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除掉舊酵


除掉舊酵(哥林多前書5: 7-8)
    「你們要守這除酵節,因為這一天,我帶領你們各支族離開埃及。每逢這一天,你們必須慶祝,你們的子孫也應該守這節,立為永遠的規例。從正月十四日晚到二十一日晚,你們不可吃有酵的餅。在這七天中,你們家裏不准有酵;凡吃有酵食物的人,無論本國出生或外國出生,他們的名字必須從我的子民中除名。」(出埃及記12:1719
  一般來說,由於逾越節和除酵節靠得很近,所以傳統上無論在舊約或新約時代通常將它們視為同一個節期慶祝。(馬太福音廿六章17節;馬可福音十四章1節;路加福音廿二章1節)
  除酵節開始於逾越節後隔天,一共是七日。「七」是表明時候完全的意思。羔羊被殺是在正月十四日太陽落下的時候;接著除酵節是從正月十五日開端的日落開始,所以逾越節與除酵節之間是緊緊相連的。一連七天以色列人只能吃無酵餅,作為紀念神將祂的百姓從埃及釋放出來的日子。
  今日,很多猶太人都利用這個節期來個「春季大掃除」,將全屋翻箱倒櫃,務必將一切麵酵除去。拉比賢哲們認為小麥、大麥、燕麥、裸麥和黑麥這五種穀物都屬於麵酵的範疇,因為它們能被拿來製作成有酵麵包。猶太家庭的母親們會把居住的地方打掃得一塵不染,採購合乎潔淨條例的應節食品來預備和主持家宴儀式等。
  逾越節前一天的日落前,會有一個除酵儀式處理剩下的麵酵。這儀式先由祝謝開始,然後在燭光或手電筒照明下,把刻意放置的麵酵碎屑掃除,裝在小袋內,掃除的工具通常是羽毛。由於房子已經在事前打掃乾淨,故麵酵碎屑習慣上會被放在一些搶眼地方,掃除後,次日早晨便拿去燒掉。這儀式過後,一切含有麵酵的食品絕對不能沾口,直至節期完畢為止。
  保羅曾在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套用除酵節的歷史典故,向哥林多教會提出勸勉說:「要把罪的舊酵除掉,你們才能完全潔淨。這樣,你們就像沒有酵母的新麵團;其實,你們本應該是沒有酵的。我們逾越節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作為犧牲獻上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要用舊酵,就是含有邪惡的酵,卻要用無酵餅,就是含有純潔和真理的餅。」(哥林多前書五: 7-8 )保羅要哥林多教會的會友,勿被罪惡所纏繞,因罪具有傳染性,若姑息不加以去除,將會影響到整個教會,猶如一點點的麵酵,便會使得麵團快速發起來一樣。保羅透過此一段話,乃在提醒基督徒守這一個節日時,也當深入省思生活聖潔的重要。端見,歲末年初時,第一項功課,就是要除去罪惡之酵,活出誠實無偽的樣式,過聖潔的生活。
  從大掃除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發現「節儉」縱使是一種美德,然也當需注意,若因過於「節儉」,而使自己出現的「吝嗇」「緊握」心態時,並不是好現象。被譽為「 希臘最後一位護教士」、「第一位拉丁教父」 的特土良( Tertullianus,150-230 )說:「光為自己的好處而生活的人,死了對世界倒是一種好處。」有鑑於此, 在「節儉」美德的背後,若能將自己用不到,卻又捨不得丟的好東西,拿出來與別人分享,或送給人家,總比收藏著不用來得好。如此一來,不但能「物盡其用」,還能夠實踐出『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b
  有句自嘲之語:「只有板金好看而已,引擎已經不堪使用了!」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身體機能會逐漸衰退和老化外,也會因為工作的壓力,以及經歷與接觸到更多的人、事、物,使得不如意之事逐漸增多,隨之製造出許多的心靈垃圾,致使心靈得擔負這些沈重的垃圾,而疲憊不堪。基督徒生命的「改革」,需要無比的膽量與決心,更重要的是需要來自保惠師聖靈的加添與指引,否則人類稍有一丁點的成就便恣意妄為,自滿於自己的成果與能力,有意無意間輕忽了上帝主權,造成悲苦的肇因。
  何謂「心靈垃圾」?保羅給我們貼切的答案,即:「人本性的慾望是顯而易見的;它表現在淫亂、穢行、邪蕩、偶像崇拜、巫術、仇恨、爭鬥、忌恨、惱怒、好爭、分派、結黨、嫉妒、酗酒、狂歡宴樂,和其他類似的事。」(加拉太書5:19-21a)換言之,就是不「榮神益人」的就不要留,「你們無論對猶太人、希臘人,或是對上帝的教會,都不可以使人跌倒。」(哥林多前書10:32)「你們不知道你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住在你們裏面,是上帝所賜的。你們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上帝,因為他用重價買了你們。所以,你們要用身體來榮耀上帝。」(哥林多前書6:19-20)丟掉不健康的負面心思與情緒。這些心靈垃圾,若不適時清理,長久累積的結果,將會衍生出心靈的疾病,進而使得靈魂沈淪。
  在歲末年終讓我們一起學習猶太人在逾越節除去舊酵的信仰作為將所不喜歡和所痛恨的人、事、物之「心靈垃圾」逐一寫下,並一一提出禱告,祈求上帝的幫助,脫去那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行為上之舊人,把心靈垃圾全部清除掉。猶太拉比認為扁平的無酵餅是指謙卑和順服。它代表我們預備好除去內裡邪惡的傾向,提醒我們光有自由是不夠的。耶和華不僅釋放祂的百姓離開埃及得到自由,並且要釋放他們脫離罪惡的捆綁。
  耶穌曾使用無酵餅來代表自己的身體,祂說:「我就是從天上降下來那賜生命的食糧;吃了這食糧的人永遠不死。我所要賜給人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使世人得生命而獻出的。」(約翰福音6:51)而且在「我所傳授給你們的是我從主所領受的:主耶穌被出賣的那一夜,拿起餅,感謝上帝,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犧牲的;你們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哥林多前書11:2324)我們需要常常享受基督作無酵餅來餵養我們靈命的生活祂是「誠實真正的無酵餅」,也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餅)」。
  

註釋:
1.
喫無酵餅表示神的百姓不該活在罪中,那就是說,不該過罪惡的生活。在聖經中,酵表示在神眼中罪惡、邪惡、敗壞和不潔的事。在林前五章八節保羅說到『惡毒、邪惡的酵』。
  酵的作用是使東西更容易喫。假設作麵包不用酵母粉或任何別的酵,這種麵包一定厚重難嚼。但如果把酵放進麵糰裏,麵包就柔軟容易喫了。罪與酵的作用相似;它軟化堅硬的東西,使我們易於接受。因此,酵的原則就是增加一種成分,使堅硬的東西變軟。比方說,開玩笑是一種酵,使艱難的情況容易為人所接受。

   13:33  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裏,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16:5-6 門徒渡到那邊去,忘了帶餅。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
   16:11-12   我對你們說:『要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這話不是指著餅說的,你們怎麼不明白呢?」門徒這才曉得他說的不是叫他們防備餅的酵,乃是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

2.
「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華守的無酵節,你們要吃無酵餅七日:第一日當有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七日;第七日是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利未記廿三章68節)
  據估計,當年約有三百萬名以色列人,包括男女老少,又有混雜多族的一群人;加上羊群、牛群和無數牲畜和埃及的財物一同離開埃及。就在一個驚心動魄的時刻裡,以色列百姓真實地從為奴的國度搬遷到自由的國度,成為一個蒙救贖的團體。正月十五日他們從蘭塞起行,就在逾越節之後,以色列子民勇敢的在所有埃及人眼前離開了。他們拿著還來不及加入酵及發酵的生麵放在碗盆裡,當離開的命令下達時,他們便把所有生麵桿平,烘成無酵的圓餅!正滿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華的軍隊都從埃及地出來了。
除酵節的屬靈意義
  「酵」最顯著的特點是它的力量。在猶太拉比的傳統思想中,酵偶爾是邪惡力量(罪)的代表,例如當日主耶穌用酵來形容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腐敗教義(馬太福音十六章612節);耶穌也曾以此來形容希律(馬可福音八章15節;六章1428節)。在另一些經文中,酵亦同時指著法利賽人的虛偽而言(路加福音十二章1節;馬太福音廿三章2329節)。在新約書信中,同時是猶太學者的使徒保羅,引用他的權威警告眾人,也是聖靈透過保羅把這預表的意思告訴了我們:「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嗎?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或譯:陰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哥林多前書五章68節;加拉太書五章9節)
除舊迎新
  「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故要把「舊酵除淨」,也就是除去舊生命的痕跡,以「誠實真正的無酵餅」的態度來過基督徒的新生活。節期間,我們需要除去任何帶有酵母的食物,這也是象徵我們可以從捆綁中得釋放,過著沒有酵()的生活。我們必須確信自己悔改過的罪已得赦免(希伯來書十二章1節;約翰壹書一章9節),如此才能安穩的在至高者的隱密處得安息,持續過一個聖潔的生活,並讓我們的好行為如光照在人前,使天父得著榮耀。

逾越節和除酵節
  我們看見逾越節只有一天,而除酵節卻有七日之久。所以,除酵節是逾越節的延續。
  逾越節(十二:151)──神設立逾越節之時,吩咐摩西另訂選民的年曆,「以本月為正月,為一年之首」(第2節)。這月常稱為亞筆月,是以色列得救的月份(參出十三:4;申十六:1)。「亞筆」的字根,有新鮮、光明的意思。因此這月被視為新鮮、青春,穀物欣欣向榮的月份。
  逾越節時,所有以色列人都要依照神的吩咐做七件事:(1)正月初十選取一隻羊羔,若是一家人數太少,就可按人數的飯量與鄰舍合用一隻無殘疾的羊羔。(2)正月十四日黃昏的時候,把羊羔宰了,將血塗在門楣與門框上。(3)夜間把羊羔帶著頭、腿、五臟一同烤熟,腿和五臟要洗潔淨。不可生吃,亦不可用水煮。(4)當天晚上全家共享羊肉,與無酵餅及苦菜同吃。(5)吃的時候,要腰間束帶,腳上穿鞋,手中拿杖。(6)趕緊的吃,如吃不完,在早晨之前,要用火燒盡。(7)不可走出自己的房門,直到早晨(22節),因為只有在「血灑之門」以內的人才能得救。
  逾越節之後,以色列人又要守無酵節,這兩節是相連的。除酵節是在正月十四日黃昏開始至廿一日,要吃無酵餅七天,稱為無酵節(18節)。頭一日和第七日都有聖會,即嚴肅的崇拜聚會。在這兩個聖會中,以色列人會聚在一起敬拜神,而且要獻牛羊為「火祭」,把牛羊焚燒,獻與耶和華,為人贖罪(參利二十三:48;民二十八:1822)。在這聖會中,除預備飲食外,一切工作都要停止(16節),使他們可專心敬拜神。守這節期的律例,不單適用於以色列人,也適用於在他們當中寄居的外人。
  逾越節之夜,神吩咐「滅命的」天使巡行全埃及,擊殺埃及人一切長子及首畜。但神卻要救以色列各家(27節)。逾越節的筵席的目的,是要給以色列人的後代保存謹守,記念神救以色列人出埃及。故此每代的父母,都應該教導子女,有關逾越節的起源和意義。不但如此,他們又要鼓勵子孫敬畏神。



3.
 猶太人過逾越節期是從尼散月十五日到尼散月二十二日,這是以色列人歡慶出埃及的日子。精確地說是從前一日下陽下山開始算起。
  記得頭一次吃猶太人逾越節晚餐,我是抱著沉重、追念往事(不管是埃及做奴隸或耶穌上十字架)的心情參加逾越節晚餐。結果,晚餐裡的歡樂溫馨氣氛,讓我猝不及防。到第二次過逾越節,我才漸漸悟出來這是個喜樂的日子。猶太人抱著歡樂、感恩、期盼的心,來紀念上帝領他們出埃及的苦難日子。
  逾越節的預備是相當複雜的,可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做準備。首要之事是清掃房子,要把所有沾染酵的東西都要從家裡清除出去,因為節期的這一週,只能吃「matza」(無酵餅)。清掃完畢之後,父親和兒子們在逾越節晚餐前,要象徵性地尋找「chametz」(酵)的碎屑(會事先故意留下一小撮);然後,點著蠟燭,用一根羽毛刷掉最後一小塊酵,毀掉它。
  接下來的七日,猶太人禁戒吃有酵的食物,透過肉體的體驗來省思酵的意義。這個習俗令人留下無法抹滅的印象。對基督徒,這份預備尤其有意義。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五章78節指出基督徒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在聖經中,酵意味著邪惡、惡毒。神要我們在生活中沒有邪惡。福音不只是帶來救恩,更是使人成聖(洗滌罪惡)。後者本身是一段過程,我們每日生活必須不斷潔淨自己的罪。這一點,值得基督徒反思,常常在靈性上預備自己。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項靈性的預備。利未記廿三章8節中,上帝命令以色列人在逾越節期,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作,也就是不擔重負。因此,慶祝逾越節時,我們應當願意交託,從一開始就祈求神取走我們內心的重擔。逾越節是紀念我們得自由的日子──從罪惡的捆綁和勞苦中得釋放!我們尤其應該邀請聖靈同在,因為聖經上說︰「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以自由。」(哥林多後書三章17節)
  對基督徒來說,過逾越節期格外有意義。因著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我們生命所得到的自由,是尚未相信耶穌是彌賽亞的猶太人所尚未嘗到的人生滋味。我去年就想要好好準備過逾越節,但今年還是在忙碌中驚醒。動作是晚了,因為有心的人早在一星期前就開始清潔家裡,尤其是要把家中一切有酵的東西都除去。
  值得再次強調的是,逾越節的頭一天就是除酵節,要把家中所有有酵的東西都除去(出埃及記十二章19節)。對以色列人來說,這行動意味著要離開寄居埃及時的罪惡生活。而對基督徒而言,我們都有沉迷罪惡的過去,而除酵的行動代表我們願意揚棄罪惡生活的心意。
  而我呢!昨晚正當我沾沾自喜,自以為把家裡的麵包吃光光了,沒有酵了。沒想到女兒們指出,冰箱裡還有五個中國店買來的好吃麵包。這不就對映出一個生命的景況──我有時自以為沒錯、沒罪,看到別人的錯,甚至沾沾自喜,心想,我可沒做;但事實上,自己生命中有隱惡尚未處理,只是自己不自知。(真需要提醒!)
  再一小時半左右,太陽下山了。若是來不及為家裡除酵,就算了,但是可別忘了為自己生命除酵喔!讓我們來到神的面前,求聖靈光照我們生命中是否有驕傲、嫉妒、紛爭、爭競、不誠實、虧欠人……等的地方,然後認罪悔改,靠耶穌基督寶血潔淨,除去生命的酵

4.
  猶太人稱逾越節晚餐為Sedar,意思是一套「儀式的次序」(order of service),以特殊的食物與晚餐儀式來提醒百姓有關舊約神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所行使的神蹟,並且世世代代得以重述上帝這項作為。
  傳統上,歡慶逾越節時,大家會故意擺出一副悠然自得的姿態,甚至會斜躺在靠墊上,表明自己不再是奴隸,而是自由人。對基督徒來說,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歡慶從罪中得釋放。

  一般是由家長出來主持這頓晚餐的流程,重述出埃及的故事、帶領全家禱告、解釋食物的意義、確保沒有遺漏任何細節。現代逾越節晚餐可使用一份解釋的說明叫「哈卡達」(Haggadah),提供整個晚餐的進行流程。
  整個逾越節晚餐是由家中婦女點燃蠟燭開始。這個習俗可能是為了要紀念聖殿的金燈台。在逾越節餐桌上,至少會擺著羊脛骨、一顆煮蛋、一大疊無酵餅(Matzah)、青菜、苦菜(Maror)、甜沙拉(Chaoset)、萄萄酒,以及一碗鹽水。
  羊脛骨和一顆水煮蛋,只是擺著好看,不能吃的。照這樣看,你可能會以為逾越節筵席大概吃不飽。其實不然,除了以上的特定菜肴外,主人還會準備許多精美的食物,依各家而定了,只是絕對不會有猶太人定規不潔淨的食物上桌。(我們吃過一道無酵丸子雞湯好吃極了。還記得第一回吃這道湯時,回味無窮,讓我到處找食譜。)
  羊脛骨、青菜、鹽水、苦菜、甜沙拉、羊脛骨代表逾越節的羔羊。在晚餐中,家長講述出埃及故事時,會拿羊脛骨,來做教學用具,提醒因著羔羊的血,以色列人越過滅長子之災;對基督徒來說,這提醒了我們耶穌為我們釘死十字架,流寶血救贖我們。
  在晚餐開始不久,有一項儀式就是拿青菜沾鹽水,鹽水是代表在埃及所流的眼淚,青菜象徵春季,沒有死亡的生命。對基督徒來說,這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讓我們一嚐當我們活在埃及地(罪惡中)所流的眼淚。
  晚餐筵席中間,還有另一項儀式,就是拿無酵餅分別蘸苦菜,還有蘸甜沙拉吃。苦菜,一般是剁碎的horseradish,提醒在埃及地的苦日子與受的捆綁;對基督徒來說,苦菜提醒我們受罪惡捆綁的苦痛。一般超市有賣苦菜罐頭。而甜沙拉是由切碎的蘋果、堅果類、葡萄乾、肉桂,再加上甜酒或葡萄汁,提醒我們曾在埃及砌磚頭。不但如此,它的甜味也提醒我們,即使我們在捆綁中砌磚頭,但主與我們同在。主的同在帶給困難的處境甜美的滋味。
  水煮蛋是後人加上的,成為逾越節筵席的一部分。有人說,這是為了提醒聖殿被摧毀,它取代羊脛骨,因為今日在聖殿並沒有獻祭。還有人說,蛋代表著猶太民族,儘管他們曾被嚴酷地迫害,他們仍存留了四千年。蛋是惟一愈煮愈硬的食物,就像全世界的猶太民族,在大逼迫之後,仍生存下來。
  無酵餅與藏餅

  無酵餅與藏餅(afikomen)特別值得一提。無酵餅桿得薄薄的,且要在上面戳洞,快速地烤過,以確保沒有發酵。酵代表著罪,整個晚餐吃無酵餅,提醒我們要過聖潔的生活。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如何面對我的軟弱


如何面對我的軟弱?(撒母耳記下3:39)
   近年來,在職信徒每天都面對很多工作壓力和挑戰。繁重的工作量、長時間工作、工作倫理、人事問題等,不但使信徒不能在工作環境中發揮應有的影響力,甚或不敢表露基督徒的身份。縱然如此,基督徒並非只有無奈地工作下去,我們是可從信仰中找到出路!
   不少人把自己的名字用屬靈的方式來詮釋,不知道您有沒有想過用屬靈的眼光來看待您在世間的工作。
    加爾文強烈地反對屬靈屬世二分的觀點,認為『職業』這個詞,含有呼召(calling)的意思;而所謂『呼召』,乃是指上帝用祂的手指頭指向某一個人說︰「我要你如此如此的生活。」所有的人都可以找到神在他身上所預定的工作召命。無論所從事的工作是什麼,由信仰的角度來看,都是要對上帝負責。各行各業都是上帝的呼召是貴重而無卑賤可言。這大大改變了當時十六世紀社會階層分明的封建社會的看法。
    在創世記,神在創造人的時候,已給了人一份天職,就是治理大地 (創世記128)。治理大地即包括地上一切的工作。那麼我們一切的工作本身已有神所賦予的意義和祝福。並且,神透過我們的勞碌,叫我們從吃喝中得福 (傳道書318)
  保羅提醒基督徒「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 神的旨意。」(以弗所書6:6)。如果我們真知道工作是呼召是天職,是最終得向神負責,便懂得按神的要求,盡忠竭力的做,在工作環境中真誠待人(不要內外兩面人),能順服配搭(不耍心機),願意接納饒恕別人(肚量),對人總能懷著愛和尊重的心(好心腸),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好相處)
    然而信徒面對高工作量,承受到超高的壓力時,可能已喘不過氣來,根本無暇再思想信仰和工作的關係,久而久之,工作時就忘記自己基督徒的身份。耶穌基督要我們在生活中發出基督徒生命的影響力,就是作鹽和作光,是一種發自內裏品格的影響力。鹽的功能是防止腐爛,光的價值在於照亮,這是一個生命自然流露的影響,我們是「鹽」,就應發出「鹽」的影響。相反「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馬太福音5:13)基督徒若失去應有的鹹味和影響力,連被未信主的人也覺得你是無用的基督徒時,便會遭人踐踏,被人嘲笑,連帶著基督教的信仰也被人批評,並且在工作中也失去力量和道德勇氣。
    確實在教會裡談軟弱,那是謙卑;要職場上談軟弱,可能就會被淘汰。要在工作壓力下不灰心失意,唯有依靠一個豐盛生命的源頭「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那常跟我連結,而我也常跟他連結的,必定結很多果實;因為沒有我,你們就甚麼也不能做。」(約翰福音15:5)摩西,神前四十年讓他受高等教育,又用了牧羊四十年的時間來讓他體驗艱辛生活的真實,讓他發現自己的軟弱,也找到真實的自己,當他找到真實的自己時,知道自己需要依靠一個更大的力量。
    職場是人運用神恩賜的地方,也是人依靠神恩典的地方。有時,當人面對一些狀況及困難,即使連專業知識都無法解決時,也不用害怕,因為信徒只要為神真心擺上,神的能力便會加給他「藉著基督所賜的力量,我能夠適應任何情況。」(腓立比書4:13)。結果是愈肯學、愈肯做便學會更多,職場成為一個很好的訓練場所。特別是當人出錯時,要如何處理;當在職場上每時每刻遇到考驗,人如何不依循世界的方法,而是按真理去解決,均是信徒需要學習的。
  基督徒在面臨職場上的人際複雜關係時可否有想過我們有沒有比那些沒有信仰的人有強大的內在張力去面對不同的人性極限上的挑戰?
  約瑟是神所重用的人,但是我們可能忽略到,如果他活在現今社會,酸民們可能會罵他:「性侵犯」、「變態」和「忘恩負義」(創卅九19-20);約翰被罵是「被鬼附著的」(太十一18);耶穌被罵是「貪食好酒的人」(太十一19);「靠鬼王趕鬼」(太九34);大衛被罵「殺人犯」(撒下十六8);保羅被形容「其貌不揚、言語粗俗的假使徒」(林後十10);也因為太過聰明被稱為「癲狂、發瘋了」(徒廿六24);彼得、約翰被稱為「無知、沒有學問的小民」(徒四13)比起這些人,我們被罵都是小case吧!
  想要被神所重用,先學學屬靈偉人被罵時的反應。上帝有一種人不用,就是動不動就受傷的人。
  你想要被神使用嗎?你想要他祝福你的職業和事工嗎?你想讓人們歸榮耀給神嗎?那就完全依靠神來生活吧!唯有健康的基督徒堅壯靈命才是抵抗挑戰和壓迫的能力。我們亦需要實質的支持,若工作環境中已有基督徒存在,最好能建立一個小組,彼此守望。若只有你是基督徒,也可在教會和團契中找一些弟兄姊妹多作分享,舒解困憂,為自己禱告。

    基本上,人在職場上回應神的呼召,不是要建立自己的王國,其實是回應神的愛。期間須要不斷重整自己的生命,透過生命的接觸,可以使他人得福,讓更多人透過你的工作認識神。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以弗得


以弗得(出埃及記28:36)
  出埃及記28上帝詳細指示摩西要如何為亞倫預備製造擔任大祭司職份時所要穿戴的七件套裝聖袍:用藍線綁上刻有歸耶和華為聖金片的白細麻紗冠冕 (28:36-39);鑲有四排十二塊不同材質與顏色寶石的四方決斷胸牌 (28:15-29);兩條肩帶上面各鑲有一塊紅瑪瑙用金藍紫紅線在白色細麻紗布繡上美麗花樣的以弗得背心 (28:6-14)、用以弗得同樣材質與顏色綉製可以把以弗得綁好在身上不隨意飄動的腰帶 (28:8)、下擺掛滿美麗石榴與金鈴鐺讓亞倫走起路來會響叮噹的純藍色以弗得外袍 (28:31-35)、從手腕到腳踝一體純白細麻紗所織成的內袍 (28:39) [註:和合本中文聖經在此翻譯成雜色細麻線織內袍,現代中文修訂版則譯為拿麻紗縫製亞倫的內袍]、最後還有一件穿在腰間到大腿用純白細麻紗縫製的褲子 (28:42)
   撒母耳與掃羅時代,除了大祭司之外,一般的祭司在事奉時,也穿細麻布的以弗得,只是上面沒有刺繡。撒母耳被母親送去以利那裡學習事奉,小撒母耳就穿著以弗得,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母耳記上2:18)。大衛逃掃羅追殺時,到了祭司那裡,那時有八十五個祭司都穿著以弗得事奉(撒上22:18)。
當大衛在逃難之時,得知基伊拉城被非利士人所攻擊,他希望能前去保衛這城,但他沒有輕舉妄動,因為他只有六百名「烏合之眾」,可說是自身難保。大衛先求問耶和華(撒上23:2),得神的允准後,他才往基伊拉殺敗非利士人(撒上23:1-6)。後來掃羅知道大衛在基伊拉,就要去攻城並圍困大衛。這次他向祭司亞比亞他取以弗得,然後禱告求問神;他從神那裏得知掃羅必定會來,而且基伊拉人亦會將他交在掃羅手中。因此,大衛和跟隨的人離開基伊拉,免去掃羅前來滅城之災。(撒上23:7-13
 大衛第二次的求問,大衛跟亞瑪力人打仗兩天後,大衛帶他的部下回到洗革拉。亞瑪力人已經侵入猶大南邊,進攻洗革拉。他們燒毀城鎮,把所有的婦女,無論貴賤都擄走了,只是沒有殺人。他們走的時候,把所有的人都帶走。大衛和他的部下一到,發現城被燒毀,他們的妻子兒女都被帶走,就放聲大哭,哭到精疲力竭。大衛的兩個妻子亞希暖和愛比該也被擄走了。現在大衛陷入窘境;因為他的部下丟了兒女,都非常痛心,就威脅大衛,要用石頭打死他。但上主─他的上帝給他勇氣。大衛對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祭司說:「把以弗得帶到這裏來!」亞比亞他照他的吩咐做了。(撒母耳記上30:1-7)上主都回答他
  大衛在第二次迎約櫃的時候,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神面前跳舞(撒下6:12-14),後來被自己的妻子米甲所譏諷(六16)。從大衛穿上以弗得迎約櫃的事件,有人認為大衛可能有祭司的職分。此外,他在逃難時曾與跟從的人吃聖所擺設的陳設餅(撒上21:1-6)主耶穌在引述大衛與跟從的人吃陳設餅的事件時,最後加上一句:「就進上帝的聖殿,吃了獻給上帝的供餅。這事發生在亞比亞他當大祭司的時候。根據我們的法律,只有祭司才可以吃這餅;可是大衛自己吃了,又分給他的隨從吃。」(可2:26)。大衛既然做出祭司所做的事,由此推斷他必定具有祭司的身分。可以歸納說大衛是將祭司、先知(參徒二30)與君王三種職任集於一身,正好預表耶穌基督的三重身分。那麼,大衛穿以弗得在神面前跳舞事奉,相信乃因為以弗得只是大祭司的一件工作衣。
   以弗得是從希伯來文讀音EPHOD,直接繙譯過來的,是一件類似背心的前面一片,後面一片,以兩條肩帶聯結起來,靠脖子處有圓形的窪,由大祭司穿在聖袍的最外面。在出埃及記二八章6-7造以弗得的材料,是金線、藍色線、紫色線和朱紅色線和細麻。這幾樣都是造幔子的物料。
  以弗得有什麼作用呢?從上述所提過的以弗得的作用從大史上,我很清楚地看到,那是一個神的。聖祭司投奔大衛時,是著以弗得的。大祭司穿起以弗得候,他是著神的子民去求神的。
  如果我把以弗得跟胸牌,那就更清楚了。大衛之所以鍾情於以弗得,相信是因為在以弗得胸牌上的袋子裏有烏陵與土明兩塊石子,是尋求神心意的好工具。大衛在作出重大決定時,經常會先求問耶和華。
  胸牌的裡面,放著兩樣東西。一樣東西叫做土明,另外一樣東西叫做陵,陵和土明是放在胸牌裡的。西放在胸牌裡的候,那個胸牌就有了一個名,叫做「決的胸牌」。以弗得的功用就是求神,胸牌的作用是神的答
  耶和華除了向摩西說你要將烏陵土明放入亞倫胸前的決斷胸牌內以外,就沒有向摩西交待到底烏陵與土明是使用何種材質所製造、呈現何種形狀與顏色、還有大祭司要如何使用烏陵與土明來明白耶和華的心意好作出正確的決斷。因此,這些與烏陵土明相關的議題,就造成許多人揣摩猜測、眾說紛紜的現象。 
  當代的摩西與亞倫,對於烏陵與土明這兩個東西以及如何操作使用等都心知肚明,不必耶和華再費心解釋。傳統上,猶太拉比們以及歷史學家約瑟夫都認為這是兩塊由耶和華直接交給摩西的兩塊寶石。當國家遭遇重大事件,必須尋求耶和華的啟示與指引時,大祭司便穿戴七件套裝聖袍,走進聖所將金燈台的七盞燈點亮,然後大祭司便轉身站立在金香壇前面,燃燒馨香,面向布幕背後的施恩座提出問題,並且同時將放在胸前決斷胸牌內的烏陵與土明拿出來,高舉在雙手。這時候,上帝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會有風從至聖所吹動布幕,並且使七盞燈的火燄隨風的方向而擺動,火燄擺動所產生的閃爍亮光,照在烏陵與土明上面,再折射到大祭司胸牌上面的十二塊寶石上面,就會顯出二十四種不同的光彩組合,而希伯來文有二十二個字母,這輪流顯出的二十四種色彩組合便可以無聲無息的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希伯來文字母的方式將耶和華的心意向大祭司顯明出來。
  近代的批判學者主張以色列人所使用的烏陵與土明,應該和古近東其他文明所使用詢問神明旨意的方法類似用很簡單的抽籤方法來確認神明的心意。因此,以色列人的大祭司在禱告之後就用手從胸牌口袋中取出一塊寶石,如果是烏陵,就是有罪或禁止;如果是土明,就是無罪或許可。
  當耶和華厭棄掃羅王之後,就不再經由異夢或先知或烏陵來回答掃羅,而逼得掃羅只好去尋求交鬼婦人幫助他去找已去世的撒母耳亡魂來請教他心中的疑惑。若大祭司只要將手從胸牌內取出一塊石頭,上帝的心意就完全一清二楚、一目瞭然了然,則掃羅交鬼件事應該不會發生。
   但在大衛封立為王之後,烏陵與土明就不再被提及。有些舊約神學家主張,當上帝興起先知來向以色列民更直接的傳達他的心意「主耶和華若不將奧祕指示他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阿摩司書3:7)之後,就逐漸廢去這個比較間接且複雜的烏陵與土明方法來顯明他的心意。
  烏陵和土明在猶大被擄的時候,就失蹤了,以後的人就不能知道這兩件事物是怎樣的一回事了,只曉得這兩樣事物是為著神顯明祂的旨意。所以我們讀以斯拉記有一些祭司,他們的家譜不清楚,但是大家都曉得他們是祭司的後代,可是一數算家譜的時候,他們就有點含糊,在這樣含糊的底下,當時尼希米就不讓他們執行祭司的職分。那裡就說了這樣的一句話,「省長對他們說:「不可吃至聖的物,直到有用烏陵和土明決疑的祭司興起來。」(以斯拉記2:63,尼希米記7:65)」才決定他們的職分。
  在士師時代,以弗得常被妄用,基甸(士8:27),米迦(士17:5)和摩西之孫約拿單(士18:30;)就是如此。人民或衣服、或以放置衣服處的圖像代表神來敬拜,為神所譴責。家神像也和這些不聖潔的敬拜有關連(士17:5;3:4)。
 基甸拒作以色列人的王以後,卻要求他把所得的金耳他,他把些金子製成一個以弗得,立在他本城。以後以色列人就拜個以弗得,行了邪淫,成基甸和他全家的網。如上面所說的以弗得不單是祭司的上衣,也是祭司求問神旨意的工具(撒上三十78)。基甸既說不管理以色列人,那麼神如何管理他們呢,就是藉著以弗得去求問神的旨意。這個以弗得放在哪裡?不是放在示羅,會幕的所在地(士十八31),而是基甸的故鄉(八27)。基甸為何要把它放在自己的故鄉?誰又會主持求問的儀式?經文沒有明確說明,但讀者可以推測,基甸把以弗得放在自己的故鄉,是要鞏固自己的勢力。他雖然口說不管理他們,但以色列人要求問神旨,就會到他那裡,以色列人無形中要受他的管理。他的做法與日後的耶羅波安製造金牛犢不相伯仲(王下十二2630),同是因為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妄用神的名,藉宗教名義來服侍自己。基甸和耶羅波安同是聖經作者指摘的人物,也是舊約裡公器私用的鑒戒。
   在被擄往巴比倫以前,以弗得是用來向神求問啟示,特別是軍事行動之物。在被擄歸回以後,甚至早在所羅門時代,人已不再用以弗得求問(拉2:63;7:65)。摩西曾應許將有先知傳達更完全的啟示,那時,就沒必要再向以弗得或烏陵求問了。(申18:15-22)不過,直到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毀以前,大祭司仍繼續穿這件外衣。
    在教會裡見到牧師主持聖禮典時,所穿的聖袍不是今日才有的,而是從舊約的祭司聖袍演變而來。  「祭司」穿著「以弗得」(Ephod)在會幕或聖殿主理獻祭時,穿在藍袍外面的「聖袍」是用細麻布製成。根據出埃及記第二十八章的記載,這是上帝親自規定的。其餘的祭司也必須穿著祭司的服裝去事奉。
  在初代教會時期,基督教尚未形成有組織的教團,許多制度也未臻完善,牧師禮服的規矩更未建立。但是,有鑑於祭司聖袍的使用,也逐漸在教會中被仿效。但正確連結的起源極難考據,但一般認為與修道院傳統相關連。
  當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之後,各地修道院紛紛而立。修道者極為苦行,穿著簡單,而神職人員的聖袍就源自修道院的「黑袍」,而修道院傳統延續到後來的大學,今日大學畢業生就是要穿著黑袍。中世紀末「聖袍」逐漸禮儀化,服裝、色調象徵基督受苦、拯救與恩典的意義。因此,天主教的司鐸和主教主持聖體彌撒時,還會在聖袍外,套穿無袖如同背心的「聖衣」(Chasuble),這點似乎是仿效「以弗得」。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之後,在長老教會的創始者約翰.加爾文的簡樸理念下,神職人員所穿的「牧師服」也被改革。而是回歸修道院精神,以黑色為主。大禮服以黑袍為聖袍的基本樣式,又稱為日內瓦長袍(Geneva gown)加深黑色絨質袍領滾邊,附件為白色項圈(Collar)及象徵新舊約的開叉講道帶(Preaching band),並配搭節期的禮帶。在主理聖禮典、婚禮或重要慶典時穿著大禮服。平時則穿著襯衫式的黑色牧師服,在衣領頸部處配戴白色項圈或是一小片白色「領卡」(Collar)的輕便牧師服。至於,水藍色、白色牧師服是台灣的特產,早期是長老會醫院的院牧在穿。因為,在醫院穿黑衣,在我們的文化總是不適當。
  穿著黑色的牧師服乃有其神學意義。黑色代表不完全、代表罪惡,一位修道者必需是一位悔改者,有著謙卑受教的態度。同時,也甘願與世俗隔離。早期修道者是需乞討化緣,他們會背個袋子,後來這袋子成為碩、博士的披肩袋,象徵乞討智慧與知識。
  牧師服在衣領頸部有一片白色項圈或領卡,代表傳講上帝聖潔的話。想想看,一個有罪的人如何傳講上帝的話?當然不可能!唯有讓聖靈潔淨嘴的人才可以(參以賽亞書第六章)
  在白色頸圈的喉嚨下方還配戴有二條長約十五公分的下垂白色帶子,象徵新舊約的開叉講道帶(Preaching band)。這二條白色條帶代表牧師傳講上帝的話,僅止於新約與舊約。在黑色聖袍上會配上禮帶。禮帶的顏色是按照教會節期的色調所規定。有綠色、紫色、紅色、白色,甚至還會有黑色(藍色)
  牧師穿上聖袍或牧師服,披帶象徵基督之軛的禮帶,就如同舊約的祭司穿上以弗得,就像新約時代「披戴基督」,擔負基督的軛。重要的是傳道者要有委身成為基督僕人的呼召與使命之態度,如此一來穿著這些禮服才會更顯出其意義。


註釋:
1.祭司其他的聖服( 出 28:31-43
39:22 他用織工做以弗得的外袍,顏色全是藍的。
8:7   亞倫穿上內袍,束上腰帶,穿上外袍,又加上以弗得,用其上巧工織的帶子把以弗得繫在他身上,
8:27  基甸以此製造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本城俄弗拉。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網羅。
17:5  米迦有了神堂,又製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
18:14 從前窺探拉億地的五個人對他們的弟兄說:「這宅子裏有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並雕刻的像與鑄成的像,你們知道嗎?現在你們要想一想當怎樣行。」
18:17 窺探地的五個人走進去,將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都拿了去。祭司和帶兵器的六百人,一同站在門口。
18:18 那五個人進入米迦的住宅,拿出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祭司就問他們說:「你們做甚麼呢?」
18:20 祭司心裏喜悅,便拿著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並雕刻的像,進入他們中間。

撒母耳在示羅
撒上2:18    那時,撒母耳還是孩子,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華面前。
撒上2:28    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我不是揀選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燒香,在我壇上獻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將以色列人所獻的火祭都賜給你父家嗎?
撒上14:3    在那裏有亞希突的兒子亞希亞,穿著以弗得。(亞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兒子,以利的孫子。以利從前在示羅作耶和華的祭司。)約拿單去了,百姓卻不知道。
撒上21:9    祭司說:「你在以拉谷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那刀在這裏,裹在布中,放在以弗得後邊,你要就可以拿去;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大衛說:「這刀沒有可比的!求你給我。」
撒上22:18   王吩咐多益說:「你去殺祭司吧!」以東人多益就去殺祭司,那日殺了穿細麻布以弗得的八十五人
撒上23:6    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逃到基伊拉見大衛的時候,手裏拿著以弗得。
撒上23:9    大衛知道掃羅設計謀害他,就對祭司亞比亞他說:「將以弗得拿過來。」
撒上30:7    大衛對亞希米勒的兒子祭司亞比亞他說:「請你將以弗得拿過來。」亞比亞他就將以弗得拿到大衛面前。
撒下6:14    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
代上15:27   大衛和抬約櫃的利未人,並歌唱人的首領基拿尼雅,以及歌唱的人,都穿著細麻布的外袍;大衛另外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
  3:4 以色列人也必多日獨居,無君王,無首領,無祭祀,無柱像,無以弗得,無家中的神像。

2.祭司的聖服( 出 39:1-7
28:1    「你要從以色列人當中選召你哥哥亞倫和他的兒子拿答、亞比戶、以利亞撒、以他瑪,立他們作祭司來事奉我。
28:2    要為你哥哥亞倫做祭司的聖服,使他莊嚴美觀。
28:3    你要召來所有我曾賦予技能的名匠,吩咐他們為亞倫縫製衣服,讓他獻身作祭司來事奉我。
28:4    要吩咐他們做胸牌、以弗得聖衣、外袍、有刺繡的內袍、禮冠、腰帶。他們要為你哥哥亞倫和他的兒子們做這些聖服,好使他們作祭司事奉我。
28:5    名匠們要用金線,藍色、紫色、深紅色的毛線,和麻紗等材料來縫製。
28:6    「他們要用金線,藍色、紫色、深紅色的毛線,和麻紗做以弗得聖衣,配上刺繡。
28:7    要在以弗得兩邊縫上兩條可以束緊的肩帶。
28:8    要用同樣的材料織成一條帶子,縫接以弗得,連成一整塊。
28:9    要拿兩塊紅瑪瑙,在上面刻上雅各十二個兒子的名字,
28:10   按照他們出生的次序,在每一塊寶石上刻上六個名字。
28:11   要召精巧的寶石匠在兩塊寶石上面刻上雅各兒子們的名字,把寶石鑲在金絲環裏,
28:12   然後結在以弗得的肩帶上,代表以色列的十二支族。這樣,亞倫將在肩膀上帶著十二支族的名字,好使我─上主永遠記得我的子民。
28:13   要做兩個金絲環
28:14   和兩條純金的鍊子;鍊子要像絞成的繩子一樣,結在金絲環上。」
28:15  
胸牌( 出 39:8-21
「要為大祭司製一個用來推斷上帝旨意的胸牌;跟製以弗得一樣,要用金線,藍色、紫色、深紅色的毛線縫製,並配上刺繡。
28:16   胸牌的形狀是四方的,疊成兩層,長二十二公分,寬二十二公分。
28:17   要在胸牌上面鑲上四行寶石:第一行要鑲上紅寶石、黃玉,和紅玉;
28:18   第二行綠寶石、藍寶石,和鑽石;
28:19   第三行紫玉、白瑪瑙,和紫晶;
28:20   第四行綠玉石、紅玉髓,和碧玉。這些都要鑲在金座上。
28:21   十二塊寶石的每一塊都要刻上雅各一個兒子的名字,代表以色列的十二支族。
28:22   要用純金做胸牌的鍊子,形狀像絞成的繩子。
28:23   要做兩個金環,接在胸牌上方的兩頭,
28:24   把那兩條絞成的金鍊子緊緊地繫在胸牌兩頭的環子上。
28:25   鍊子的另兩頭要繫在兩個金絲環上,這樣它們就結在以弗得前面的肩帶上。
28:26   要做兩個金環,結在胸牌下方的兩頭,靠近以弗得的內邊緣上。
28:27   要再做兩個金環,接在以弗得前面兩肩帶的下方,靠近接縫處,在精工織成的帶子上方。
28:28   要用藍色的帶子把胸牌的環子跟以弗得的環子繫在一起,使胸牌貼在以弗得的帶子上,不至於鬆脫。
28:29   「亞倫進入聖所的時候,要佩帶這刻著以色列十二支族名字的胸牌;這樣,我─上主就永遠記得我的子民。
28:30   要把「烏陵」和「土明」放在胸牌裏,好使亞倫在進到我面前時佩帶。這樣,他在我面前時必須常常帶著胸牌,他才能斷定我對我子民以色列的意向。」
28:31  
其他的祭司聖服( 出 39:22-31
「穿在以弗得上面的外袍要完全用藍色的毛線縫製。
28:32   長袍的上方中央要留一個領口;領口的周圍要加織領邊,避免破裂。
28:33   袍子的底邊周圍要用藍色、紫色、深紅色的毛線做石榴,並用純金的小鈴間隔著。
28:34   併於上節
28:35   亞倫執行祭司職務時必須穿這袍子。當他進入聖所,到我面前或退出時,我可聽見小鈴的聲音;這樣,他就不至於被殺。
28:36   「要用純金做一面牌子,上面刻著『聖化歸屬上主』。
28:37   要用藍色的帶子把它繫在禮冠前面。
28:38   亞倫要把這牌子掛在額上。這樣,我─上主就會悅納以色列人獻給我的一切禮物;即使人民奉獻時犯了錯誤,我仍然悅納。
28:39   「要拿麻紗縫製亞倫的內袍,也要用麻紗做禮冠,用有刺繡的料子做腰帶。
28:40   「要為亞倫的兒子們做內袍、腰帶,和帽子,使他們莊嚴美觀。
28:41   要把這些衣服穿在你哥哥亞倫和他兒子們身上,然後塗上橄欖油,授聖職給他們,立他們作祭司事奉我。
28:42   要用麻紗做褲子給他們穿;褲子要從腰間下到大腿,好遮掩下體。
28:43   亞倫和他的兒子們進入聖幕到我面前,或在聖所執行祭司職務時,必須穿上,以免因暴露了自己而被殺。這是為亞倫和他的後代所定永遠的規例。」

3.
「以弗得」 (Ephod) 是大祭師主持獻祭時所穿聖袍的主要部份,類似背心,用彩色線精工織成。以弗得肩帶上有寶石,刻上雅各十二個兒子的名稱,表示:
1.大祭司的獻祭是代表著以色列的全部十二個支派。
2.象徵大祭司在上帝面前代表全以色列。
3.代表大祭司的權柄,與耶和華的臨在。
  以弗得有時被用來求問上帝的旨意(撒上23:9-12;30:7-8),也曾被人當作偶像去拜(士8:27)。

4.  聖袍從第四世紀到第十六世紀都是依循教廷的規定,直到宗教改革後才有簡化與革新。一般說來主教制的教團,如天主教會、正教、信義宗或聖公會(英國國教及安立甘宗教會)的神職人員,在穿著聖袍、披掛肩帶,是最有制度的。甚至,信義宗的聖袍還有麻繩當腰帶,來是表明牧者是基督僕人的身份。有的教團會配合教會節期而有不同顏色的聖袍。一般說來,禮儀色就是按照教會節期去設計。待降節以紫色為主調,象徵尊貴、神聖與慈愛。聖誕節到主顯節則以白色為主調,象徵聖潔、樂觀與得勝。大齋節期以紫色為主調,象徵懺悔。受難日至復活之前以黑色或藍色為色系,象徵痛苦、受難與死亡。復活節以白色為主調,象徵生命、純潔與希望。聖靈降臨節採紅色,象徵聖靈如火降臨。其餘則是所謂的教會常年期,以綠色為主調,象徵希望與生命的成長。宗教改革之後,聖袍都以儉樸的黑色、灰色為主,再在搭配教會節期選用不同色調的肩帶。當然主教制的高派與低派對於禮儀的講究也極為不同,高派講究高禮儀,還會配戴禮冠,手持牧杖,甚至有法器;低派則與長老教會類似。

5.為甚麼要穿制服? 別人知道你是?你也應該知道自己是誰?

6.殘殺祭司-撒母耳上
22:1大衛從迦特城逃到靠近亞杜蘭城的一個山洞。他的兄弟和家人聽說他在那裏都下去看他。
22:2被壓迫的、負債的,或不滿現狀的人都投奔他;人數約有四百人。大衛成了他們的領袖。
22:3大衛從那裏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對摩押王說:「求你准許我父母住在你這裏,等到我知道上帝怎樣為我安排再作打算。」
22:4於是大衛把父母寄在摩押王那裏。他躲在山洞裏那段時期,他的父母都住在那裏。

22:5後來,先知迦得來對大衛說:「不要再留在這裏;趕快到猶大去。」於是大衛動身往哈列的森林去了。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不饒恕人的惡僕


不饒恕人的惡僕(馬太福音18:21-22)
 是非題
1. 除非一個人尋求別人的饒恕,不然這個人就不應該被饒恕。
2. 饒恕包含減低別人所造成的過錯與痛苦
3. 饒恕包含恢復信任與重建一個關係。
4. 除非你忘記了對方的過錯,不然你就還沒有真正的饒恕。

饒恕意義是什麼?
a.不是降低過犯的嚴重性
饒恕是為大事情預備的。當你試著要減低傷害的程度的時候,你其實是在貶低饒恕的價值。
b. 不是毫無改變地恢復一段關係
當你傷害別人:
1 你需要真誠地悔改。
2如果要恢復關係,那麼悔改之後 所需要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補償。
3 信任是需要重建的這件事情會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當別人傷害你:
• 你這麼做不是因為他們配得;
• 你要這麼做是因為這麼做是對的。
c.不是忘記發生的事情。
• 神沒有要你忘記這件事情。
• 有件事情比饒恕與忘記還要更好,那就是你饒恕了,然後記得你所受的傷,並且看見神如何從這樣子的傷痛當中帶來益處。
   「我們知道,上帝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就是他按照自己的旨意呼召的人都得益處(羅馬書8:28)
  這個應許是給每個人的嗎?不,這不是給每個人的應許。這裡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 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這意思就是如果我不是為神而活我沒有跟隨祂的旨意,那麼所有的事情就不會互相效力也不會帶給我生命的益處。

我要如何饒恕?
a.透過放棄我報復的權利
「朋友們,不可為自己復仇,寧可讓上帝的忿怒替你伸冤,因為聖經說:「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12:19)
b.透過以德報怨
 你要如何知道你已經放開了某個人,你要如何知道你已經完全地饒恕了對方?當你可以真實地祈求神祝福那位傷害過你的人的時候。
「但是,你們這些聽我話的,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惡你們的;為詛咒你們的人祝福,為侮辱你們的人禱告。」(路加福音6:27-28)

為什麼我必須要饒恕?
a. 因為 神已經饒恕了我。
  「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別人。」(歌羅西書3:13B)
  「從前,因為你們有罪性,又是沒有法律的外邦人,你們在靈性上是死的。但是,上帝使你們跟基督一同再活過來。他赦免了我們一切的過犯,取消了那對我們不利、法律上束縛我們的罪債記錄,把它釘在十字架上,毀掉了它。」(歌羅西書2:13-14)
  b.因為憎恨會控制我
「你的忿怒傷害了你自己」(約伯記18:4a)
 • 如果你一直都不願意饒恕,你就會持續地感覺到受傷、受傷 、再受傷。所以不是為了他們而放手,因為他們不配繼續傷害你。你要為了你自己的緣故而放手
c. 因為未來我會需要得著更多的饒恕。

  饒恕是一條雙向道路,「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馬太福音6:12)我們沒有辦法得到我們所不願意給予的。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基甸的故事


基甸(士師記6-8)
 米甸人也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之一(參創二十五:2),和亞瑪力人並「東方人」(六:3)「每當以色列人播種,米甸人就夥同亞瑪力人和曠野的遊牧部族來攻擊他們。」,就是那些住在東北方敘利亞曠野的人一樣,都是些遊牧民族;待日趨強盛後,便進住約但河東的地方,常趁河西的以民在收割之時,與亞瑪力人和東方人聯手,一同傾巢而出,四處擄掠,為以色列人在士師時代一時常侵擾他們的嚴重外患之一。以色列人為了逃避這些人的攻擊,因而被逼逃到山中,在那裡「挖穴、挖洞、建造營塞」(六:2)。第四節描寫了米甸人等的侵略破壞,是極其可怕的,「像蝗蟲那樣多」(六:5),一方面是說米甸人的數目其多,另一方面,也指出他們吞噬以民的情景。
 向神呼求(六:6b10
「以色列人無法抵抗,就求告上主。
6:7 以色列人祈求上主幫助他們抵抗米甸人的時候,
6:8 上主就派了一個先知到他們那裏,向他們傳達上主─以色列上帝的信息,說:「我曾經帶領你們脫離埃及,離開了被奴役的地方。
6:9 我從埃及人手中把你們解救出來;我也救你們脫離迦南的原先住民的手,在你們往前推進的時候把他們趕走,把他們的土地賜給你們。
6:10    我告訴過你們,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你們不可拜原先住民亞摩利人的神明。可是你們沒有聽從我。」
  以色列人的「窮乏」(六:6)其實不只在物質中,他們在屬靈上也是非常的窮困,因他們遠離了神(參申二十八:1542-43)。
神的責備
  神藉著祂的使者責備以色列眾民,雖然神是拯救他們的神(六:8b-9),他們「竟不聽從」(六:10)神的話。
 
蒙神拯救(六:11─八:27
  「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六:12),這是神親自向基甸的顯現(參詞句解釋)。神向基甸顯現時,他正在酒醡旁打麥子(六:11),那是一件十分不合理的事情,因為酒醡通常都是在山穴或地下的,但像其他的以色列人一樣,基甸必須戰慄地生活,躲在酒醡旁打麥子,以防備米甸人的窺探和搶掠。
  「耶和華與你同在」(六:12)是個很普通的問安,神的同在代表神的祝福,在路得記中,波阿斯也是這樣向他麥場的工人問安;但當耶和華的使者稱呼躲在酒醡旁打麥子的基甸為「大能的勇士」(六:12),這就顯得十分的不合適;但神看到的,不只是眼前懦弱懼怕的基甸,神也看到日後那勇敢堅強的士師基甸。
  基甸對神質疑式的回答,可能是因為耶和華使者這樣對他稱呼的一種自衛。同時也看出他是個關心自己同胞的一個人。基甸的問題是代表了每一個在生命中遭遇苦難的人向神問的:「耶和華若……我們何至……?耶和華……在那裡呢?……祂丟棄我們……!」(六:13)。就像其他很多同樣的情形之下,神似乎沒有興趣在這個時候和基甸作任何神學的討論或研究,祂向基甸作出諸般的印證,顯明祂的信實和大能,神必與基甸同在(六:1216),神也必賜能力給基甸來拯救以色列人(六:1416)。
  基甸面對神的呼召,推辭的主要兩個理由是(六15):
1.  他所屬的瑪拿西支派是個弱小無能,極為窮困的支派。
2.  他在家中是「至微小的」(六:15),這可能是指他是最年幼的。
  但神的揀選不只是基於人已有的條件而決定的,乃在於神全能全知的主權,並神的恩典和憐憫而作出的。基甸像摩西一樣,對神多次的要求證據,在這過程中,看到神對人無限的忍耐和慈愛。
  基於基甸向神要求得證據一事,有人認為基甸是個小信的人,但也有人把這事看為基甸信心的表現,因為他帶給主的禮物是一隻「山羊羔」和「用一伊法細麵作」的無酵餅;在當時極其窮乏的時候,這些都是十分貴重的食物,但基甸按著神的吩咐,將這些都放在磐石上,在這方面,實在是個信心的行動;神就降火將祭物燒盡,表示悅納了所獻的祭。又在基甸後來如何勇敢地拆毀巴力等偶像,和帶領以色列人攻打米甸人等事蹟中,看到基甸實在是個大有信心的人。
 
基甸的預備(六:25-40
  基甸預備為神作大事是從自己的家開始的。神吩咐他先要拆毀他父親為偶像巴力所築的壇,且用「所砍下的木偶作柴」(六:26),然後,再築壇宰牛獻燔祭與神。基甸的父親可能是巴力廟宇的看管人,故此,這個工作不單會導致父親及家人的誤會,甚至會引起家庭的分裂;但基甸憑著信心聽命的實行,相反地,不只得了眾人的信服,也使他的父親回轉敬畏神,出面對攻擊基甸的眾人作辯護(六:31)。
  「耶和華的靈降在基甸身上」(六:34)是舊約時代神對祂所揀選的人的一個特別的印證。「降在」原文有「覆蓋」的意思,表示神的力能覆庇基甸,也是神親自的與他同在的表示。
  在面對米甸人這強大的敵人,基甸需要神給予他額外的肯定,故此,他再次向神要求證明。神對基甸忍耐的對待,是一個十分例外的情況,神認識祂所創造的每一個人,祂用不同的方式去造就訓練每一個人,使他們能成熟,被神使用,且有能力去完成神託付他們要完成的工作;基甸的故事中,神用特別「寬容」的態度去鍛鍊造就他,但當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多次試探神的時候,神就因他們的不信,刑罰他們,使在曠野漂流四十年久;故此,千萬不能用神訓練某人的方式,隨便應用在自己個人的身上。神給基甸的鍛鍊是十分適合,日後,看到基甸從一個藏躲懦弱的人,變成一個勇敢大能的勇士。

二、基甸的勝利(七:1─八:2128
挑選軍隊(七:1-15
  在基甸挑選人去攻打米甸人一事中,繼續看到神對訓練每一個人的方式是十分不一樣;為了讓基甸學習認識神的大能,神「故意」要求基甸在三萬二千名已徵得的軍隊中,將二萬二千個「懼怕膽怯的」(七:3)先遣返回家去,然後再篩選掉七千七百個「跪下喝水的」(七:5),最後,只剩下三百人而已!這個做法,是完全違反一般打仗原則的,米甸人「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蟲那樣多,他們的駱駝無數,多如海邊的沙」(七:12),這樣以寡敵眾,無疑是以卵擊石,實在是個愚不可及的上策。在整個挑選士兵的過程,人沒有辦法用常理去解釋,雖然不同的解經家有不同的註釋,但都沒有一致的看法;只是如何挑選的原則在14節有清楚的列明:「我(耶和華)指點誰說:「這人可同你(基甸)去。」他就可以同你去;我指點誰說:「這人不可同你去。他就不可同你去」,顯而易見,不管所用的方式是甚麼,或是甚麼意思,重要的是:這是神親自決定的;經過考驗鍛鍊的基甸,再沒有任何的投訴和意見,只有完全的信靠和順服。
  顯然,這個時候的基甸仍然不是個大有信心的人,他需要帶著僕人普拉一同去窺探米甸人的軍營,但他是絕對遵命的神的僕人,遵行神吩咐他所做的(七:1011)。神亦因此透過米甸人懼怕的心,去堅定基甸對祂的信心(七:12-15)。
 
打敗米甸人(七:16─八:21
  這三百個跟從基甸的人和第六章中那十個輔助他拆毀巴力祭壇的人,雖然他們名字都沒有記載在聖經中,但都一樣值得尊敬,因為他們都是勇敢有能耶和華的戰士。以色列人戰爭的武器是:號角和火把,這是極之不尋常的打仗方式,但正如神所說的,祂「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七:2)。
  甚麼是「基甸的刀」呢?豈不是,耶和華自己麼?是「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七:22),此時,在附近其他的以色列各支派: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等都風聞而至,協助殺敵;及至後來,先後將米甸軍的首領:俄立和西伊伯和兩個王:西巴和撒慕的捉拿並殺戮。當基甸和跟隨他的三百人追殺米甸軍隊的時候,疏割人和毘努伊勒人的傲慢,以致日後他們遭遇刑罰和警戒。
  聖經記載基甸擊潰米甸人的戰事,應在七:25結束後,再接到八:4去,八:1-3是段小插曲。基甸屬瑪西支派,而約書亞是屬以法蓮支派的,以法蓮人顯然不服基甸的領導,藉機想無事生非搗亂;基甸不單是名勇敢的戰士,他也是個滿有智慧且不邀功的好領袖,用溫和稱讚的話語,化解了以法蓮人的怒氣,免除了不必要的內亂。

三、基甸的失敗(八:22-2729-32
  基甸大勝的結果,使以色列人想要立他為王,去管理他們(八:22),但基甸對他們的回答,其實是提醒了以民,神才是他們真正的王,管理他們。
  不過,對於基甸的回答,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上,在這裡發生的幾件事情,和基甸自此以後的所做的一些事,他給以民的回答實在與他的行為不相吻合:
1.  西巴和撒慕拿的回答(八:18-19)──當他們稱基甸「同母的弟兄」都像基甸一樣,「有王子的樣式」時,基甸並無否認。
2.  他居然有權要求百姓將名貴的戰利品收為己有(八:24-26)。
3.  基甸的多妻多兒(八:30)──很明顯地,基甸過著「帝王式」的生活。
4.  給其中一個兒子起名叫「亞比米勒」(八:31)──「亞比米勒」的意思是「我的父親是皇帝。」
  雖然,在基甸向眾人的回答中,他告訴了百姓一個重要的真理,但可惜基甸所做的一切,卻無法與這個真理相符;人做的事情卻是比他所講的話更響亮和清晰!
  如此英勇威猛的基甸,可惜在晚年的時候,卻不單自己走錯了路,還帶領以色列陷入在罪惡過犯中。他收取了以色列人戰爭中所得的貴重勝利品(八:25-26),其中包括許多的金耳環,用來做了個「以弗得」,這本為大祭聖衣的一部份,華美高貴(參出三十九);在聖經中,無法得知當時基甸製造這個「以弗得」真正的目的是甚麼,但在日後,以色列人因該「以弗得」而再度陷在拜偶像的罪惡中,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因此,製造此「以弗得」便成為基甸和他一家的「網羅」或作陷阱;原來是件極珍貴的物品,卻使眾民因此陷在罪惡過犯中。
  基甸的多妻(八:30)也單是他的家日後災難重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更為整個以色列民族帶來無窮的苦害。
 
得著平安(八:28
  大能的勇士基甸不竟為以民帶來又四十年的太平。
 
百姓犯罪(八:33-34
  像其他的士師一樣,當基甸一死之後,以色列人故態復萌,「又去隨從巴力……不紀念耶和華……也不照著……」。士師時代的悲劇仍然繼續下去。

四、基甸的後裔(八:33-35;九:1-57
  八:35:「(以色列人)也不照著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們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實是第九章亞比米勒的故事的引言。
  阿米比勒的事蹟雖然佔了第九章的整個篇幅,但他不是一位士師。他帶有一半住在示劍的迦南人的血統,在那裡,他組織了一個以該地巴力廟內的「匪徒」(九:4)為主的幫派,殘暴地將自己兄弟七十人殺害了(九:5)。有認為他將基甸的眾子都「殺在一塊磐石上」(九:5),極可能是他自立為王後所獻的人祭。後來,基甸眾子中唯一能逃脫的約坦,在基利心山這歷史性的地方,用比喻寓言的方式向眾人宣判亞比米勒的罪行(九:7-15),又作出了惡毒的咒詛(九:16-20),結果,不單無人聽信他的話,反致使他必須再度逃命(九:21)。
  亞比米勒所統治的範圍甚小,只在示劍城一帶,為時亦只有三年左右(九:22)。後來,「有惡魔降在亞比米勒和示劍人中間」(九:23),這「惡魔」致使他們之間失去彼此的信任,並加添了許多的爭鬥。結果有一位名叫迦勒的外人來到示劍,輾轉間,反而得到示劍人的相信和支持(九:26);因此,以迦勒為首的示劍人與亞比米勒之間,開始了一場極為殘酷的仇殺。
  亞米比勒雖然在軍事上已經摧毀了迦勒的軍隊,但他卻得勢不饒人,還要報復示劍人對他的背叛,用刀殺,用火攻,甚至要趕盡殺絕所有的示劍人;就在那千鈞一髮之際,居然有一婦人用一塊小小的上磨石,「拋在亞比米勒的頭上,打破了他的腦骨」(九:53),使他受了重傷;一代梟雄亞比米勒因為不能接受死在一名婦人手下的恥辱,便要求隨從中一代拿兵器的少年人,用刀將他刺死。
  亞比米勒死後,以色列人「便各自回自己的地方去了」(九:55),表示整個事情至此完全的了結。
  第九章的整個記載裡,充斥著人與人之間的仇恨殘暴,忘恩負義,背友棄親,自私自利,自高自大,不忠不義,充分描繪出並代表著士師時代「各人任意而行」的景況。


註釋:士師記
6:1 以色列人民又得罪上主,因此上主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裏七年。
6:2 米甸人比以色列人強盛,以色列人就躲在山洞裏或山上安全的地方。
6:3 每當以色列人播種,米甸人就夥同亞瑪力人和曠野的遊牧部族來攻擊他們。
6:4 這些敵人對著他們紮營,損壞土產一直到南部的迦薩一帶。他們搶走所有的羊群、牛群,和驢,不留下一點東西給以色列人作食物。
6:5 他們多得像蝗蟲,帶著牛群、帳棚蜂擁而來;他們的駱駝也多得數不清。他們侵入國內,毀壞全境,
6:6 以色列人無法抵抗,就求告上主。
6:7 以色列人祈求上主幫助他們抵抗米甸人的時候,
6:8 上主就派了一個先知到他們那裏,向他們傳達上主─以色列上帝的信息,說:「我曾經帶領你們脫離埃及,離開了被奴役的地方。
6:9 我從埃及人手中把你們解救出來;我也救你們脫離迦南的原先住民的手,在你們往前推進的時候把他們趕走,把他們的土地賜給你們。
6:10    我告訴過你們,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你們不可拜原先住民亞摩利人的神明。可是你們沒有聽從我。」
6:11    後來,上主的天使來到俄弗拉村,坐在約阿施家的橡樹下;約阿施是亞比以謝族的人。他的兒子基甸正偷偷地在醡酒池打麥子,不讓米甸人知道。
6:12    上主的天使在那裏向他顯現,對他說:「勇敢的壯士啊,上主與你同在!」
6:13    基甸說:「先生,如果上主與我們同在,我們怎麼會遭遇這些不幸的事呢?我們的祖先告訴過我們,上主怎樣領他們出埃及,今天,那些神蹟奇事在哪裏呢?上主丟棄了我們,把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裏。」
6:14    上主轉向基甸,對他說:「你要盡你最大的力量解救以色列脫離米甸人。我親自差派你去。」
6:15    基甸回答:「主啊,我怎能解救以色列呢?我屬於瑪拿西支族最弱的宗族;我是家裏最不重要的人。」
6:16    上主說:「我一定與你同在。你將輕易擊敗米甸人,好像擊打一人一樣。」
6:17    基甸回答:「如果我得你的歡心,請給我證據,證明上主你親自對我說了話。
6:18    請不要離開,等我帶些食物來給你。」上主說:「我會等你回來。」
6:19    於是,基甸到家裏煮了一隻小山羊,又用十公斤麵粉做了無酵餅。他把肉放在籃子裏,把湯放在鍋裏,帶給在橡樹下的天使。
6:20    上帝的天使對他說:「把肉和無酵餅放在這塊大石頭上,把湯倒在上面。」基甸照著做了。
6:21    上主的天使伸出手上拿著的拐杖,杖端觸了肉和餅。有火從大石頭噴出來,燒盡了肉和餅;天使就不見了。
6:22    基甸一知道他所看見的是上主的天使,就驚恐地說:「至高的上主啊,我竟面對面看見了你的天使。」
6:23    上主對基甸說:「平安!不要怕。你不會死。」
6:24    基甸就在那裏為上主築了一座祭壇,叫它為「耶和華沙龍」(這祭壇仍然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
6:25    那天晚上,上主告訴基甸:「你要把你父親的公牛和另一頭七歲大的公牛帶走,拆毀他為巴力築的祭壇,砍倒祭壇旁邊的亞舍拉木柱。
6:26    你要在這山丘上為上主─你的上帝築一座整齊妥當的祭壇,用你砍倒的亞舍拉木柱當柴火,把第二頭公牛放在上面作燒化祭燒掉。」
6:27    於是基甸帶了十個僕人,遵照上主吩咐他的做了。他因為怕家人和城裏的人,不敢在白天做,所以在晚上執行了。
6:28    第二天早晨,城民起來,發現巴力的祭壇和在它旁邊的亞舍拉木柱都給拆毀了,第二頭公牛在新築的祭壇上被燒了。
6:29    他們彼此問:「這是誰做的?」他們細查後發現是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做的。
6:30    他們就對約阿施說:「把你的兒子交出來,我們要處死他!他拆毀了巴力的祭壇,砍倒了壇旁的亞舍拉木柱。」
6:31    約阿施回答敵視他的群眾說:「你們想替巴力辯護,想保衛他嗎?誰為他辯護,天亮以前就得處死。如果巴力是神,由他自己辯護吧!畢竟是他的祭壇被拆掉了的呀!」
6:32    從那時起,人家叫基甸作耶路•巴力,因為約阿施說:「由巴力為自己辯護吧!是他的祭壇被拆掉了的呀!」
6:33    那時,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曠野的部族會師,渡過約旦河,在耶斯列谷紮營。
6:34    上主的靈臨到基甸,他就吹號,召集亞比以謝族的人跟隨他。
6:35    他派使者到瑪拿西全境,召集他們來跟隨他。他也派使者到亞設、西布倫,和拿弗他利支族去;他們也都來跟他會合。
6:36    於是,基甸對上帝說:「你說過你要用我來解救以色列。
6:37    那麼,我放一些羊毛在我們打麥子的麥場上,如果早晨只有羊毛上有露水,地面是乾的,我就知道你要用我來拯救以色列。」
6:38    一切都照他所說的發生了。基甸一大早起來,他擠一擠羊毛,竟擠出一碗露水來。
6:39    基甸又對上帝說:「請別向我發怒,容我再求一次,再用羊毛試一次。這一次請使羊毛乾乾的,而地面都有露水。」
6:40    那晚,上帝照著做了。第二天早晨,果然羊毛是乾的,地面卻都是露水。

7:1
基甸打敗米甸人
有一天,基甸和所有跟隨他的人清早起來,在哈律泉旁紮營。米甸人的營地在谷中,在他們北邊,靠近摩利岡。
7:2 上主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太多了;如果我使他們打勝米甸人,他們會以為那是靠他們自己的力量得勝的。
7:3 你要向人民宣告:『誰膽怯,誰就應該回家;我們要留在基列山。』」於是有兩萬兩千人回家去了,可是有一萬人留下來。
7:4 上主又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還是太多。帶他們到水邊去;我要在那裏替你把他們分開來。如果我告訴你這個人該跟你去,他就可以去;如果我說這個人不該去,他就不可以去。」
7:5 於是基甸把跟隨他的人帶到水邊;上主對他說:「你把那些像狗一樣用舌頭舔水的和那些跪下喝水的分開來。」
7:6 有三百人用手捧著水舔,其餘的都跪下喝。
7:7 上主對基甸說:「我要用這三百個用手捧著水舔的人救你們,把米甸人交在你們手裏;讓其餘的人都回家去。」
7:8 於是基甸留下三百人保管補給品和號角,叫其餘的解散回家。米甸人的營地在他們下面的山谷中。
7:9 當天晚上,上主命令基甸:「起來!下去攻打米甸人的營地;我把他們交在你手裏了。
7:10    如果你不敢攻擊,你就先帶你的僕人普拉下到米甸營去。
7:11    你聽聽他們的談話,你就有勇氣攻擊了。」於是基甸帶著他的僕人下到敵人營地的邊緣。
7:12    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曠野部族的人遍佈谷中,像一群蝗蟲那麼多;他們的駱駝多得像海灘上的沙粒。
7:13    基甸到了,聽見有人對他的戰友談起自己所做的夢。那人說:「我夢見一塊大麥麵包滾進我們米甸人的營地,撞到帳棚,帳棚就垮了,攤在地上。」
7:14    他的戰友回答:「那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沒有別的意思;上帝把米甸和我們全軍都交在他手裏。」
7:15    聽了那個人的夢和解釋以後,基甸就跪下來敬拜上帝。他回到以色列營裏,對他們說:「起來!上主把米甸軍隊交在你們手裏了!」
7:16    基甸把手下三百人編成三隊,每個人給一支號角和一個瓶子,瓶裏有火把。
7:17    他告訴他們:「我到達敵人營地邊緣的時候,你們要看著我,我怎麼做,你們就跟著做。
7:18    當我和我們這一隊吹號角時,你們在營地周圍也都要吹號角,並且吶喊:『為上主!為基甸!』」
7:19    基甸和他率領的那一百人,在半夜以前,衛兵換班以後,到達營地邊緣。他們吹號,擊碎手中的瓶子;
7:20    其他兩隊也照樣做了。他們左手舉火把,右手拿號角,吶喊:「為上主殺敵!為基甸殺敵!」
7:21    他們在營地周圍守住各人的崗位;敵軍全部倉惶叫喊奔逃。
7:22    基甸的三百人吹號時,上主使敵軍自相砍殺。他們往西利拉方向逃亡,一直逃到伯•示他和他巴附近的亞伯•米何拉。
7:23    拿弗他利、亞設,和瑪拿西全境的人都被召出來追趕米甸人。
7:24    基甸派使者到以法蓮山區各處,對他們說:「下來攻打米甸人。把守約旦河的渡口,一直到伯•巴拉,防止米甸人渡河。」以法蓮人就集合起來,把守約旦河渡口,一直到伯•巴拉。
7:25    他們俘虜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他們在俄立巖殺了俄立,在西伊伯醡酒池殺了西伊伯。他們繼續追擊米甸人,並且把俄立和西伊伯的頭顱帶到約旦河東岸給基甸。

8:1
擊敗米甸人
以法蓮人對基甸說:「你去打米甸人時,為甚麼不召我們?你為甚麼這樣待我們?」他們痛責基甸。
8:2 基甸告訴他們:「我所能做到的比不上你們所做的;你們以法蓮人所撿拾的葡萄比我們亞比以謝人的上等葡萄好得多呢!
8:3 上帝把米甸人的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們手裏;我所做的怎能跟你們相比呢?」他們聽到基甸這話就不再生氣了。
8:4 基甸率領那三百人來到約旦河,渡過河;雖然他們都很疲倦,仍然繼續追擊敵人。
8:5 他們到了疏割,基甸對城裏的居民說:「請給我的兵士一些麵包,他們太累了。我正在追擊米甸王西巴和撒慕拿。」
8:6 但是疏割的首領說:「我們何必供食物給你的軍隊呢?你還沒有抓到西巴和撒慕拿呢!」
8:7 基甸說:「好吧!上主把西巴和撒慕拿交給我以後,我要用曠野的荊棘打傷你們。」
8:8 基甸往前走,來到比努伊勒,向那裏的人提出同樣的要求。那裏的人所回答的跟疏割人一樣。
8:9 因此,基甸對他們說:「我會平平安安地回來,那時候,我要拆毀這座城堡!」
8:10    當時,西巴和撒慕拿跟他們的軍隊在加各。整個曠野部族只剩下殘兵一萬五千人,已經有十二萬人陣亡。
8:11    基甸沿著挪巴和約比哈東面曠野邊緣的道路前進,突擊他們的軍隊。
8:12    米甸人的兩個王,西巴和撒慕拿,逃跑了;基甸追趕他們,俘虜了他們,使他們全軍潰散。
8:13    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從戰場回來,經過希列斯隘口的時候,
8:14    捉到一個疏割的青年,查問他。他把疏割首領和長老的名單寫給基甸,共七十七人。
8:15    基甸到疏割,對城裏的人說:「還記得你們曾經拒絕幫助我嗎?你們說我沒捉到西巴和撒慕拿,所以不把食物給我疲乏的軍隊。現在你們看,他們就在這裏!」
8:16    於是基甸用曠野的荊棘懲罰疏割的首領;
8:17    他也拆毀了比努伊勒的城堡,殺了城裏的人。
8:18    基甸審問西巴和撒慕拿:「你們在他泊殺死的人是甚麼樣子?」他們說:「他們很像你,個個都像王子。」
8:19    基甸說:「他們是我的兄弟,跟我同一個母親生的。我指著上主發誓,如果你們沒殺他們,我就不殺你們。」
8:20    於是基甸對他的長子益帖說:「去把他們殺了!」但是益帖害怕,沒有拔刀,因為他還是個孩子。
8:21    西巴和撒慕拿對基甸說:「你親自下手吧!你才有這力氣。」於是基甸殺了他們,把他們駱駝頸上的月牙裝飾品拿走。
8:22    後來,以色列人民對基甸說:「請作我們的統治者;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作我們的統治者,因為你救我們脫離了米甸人。」
8:23    基甸說:「我不作你們的統治者;我的兒子也不作你們的統治者。上主要統治你們。」
8:24    他又說:「我只要求你們一件事,請把你們每個人奪來的耳環交給我。」(原來,米甸人像曠野的居民都戴金耳環。)
8:25    民眾回答:「我們很樂意給你。」他們就攤開一件外衣,每個人把奪來的耳環丟在上面。
8:26    基甸收集了大約二十公斤重的金耳環,另外有米甸王穿戴的裝飾品、垂環,和紫色衣服,還有駱駝頸上的項圈。
8:27    基甸用這些金子做了一個偶像,放在他的家鄉俄弗拉。後來所有的以色列人離棄上帝,到那裏去拜那偶像;這就成了基甸和他家人的陷阱。
8:28    這樣,米甸人被以色列人擊敗,不再威脅他們。基甸在世之日,境內太平四十年。
8:29    基甸退休回鄉,住在家裏。
8:30    他有七十個兒子,因為他的妻妾很多。
8:31    他在示劍也有一個妾;她生了一個兒子,基甸給他取名亞比米勒。
8:32    約阿施的兒子基甸壽終正寢,葬在亞比以謝族的俄弗拉,在他父親約阿施的墳墓裏。
8:33    基甸死後,以色列人民又離棄上帝,去拜巴力。他們認巴力•比利土作他們的神明,
8:34    不再敬拜上主─那位曾經救他們脫離四周仇敵的上帝。

8:35    他們也不因基甸為以色列人所做的好事而善待他的家。