒其實很辛苦,因為一週五天,白天要上班,晚上要聚會,二天的週末時間也都賣給了教會,所以與家人之間的相處真的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談,我們可以多跟家人朋友談談心,講講話,彼此聯絡感情。
  很多熱心服事的同工,他們有未信的家人,但是他們的家人卻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熱心服事而得到幸福與快樂,要不你一定要到教會去聚會,要不就都在教會裡忙,家裡卻亂七八糟,沒時間整理,忙得孩子回到家裡沒有晚餐可吃,一天到晚都看不到媽媽。很多人覺得,上帝和教會把我的爸爸媽媽和配偶搶走了……有的基督徒,家裡已經吵翻天了,他們覺得很苦惱,但仍然抱著無奈到教會裡聚會與事奉,他們相信,只要他們忠實的在教會裡服事與聚會,他們家庭的問題自然就會解決……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以弗所書6:1)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以弗所書6:4)
「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以弗所書6:5)
「你們作主人的,待僕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嚇他們。因為知道,他們和你們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並不偏待人。 」(以弗所書6:9)
「同樣,作妻子的,你們也應該順服自己的丈夫,好使沒有接受真道的丈夫能因你們的好品行受感化。你們用不著多說話,因為他們會看見你們的純潔和端莊的品行。」(彼得前書3:1-2)
「同樣,作丈夫的,你們跟妻子一同生活,也應該體貼她們在性別上比較軟弱。要尊重她們,因為她們跟你們一樣都要領受上帝所賜的新生命。能夠這樣,你們的禱告就不至於受阻礙。 」(彼得前書3:7)
  一位姐妹,她的丈夫不信主,有時,她會靦腆地說:「星期六,我不能參加教會的服事,因為我每個禮拜六都要陪我老公打網球」。有時,她會說:「最近我老公開始抱怨我參加教會的時間太多,所以某項服事,我暫時不參加了」。有時,她先生心情好點,她就多服事一點,先生若有抱怨,她就暫時退一下,她很有心,但是因為丈夫不信主,所以她很辛苦。我從不怪她,因為知道其實她很為難。她如此辛苦了十幾年,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她先生好像在一、二年以前受洗成為基督徒了。
  其它,聖經也教導為人子女,我們應當要孝順父母,如果你是一個職員,你應該要更殷勤的為你的上司工作,而不是利用上班時間讀聖經、聯絡教會事工,作父母的不要惹兒女的氣,作僕人的要服事主人像是服事上帝一樣,作老闆的要對善待員工,因為他們也是上帝所愛的,他們為你工作是憑勞力賺錢,這樣的精神是值得尊重的,他們並不會因為錢沒有你賺得多,在上帝的眼光就顯得低下。
  簡而言之,我們信了耶穌以後,並不是說我們在諸多的身分地位中又多了一個叫 「基督徒」的身分。而是,因為信靠耶穌,所以我們更有力量,更有愛心與智慧去作一個好妻子、好丈夫、好兒女、好父母、好老闆、好職員、好公民……。
  在教會裡的服事和聚會,目的應該是幫助及裝備信徒,能使他們能更好的負起這個社會所賦予我們的許多責任。耶穌基督是我們生命的主,一切生活的準則都應以聖經的話及聖靈的感動為主,這叫做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也就是所謂的把上帝擺在第一位。但是一天到晚都在教會忙,卻不一定就是先求神的國,也不代表這就是把上帝擺在第一位。
  如同保羅所說的「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裏,被眾人所知道所念誦的。」(哥林多後書3:2)我們需要常常到主的面前來親近祂,求主光照我們生命中軟弱之處,並賜給我們改變的力量,我們更需要求主賜智慧給我們,指教我們該如何數算自己的日子,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巧妙安排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作息,滿足配偶、兒女、父母及教會的需要,將上帝託付我們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照顧好,使我們的家庭和教會能為耶穌基督在社會上成為美好的見證。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不拿香的追思


不拿香的追思
「我感謝上帝,就是那位我跟祖宗一樣用清白的良心所敬拜的上帝。我日夜在禱告中懷念著你」
(提摩太後書1:3)

一 基督徒的”祭”祖,是追思(想念、感恩)
祭祖已經被視為華人慎終追遠的表徵;不但慎終追遠,還是家族成員聚首的好機會。這個心意我們當然是肯定的,然而慎終追遠不見得要以「祭拜」的方式來表達。事實上不只基督徒,猶太教徒和伊斯蘭信徒也都不祭祖,但他們一樣重視家族,尊敬先祖,孝敬長輩,也會為親人安排隆重的葬禮,並且悉心料理家族的墳墓,只是不祭拜,可見表達親情與哀戚不必然要祭拜。
也許有人會說,可是我們是華人啊,華人有華人的傳統。事實上攤開華人的歷史,特別是最大宗的漢人歷史來看,漢文化本身早已經過很多外來文化的質變。胡琴本來是從西域傳進來的,佛教是從南方的印度傳進來的,旗袍是滿洲人的,而宋詞、元曲都和北方異族有關,現在它們反倒通通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了。

二 追思祖先,不另外造神(鬼神)
基督徒不拿香、不燒金紙的原因,不是香味很嗆人,也不是因為環保救地球。2/15苗栗縣消防局於今天上午1047分接獲報案,指苗栗市大坪頂公墓旁1家資源回收場發生火警,派遣13輛消防車32名消防隊員前往搶救。但因資源回收場位處山坡,且通達道路狹小,僅容一輛車輛通行,消防車無法全數進入,只好接管拉水線進行灌救,消防人員評估,火勢在一時半刻內,恐無法撲滅。
資源回收場人員表示,近來為掃墓時節,今天上午資源回收場旁,有民眾利用火燒的方式想要燒除墓園雜草,結果延燒到場內;由於場內堆放有100公噸已壓縮打包完畢的塑膠回收物,且場內也堆有廢棄輪胎等易燃物品,發現失火要滅火時,已無法控制。
掃墓不用火也是好
基督徒掃墓不用火、不用香那用甚麼?除了和宗教無關的清潔用品手上就是抱花束。基督徒不用祭祖的原因之一,是祖先根本不需要祭拜,因為他們根本享受不到子孫的祭拜。
為什麼這麼說?難道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
不,按照聖經所啟示的,人死了不是什麼都沒有了。「願那賜平安給我們的上帝使你們完全聖潔!願他保守你們的靈、魂、體,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完整無缺!」(帖撒羅尼迦書5:23)人所說的死了,就是指著外面的身體毀壞了、不堪使用了,但是人裡面的靈與魂還存在,只是與身體分開,去到了陰間。
「陰間」這個詞,在舊約聖經的原文中是「示阿勒」,在新約中叫作「哈底斯」。創世記雅各對眾子說「他的兒女都起來安慰他,他卻不肯受安慰,說:「我必悲哀著下陰間,到我兒子那裏。」約瑟的父親就為他哀哭。」(創世記37:35)約伯說:「惟願你把我藏在陰間,存於隱密處,等你的忿怒過去;願你為我定了日期,記念我。」(約伯記14:13)「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箴言23:14)「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 - 權柄:原文是門)不能勝過他。」(馬太福音16:18)「於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其中的死人;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 (啟示錄20:13)
為什麼人到了陰間不再上來,而且在陰間沒有這個也沒有那個呢?
按照新約的啟示,所有的死人都在陰間等候復活,等候將來的審判,有的要歸入永遠的生命,有的要歸入永遠的沉淪。因此,陰間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樂園,也就是義人的靈魂所在的地方,其中包括所有接受神、成為神兒女的人。樂園以外的另一部分是受苦的地方,所有不義的靈魂都聚集在那裡,接受神命定的對付。
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裡「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在你我之間,有深淵限定,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能的;要從那邊過到我們這邊也是不能的。』」(路加福音16:22-26)
這樣看來,人死了以後靈魂仍然有感覺,可是他若是進到樂園裡,自然有神為他安排的福分,不勞我們寄什麼東西過去。若是他進到另一部分受苦,那麼無論樂園裡的祖先或我們都無法插手,也不能以賄賂減輕他們的痛苦。
在人類的世界,也許可以有錢判生,沒錢判死;但神是公義的神,一切功過在人的生命結束以後就決定了,不可能靠著祭拜而「賺得功績」、「消除業障」。否則,那些沒有人祭拜的靈魂,豈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呢?
所以對於先人,只需要懷念他們,讓他們活在我們的心中。不管辦喪事或是祭祖多盛大、多少祭品,對於他們是沒有意義的,最多只能安慰我們自己,安慰活著的人,告訴大家我們已經盡心竭力了而已。

三 沒有祭到祖先,反而高舉錯對象
事實上,人們自己多少也知道祭祖只是一種心意。試想一下,如果祖先真的能享受到祭拜,那麼到底該拜幾代的祖先才算孝順、才算是慎終追遠呢?豈不該把族譜上的通通納入對象嗎?為什麼反而只拜三四代,而不是三四十代呢?
可能有人抗議說:「我們明明有看到祖先託夢,有看到家人『回來』交代事情,你怎麼說他們死後不再上來,而我們的祭拜也沒有用處呢?」
根據許多基督徒趕鬼的經歷,人看到的「祖先」其實不是真的祖先,而是邪靈和鬼的假冒。所以基督徒不祭祖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想讓慎終追遠的美意變質,被愚弄佔了便宜還賣乖。
然而邪靈和鬼為什麼要假冒祖先、享受我們的祭祀呢?
撒但更率領無數的邪靈和鬼,化身為各種「神祇」,或者假冒死人的靈魂,騙取人們的敬拜。有時候他們甚至直接依附在人的身體上,奪取他的人生。這一切無非是要把人拖下水,和他們一樣遭受永遠的刑罰。
在一般情況下,死人的靈魂若不是活人的裝假,就是邪靈和鬼假冒的。雖然他們能指出家中的許多秘密,但身為看不見摸不著的靈,知道這些事並不足為奇。基督徒既然知道祖先拜不到,反而便宜了邪靈和鬼,自然不樂意去祖。

四 祭祖就是拜別神,基督徒的神只有一位
基督徒不祭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據他們的信仰,敬拜只該歸給神自己。
基督徒認為,只有這一位才是創造的主,才是賜下生命氣息的活神,所以敬拜只能歸給祂。雖然天使、邪靈也有能力,但我們不可敬拜這些受造之物。至於祖先,作為受造之物的一部分,自然也只能尊敬、懷念而不能敬拜了。
或許有人會辯駁說,祭祖不是敬拜神,只是單純的紀念祖先而已!
其實你若是考察歷史,就會發現祭祖有兩種目的,一種是盡孝道,另一種則是尋求庇護。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紙人、紙車、紙馬等等,當初都是用活人、真車、活馬下去殉葬的,這是因為人們相信死後的世界和生前的世界一樣。所以祭祀一方面是為了孝敬祖先,一面又可以讓祖先高興,保佑我們。所以祭祖絕不是單純的紀念祖先,而是把祖先也當成了某一種的神祇。
連不信神的亞歷山大帝也知道,人死後兩手空空,不能帶走帝國最小的一個碎屑。死人既不再需要供養,也沒有神奇的能力或智慧,更不能聆聽我們的嘆息,為我們解決一切的疑難雜症,所以祭祖是徒勞無功的。
身為人類,我們的確渴望被祝福,渴望接受大能者的庇佑,然而我們不需要寄望於死去的人。真正祝福的源頭是這位造物的主,我們只需要仰望這祝福的泉源。「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甚麼好處都不缺。」(詩篇34:10)

五 真正的孝順不是祭祖,而是好好對待活著的人
古人道,祭之豐不如養之薄;因為祭祀是給死人的,奉養是給活人的,所以豐盛的祭祀不如微薄的奉養。還有一句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有一天我們想要奉養父母了,父母可不一定還健在,能夠讓我們及時奉養呢!所以孝順要趁現在,不是等將來,更不是父母過世後才懊悔莫及,哭得呼天嗆地。
好好對待活著的人,特別是孝順父母及長輩。再好的口才也抵不過我們的行為,更抵不過我們打從心裡冒出來的愛意。你的態度就是傳福音就是耶穌的名片「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20:12)摩西從神領受的十誡,其中一條就是這個誡命,可見神有多麼看重孝道。因為父母是我們的源頭,我們孝敬父母就是尊敬我們的源頭,而這個源頭追溯到最後,其實就是創造人類的神。當我們一面孝敬長者,另一面也信靠並敬拜真神,我們就能真正落實「慎終追遠」這件美事。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只事奉一位神


只事奉一位神
   「因為上主─你們的上帝像熾烈的火燄;他不容忍任何跟他對立的神明。」(申命記4:24)

  一神論來自於“一”(單一)和“有神論”(相信神)這兩個詞。 特別指相信一位真神,他是唯一的創造者、維護者和所有被造的最高審判者。
  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無數神祇;如巴比倫帝國在其全盛時期,僅僅在巴比倫城裡就供奉著超過五萬個形形色色的神。雖然這些神祇已經灰飛煙滅,但卻有更多的神祇不斷被人製造出來。
  有些所謂的神祇,看起來很荒唐;比如中國民間的灶神,矮矮小小的,滿臉煤灰,住在爐膛裡,那可是連人都不願住的地方!又有些廟宇裡的偶像,青面獠牙,凶神惡煞,不知是神是鬼。但是如果「敬鬼神而遠之」,統統不信,看似聰明,卻有一個風險:連能解決我們人生諸多問題,並指示我們正路的真神都會失之交臂。
  上帝或耶穌不是眾神中的一位祂是我們唯一的神。
  基督教教義相信一位獨一的-神、主,名為YHWH(聖經和合本譯作耶和華,天主教聖經思高本譯作雅威),祂是自有永有、全能、全善、永恆的神,祂是這個世界的創造者與維護者。他是三位一體的神:這一位神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位格。祂創造了人,也要拯救犯罪墮落的人,祂派自己的獨生子基督耶穌為人的罪被釘死,付上罪的贖價,拯救一切信靠祂的人。
  希伯來語:יהוה,轉拼為YHWH是這位神啟示給人他的獨特的名字,這件事情記載在聖經《出埃及記》,當時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隸,神呼召摩西,讓他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摩西說:「當我去告訴以色列人:『你們祖宗的上帝差我到這裏來』,他們會問:『他的名字是甚麼?』那時我該怎樣回答呢?」上帝說:「我是創始成終的主宰( 「創始成終的主宰」跟希伯來「耶和華」的發音相近。)。你去告訴他們:『那位叫創始成終的主宰差我到你們這裏。』我是耶和華,是他們祖宗的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我差你到他們那裏;我的名永遠叫耶和華,世世代代都要這樣稱呼我。」(出埃及記3:13-15)
  耶和華這個名字跟文中提到的「自有永有」這個屬性在字根上有密切的聯繫,可以說就是自有永有的意思,就是神是自己存在,不依靠任何別的存在而存在,他自己就是圓滿的存在,他是永恆,他不是被造。耶和華這個名字在聖經中共出現6220次。
  整本聖經都清清楚楚告訴我們,「外邦的神都屬虛無;惟獨耶和華創造諸天。」(詩篇 96:5)在信仰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對神忠貞。十誡的第一誡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 20:3),因為我們的神乃是「不可敬拜任何別的神明,因為我─上主絕不容忍跟我對立的神明。」(出埃及記 34:14
只事奉一位神:
1. 獨一的真神:「外邦的偶像是金的,銀的,是人手所造的;」(詩篇135:15),可是真神只有一位,就是創造天地的耶和華:「上主─以色列的君王,萬軍的統帥─救贖主這樣說:我是開始,我是終結;我以外沒有上帝。」(以賽亞書44:6)。以色列信仰中最重要的「示瑪」(就是 “聽”)要神的子民仔細聽一件事:「以色列人哪,你們要留心聽!上主是我們的上帝;惟有他是上主。」(申命記 6:4
2. 專一的敬拜:基督徒所能夠犯的最大的罪就是「對神不忠貞」。以色列人亡國不是因為他們不敬拜耶和華,而是因為他們拜了真神又去拜假神。神所要求的是專一的敬拜,因為耶和華乃是獨一的真神:「不可向任何偶像跪拜,因為我是上主─你的上帝;我絕不容忍跟我對立的神明。..」(出埃及記 20:5a)既然是敬拜獨一的真神,這個敬拜就要合適,「我的讚美」要與「神的偉大」相合適:「他大聲說:「應當敬畏上帝,將榮耀歸給他!因他施行審判的時候已經到了。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啟示錄14:7
3. 不要將假神接到心中:人看外貌,神看內心(撒母耳記上 16:7)。有些人雖然沒有跪拜偶像,但卻已經將假神接到心中,以至於神不垂聽他們的禱告:「他說:「必朽的人哪,這些人迷戀偶像,跟從偶像,墮落犯罪。他們還以為我會回應他們嗎?」(以西結書14:3)「以別神代替 耶和華的或譯:送禮物給別神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詩篇16:4)
  為甚麼上帝不包容別的宗教?為甚麼相信了真神便不能信風水或算命?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是假的。假如一個人有許多真鈔,他仍用偽鈔,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人?上帝不要我們自欺欺人。這是上帝不容許的!是得罪真神的。
  世界各地都有人製造假貨。製造假貨的人不會排斥真貨,反而要依賴真貨的存在;因為一旦真貨退出市場,假貨也就無法生存下去。而製造真貨的人就不能容忍假貨的存在,一旦發現有誰生產假貨,必定要採取合法的手段加以取締。創造天地的獨一真神─上帝耶和華,與其他形形色色的假神,根本沒有任何可以調和的餘地。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超越自我


超越自己(箴言8:5)
你們幼稚嗎?要學習機智!你們愚蠢嗎?要追求見識!

羨慕能跑馬拉松,和擁有可以跑馬拉松的身體是兩回事,需要鍛鍊才行。基督徒有了新生命以後,應該活出這個新生命,活不出來的問題在於:我們只停留在羨慕的層次,活出新生命是須要經過鍛練的。
 
一、從神的創造能力找到自我
  首先,人要先接納自己。如果一個人被別人捧在手心裡去愛和珍惜,那種強烈的價值感,一定會給這個人最大的生命力量。請問,人在上帝面前不也是這樣被捧在手心裡去愛和珍惜嗎?「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又說,「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馬太福音10:30)。雖然我們的生命是有限和依賴的,但上帝卻賦予我們一個榮耀尊貴的地位,讓田野的、空中的、和海裡的萬物,都服在我們腳下。「所有的天使,上帝從來對哪一個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又指著哪一個說: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希伯來書1:5)
  為什麼人有這樣崇高的地位呢?因為,在所有的被造物中,唯獨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image of God)造的。所謂上帝的形象,簡單一句話,就是「人像神」。人是蒙愛的、被眷念的。至高無限的上帝竟然會愛戀他、眷顧他、需要他,渴望賜福給他。在所有的被造物中,唯獨人,上帝渴望與他團契、相交,發展一種雙向的愛的關係。上帝將大地和萬物託付給人,賦予他一個統管與治理的偉大使命。在所有的被造物中,這當然也是唯獨人才享有的。
  有時候,基督徒喜歡強調人的渺小,一方面,顯示自己的謙卑;另一方面,襯托出上帝的偉大。但是,他忘記了一件事,雖然人這麼「小」,但上帝卻讓他那麼「大」。在上帝眼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大人物」。我們應該勇敢地去夢想、勇敢地去實現。「你叫他暫時比天使小,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並將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希伯來書2:7)上帝讓人只比天使微小一點,反過來說,人是在萬物之上的。
  如果你的自我價值感低落,你一定是不知道上帝在創造的時候賦予人的榮耀尊貴。而面對人的有限,最基本的心態,還是接納自己的受造地位,因為上帝已經無條件接納你了。
二、基督徒是可以成長且改變的
人是可以改變的。基督教相信人的生命是會進步與改變的雖然我剛剛說,面對人的有限,最基本的心態,是接納自己的受造地位。但是另一方面,自我接納並不等於認命。我非常不願意談自我接納的結果,是給某些人一個「懶惰的託辭」。有一些人會說,既然上帝已經接納了這樣一個不完美的我,那麼,就讓我繼續這樣吧!因為這就是我的本相。這真是一個很糟糕的發展結果。因為,自我接納變成了逃避改變的藉口。改變?為什麼要改變!我就是這樣,這就是我。讓我作我自己!
這是多麼動聽的一個理由。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上帝明明知道人的能力有限、智慧有限、美德有限、存在有限,卻為什麼還要求我們效法祂、彰顯祂、榮耀祂?上帝明明知道,人是沒有價值的,卻仍然要求我們活出人的價值?
答案非常奧妙。因為,在人被造的有限中總是存在著突破、超越、進步,更上一層樓的可能。雖然這種昇華的可能最終還是有限的,但問題是,除了神,沒有人知道極限在哪裡!因此,面對人的有限,第二個心態,是必須不斷地在有限中追求突破。
我們絕對不能藉口說,「你看!人就是這麼有限,所以我沒有辦法活出生命中的尊貴榮耀。」對於一個真正了解信仰的人,絕對不能容許,因為人受造的有限性,而減低一點點自我的價值感。
耶穌為我們釘死了,而耶穌之所有為你我釘死,就是希望「你不再是這樣」。而如果你還堅持自己就是這樣,那耶穌不就是白死了嗎?如果你繼續活在老我與舊世界中,事實上就是拒絕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功效。恩典的意義,是要讓你在愛的感召中獲得新生的力量。恩典的意義,絕不是寬容你繼續活在老我與舊世界中。
  《世界地理雜誌》,有一篇探討吉普賽人的深入報導。吉普賽人四處流浪,最喜歡作的三件事,就是偷東西、搶劫和生小孩。他們通常非常地窮困,卻喜歡享樂、喝酒。但是他們將自己的悲慘歸因於其他種族的歧視。事實上,當我看完整篇報導以後,我發現關鍵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們拒絕改變。一個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在整個歐洲的吉普賽兒童有三分之二拒絕上學受教育。政府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推動了一些社會福利計劃,包括鼓勵他們蓋房子給自己住,但是他們根本沒有興趣,他們只想領失業救濟金。他們明明是充滿了自卑、自我價值感低落,但隱藏自卑的方法,卻是刻意去歧視那些工作勤奮、道德上有規矩、買房子定居的人。報導這篇文章的作者,一直想為他們說話,認為他們是一群受誤解、被冤枉的人,結果他自己在採訪吉普賽人的時候,竟然遭遇到三十幾個人的毆打和搶劫。
最令我難過的是,他們幾乎是天主教徒,為什麼耶穌基督的救恩不能讓他們從黑暗的深淵中出來?他們每年五月二十四日會從歐洲各地湧現到法國的一個小鎮聖瑪麗海,來朝拜他們的守護聖徒──黑莎拉。但是對那一個小鎮而言,吉普賽人朝聖所帶來的卻是一場浩劫:垃圾到處堆積如山、竊案頻傳、酗酒鬧事。我實在很奇怪,這些人為什麼可以一邊朝聖,卻同時一邊偷東西、搶劫和欺騙?原來,他們來到上帝面前的時候,他們的禱告是「上帝阿!給我發財;上帝阿!給我長命百歲。」他們開口向上帝祈求一切的好處,就是不肯在觀念、習性和生活方式上按照上帝的教導來改變。
  其實我們並沒有比吉普賽人好多少。今天你在這裡聽道,你有準備要改變嗎?或者,你只是聽聽道理或習慣性地來作禮拜而已。如果我們仍在無助與軟弱、甚至黑暗與罪惡中,你的自我形象會一天天走下坡;而當我們的生命開始改變,生命就開始創造價值。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四13)當我們開始改變,生命就開始創造價值。
三、相信神而帶來的力量
在心理學上有一本很有名的書,就是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尋找生命的意義》。他因為是個猶太人而被納粹關在集中營三年。那真是一段辛酸、苦難、悲慘得不知如何形容的歲月。但是,他卻賦予這段苦痛的日子一個讓他能勇敢活下去的意義,就是身為一個心理學家,他要從自己和其他囚犯同伴的這一場苦難中,探索生命的意義。當他出獄以後,他將整個心得都記錄了下來,成為一本幫助許多人的名著。
弗蘭克從他的親身經驗中堅決地相信,人的心理健康取決於他對生命意義的領悟,以及他對自己生活方式的選擇。我非常喜歡他講的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個很有才華的雜誌總編輯鮑比(Jean-Dominique Bauby)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全身癱瘓,只有左眼皮能動。他陷入深深的痛苦,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一個毫無價值的人。但是他很快地控制了情緒,他決定寫書,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都紀錄下來,也許有一天對別人有幫助。於是他就跟秘書小姐配合,用眨眼皮的次數確定法文的二十六個字母,最後完成了一本一百四十頁的書。鮑比將這本書取名為《潛水鐘與蝴蝶》。意思是說,雖然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像潛水鐘的硬殼一樣,壓得自己幾乎喘不過氣來,但自己並沒有放棄理想和願望,他的心就像一隻輕盈的蝴蝶一樣自由地飛翔。
這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無論是弗蘭克或是鮑比,他們都透過賦予自己的苦難一個正面的意義,而為自己的生命創造了價值。弗蘭克在晚年的時候,眼睛已經瞎了。但他還是繼續地為自己的存在與行動賦予追尋意義。他告訴朋友,「你不要以為我不行了,我還準備寫兩本書呢!」為此,他的妻子每天為他唸好幾個小時的書,好讓他能達成心願,繼續活在意義所創造的生命價值中。
如果你能夠賦予你的存在與行動一個正面的意義,你就為自己的生命創造了價值。即使你的生命充滿一大堆的自卑、氣餒、挫傷和無助,你都可以透過「相信神」來扭轉乾坤、「化苦難為祝福」。
在社會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做「鏡中之我」。意思是說,一個人的自我形象、自我價值感,是由他成長過程中的週遭環境所決定的。如果周圍的人經常讚美他,他就會覺得自己很不錯;如果經常批評他,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差。這就好像是一面鏡子的反射一樣。
健康的基督徒自我「鏡子」應該是上帝,而不可以是週遭的環境。也就是說,人的自我形象與自我價值感,應該要從「上帝的眼中」來看,而不是由別人來決定。如果你總是渴望從別人的肯定獲得自我的價值感,那你只好住在天國。你必須要改由上帝的角度來看自己、接納自己;你要按著上帝的教導來改變自己,追求突破;你也要從上帝的眼光去尋索生命與行動的意義。這些才能夠真正帶來超越自我價值感的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